《全国首个县域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院在浙江海宁揭牌成立》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3-12-18
  • 全国首个县域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院在浙江海宁揭牌成立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陈俊华 吴亦冰?? 2023/12/18 11:16:49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国网浙江电力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日前,浙江省海宁市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县域 新型电力系统 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正式落户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李立?啤⑼醭缮胶颓癜?慈,和7位来自电力系统的资深专家被聘为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专家。
    活动现场,国家能源局、浙江省能源局、海宁市委市政府、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方,分别就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发展新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县域样板打造等话题发表了观点。在随后进行的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发展研讨会上,院士、专家学者及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实践、技术发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认为,县域新型电力系统的打造对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意义重大。在这一领域,海宁先行先试、先出经验、无论是从战略上、政治上、可持续发展上都占领了先机、立在了潮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表示,海宁在新能源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面,此次研究院的成立,将西安交通大学技术优势同海宁的社会目标相结合,对于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进步非常有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指出,海宁以打造坚强智慧电网为核心,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探索实践,成效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据悉,西安交通大学-海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院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理事会,分应用基础研究部、硬件系统工程部、软件系统工程部、通用技术工程部、检测与标准化部。研究院将构建多学科交叉、多链条融合、多主体协同的创新模式,聚焦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配电网弹性技术与装备、电网柔性控制技术与装备等多个领域开展重点攻关,在科研项目申报、关键技术掌握、人才队伍培养、孵化器平台建设四方面寻求突破。
    “政府主导、电网引领、社会参与”的新模式,是此次政企校合作的一大亮点。海宁以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自2012年起就已起步。 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 以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为起点,开展了大量新能源接入的有源配电网发展创新实践,取得一系列工作成效。国内首套500千瓦级别碳化硅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国内首个四端口柔性互联的中低压交直流混联直流微电网、国内首套配网级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等先后落地。截至今年11月底,海宁全域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10万,成为浙江最大的区域新能源产供储销一体化基地。
    “今年年初,海宁正式提出了打造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这一建设目标。此次研究院的成立,将加快推动示范区的高水平建设。”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以县域配电网为建设主阵地,与研究院共同推进技术研究,并促成相关成果转化落地与实际应用。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31218/651759.shtml
相关报告
  • 《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门中心正式成立》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18
    • 10月11日,珠西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挂牌仪式暨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门中心成立大会,在江门市国家高新区火炬大厦隆重举行。江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历为民、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定强、江门市政协副主席任安良、江海区区长劳茂昌、江门市科技局局长冯一宁、省科学院对外合作部副主任裘钢、省半导体院党委书记彭海宁,省科学院产业育成中心党委书记赵明、省工业检测中心副主任林义民,以及江门市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企业负责人,省半导体院学科带头人、平台负责人、科研骨干10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 利为民在致辞时强调,江门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与省科学院等国内高水平高校院所合作,大力引进优质科技资源,构建开放、协同、融合的创新新格局。希望进一步加强与省科学院24个骨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筹建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李定强在致辞时表示,省半导体院江门中心的成立,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科学院与江门市人民政府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先行举措,也是发挥双方优势,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新一代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际行动。今后省科学院将积极拓展双方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围绕江门市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产业化创新团队,开展项目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孵化器、中试基地和产业园区等创新载体,促进江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随后,冯一宁和彭海宁分别代表江门市科技局、省半导体院签订共建江门中心合作协议,省半导体院代表赵维分别与广东世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江门市浩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PCB先进封装工艺技术、LED高清封装载板技术、紫外LED材料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会上,各位领导嘉宾共同为江门市珠西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中心与省半导体院江门中心的揭牌。李定强还为江门市首个“省科学院企业工作站”——广东世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授牌仪式。
  • 《浙江量子化改造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3-12-26
    • 浙江量子化改造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作者:徐梓沐 沈昊骢?? 2023/12/25 14:24:38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量子通信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寒潮来临。伴随气温骤降而来的雨雪冰冻,常常会给电力检修带来不便。而在浙江东阳,调度人员只需在调度大厅遥控量子开关,便能够远程控制横店星耀开闭所内设备,隔离所内故障线路、改变供电潮流,有效提升配网线路运行稳定性。这得益于浙江开展的电力设施量子化改造。 随着 新型电力系统 建设推进,海量光伏、储能电站等新业态终端接入电网,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多种电力终端的远程精准控制,成为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能力的必答题。国网浙江电力正向 量子通信 技术寻求破题之法。 为电力信息安全增加一把“安全锁” 相较于传统的密码机制,量子密码具有真随机性。如同“孙悟空的分身术”一样,量子拥有多种可能状态,当被观测或被测量时,它会随机产生某种状态,一旦有人尝试复制,该状态就会改变。 基于量子的特性,量子加密通信能够在信息收、发、传输全链路构筑加密“隧道”,应用于电力领域,它能够安全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遥控、遥测、遥信能力,提高电网安全和保供能力。 国网浙江电力设备部王凯打了个比方:“如果说现在主流的加密技术是陆用汽车,量子加密技术就是水陆两用汽车。尽管当前陆用汽车可以安全行驶,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暴力计算必将引发洪涝,水陆两用汽车更能保证行驶要求。”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量子化改造的经济性。为确保数据传输安全,电力领域传统采用光纤和专用网络通信,需拉线、破土、用地等,而量子化改造只用在原有设备上增加信号发射、接收模块,能够减少附加成本,且随着技术越成熟、应用越广,其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此外,“第二次量子革命”以来,我国量子信息技术领跑世界,高度科技自主性也为推进量子技术更深层次的应用夯实了基础。 经济有效提升电网保供能力 浙江关于电力领域量子化改造的探索早已开始。国网浙江电力践行“电等发展”重要嘱托,通过成立技术攻坚团队、搭建仿真建模环境、开展综合示范点先行等方式,于2021年11月开始,在全省多地持续开展量子化改造成效验证,实现与国家电网公司原有数据加密体系相融合的补强通信模式。 在杭州,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中,当地供电公司采用量子加密技术,将电流、电压、开关状态等电力运行数据经量子加密隧道上传至亚运保电系统,实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与亚运会主场馆等重要城区的电力系统数据紧密互联,保障亚运会电力指挥体系中视频通话、保电系统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 在绍兴新昌,当地电力网架呈现“南源北荷”特征,总体上本地电源少、大型企业多、能源对外依赖度高。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完成新昌全域324台电力智能开关等设备的量子化改造,并结合电网最优运行方式,助力智能开关实时自动控制,实现区域电网负载均衡实现改造区域架空线路自动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快速负荷转供。在本轮寒潮天气中,量子智能开关有效应对了大风和低温冰冻天气给电网带来的冲击,显著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截至2023年底,浙江11个地市电力生产控制大区均已搭建量子安全服务平台,并在智能开关、分布式光伏等9类5000余个应用终端完成了量子改造,实现控制信号的安全传输,有效提升电力无线通信安全,大幅节约光缆、通信传输设备等设施周期性投资和后期维护费用。 更大程度释放 源网荷储 互动能力 浙江电网两年多的实践进一步证实了量子化改造能够以小代价提升电网的安全保供能力。当前,浙江省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国网浙江电力将进一步探索电力设备量子化改造与源网荷储互动能力提升间的结合点。 因独特的产业特征,金华横店拥有丰富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柔性互动资源。国网金华供电公司针对该区域源、网、荷、储各类场景开展量子化改造,完成10千伏架空线路16台智能开关、2套环网柜配电自动化终端、1座分布式光伏电站、1座用户侧储能电站的量子加密改造,探索储能设备充放电模式远程控制和分布式电源功率调节,指导用户侧参与削峰填谷和调频调压。 量子化改造的触角还将进一步延伸。在用户侧,国网浙江电力加快研发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并网等不同场景适配的量子加密终端,力求做到负荷侧每一度电都可调控,增强电网弹性。在电网侧,在全省推广配电自动化主站统一改造,力争实现每一度电能都能精准控制。 同时,国网浙江电力还将研究论证全量子变电站建设,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优化量子加密终端配置,研究更深层次的量子通信技术和量子加密技术,在微电网调控、虚拟电厂等业务场景开展试点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互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能力。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