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获批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1-19
  • 基于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整体思考,在自然资源部指导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HY/T 0454-2024)于近日获批发布,并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立足于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需求,结合我国海洋生态资源退化特征和受损态势,通过分析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发展特点和实践现状,从顶层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了用于指导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搭建了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的“四梁八柱”,规定了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的三层次结构。其中,第一层次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通用基础标准,第二层次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内容分为调查与评价、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态修复、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规划与管理5个子体系;第三层次再将5个子体系细分为18个次级子体系。该标准体系共梳理和设计了195项标准,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73项,其中已颁布实施的标准占总标准数量的11.3%。

    该标准体系是我国海洋生态修复领域标准制、修订的主要依据,是指导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构建的整体方案和发展蓝图,有助于引领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该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发布实施将会加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管理质量,促进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该标准体系是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首次制定的标准体系,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关链接:https://m.mnr.gov.cn/gk/tzgg/202409/t20240915_2858913.html




  • 原文来源:http://www.tio.org.cn/OWUP/html/kycg/20240926/3864.html
相关报告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我国首批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系列标准颁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1-19
    •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主持编制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系列行标《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HY/T 0455.1-2024)、《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2部分:滩涂》(HY/T 0455.2-2024)《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湾》(HY/T 0455.3-2024)将于2024年12月1日实施。 该系列标准建立了我国首个海洋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方法体系,规定了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的总体要求,以及针对海湾、滩涂等综合海洋生态系统的具体要求,规范了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程序、调查内容以及评估内容和方法等。这一系列标准的颁布,规范了我国海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活动,有利于客观评估基于目标导向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有效性,为科学评估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成效,满足适应性管理需要,促进我国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述标准的发布也有力指导了该系列其它标准的编制工作。目前,该系列标准的其他部分包括河口、海岛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技术规范等,正分别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主持编制中。 标准发布公告链接:https://gi.mnr.gov.cn/202409/t20240915_2858913.html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熊萍
    • 发布时间:2025-02-19
    •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国家标准《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GB/T 45140-2025)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陈光程、陈彬、陈顺洋、俞炜炜和马志远,以及厦门大学、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与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合作编制。 本标准是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指导下编制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系列国家标准之一,提供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工作流程、资料收集与分析、生态监测与效果评估指标确定、生态监测方案、修复效果评估的指南。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我国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的跟踪监测、效果评估和适应性管理提供指导,以支撑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高生态修复成效。 此前,围绕着海洋生态修复、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两个主题,已发布了7项国家标准,涉及生态修复技术指南总则,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修复,珊瑚礁、海草床和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等。本次与《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一起发布的还包括《海洋溢油污染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GB/T 45142-2025),这两个标准的发布进一步完了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积极推动红树林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和完善,支撑自然资源部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主体职责。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规程》,牵头编制《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3 部分:红树林》等海洋行业标准,以及《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指导性文件,指导沿海各地科学有序实施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