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建议】南京大学专家指出我国图书馆情报学科发展出现三方面新特点
(本文根据《图书馆建设》4月9日刊载《21世纪前20年我国图情学科发展现状与国际影响力的比较研究》整理编写)
近日,南京大学教授、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期刊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叶继元反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的快速发展,各学科建设已有长足的进步,图书馆学情报学(以下简称图情学)也不例外。从我国图情学领域的英文发文量上看,目前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但被引次数上相对较低,在质量及跨学科性丰富度上还存在不足。目前我国图情学科出现以下三方面发展特征。
一、我国图情学科研究规模不断扩大。21世纪初,我国图情学科发文量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随着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我国图情学科发文量于2013年迎来了一场小爆发,发文增长率现已成为全球第一。虽然研究规模与美国的相比,差距仍然悬殊,但不可否认,我国已然成为全球图情学科的第二大研究体。
二、我国图情学科研究成果质量较高。虽然我国早期发文量较低,但篇均被引频次、CNCI指数都位列前排,篇均被引频次更是多次获得第一。可见,从一个侧面我国图情学科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或质量有所提高。
三、我国图情学科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从引文涉及学科数量来判断各国图情领域跨学科性的丰富度,美国保持明显优势,英国、中国、加拿大三国差距不大,西班牙仅涉及57中学科,位列最末。五个国家涉及的主要学科类别差别不大,主要为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心理学、大众传媒、医学、运筹学与管理学等。其中,我国图情学科与医学的交叉研究明显低于其他四国,与地理学的合作是我国图情跨学科研究的一大特点。
对此,建议:
(一)聚焦高被引文献数量。从21世纪初期到2019年成为世界图情学科发表英文论文量第二的国家,我国图情学科的研究规模发展显著。近年来发文量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与美国还有明显差距,但已和其他国家拉开差距。学科发展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加大对图情学科的投入,加强学者间的沟通,促进产出的同时,还需要鼓励更多有兴趣的学者加入,为我国图情学科研究规模的不断壮大添砖加瓦。研究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质量的监管,要平稳迈步,切不可片面追求数量,成为“前进的瘸子”。虽然数据显示我国图情情报学领域研究成果篇均被引频次高,在国际上也受到认可,但从高被引文献数量的角度出发,我国文献占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数量上远低于美国,反映出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质量文献数在国际上占比不足的问题。因此,我国图情学科应该在研究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持续关注高质量文献的输出,提高高被引文献的数量,争取在国际图情领域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提高我国图情学科在的国际地位。本文认为,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争取国际话语权不仅可以通过在外文期刊上发表文献获得,还可以通过提高本国期刊刊文质量,将更多的中文期刊推上国际舞台,使我国图情学科的研究成果受到更广泛的关注。这也要求我国学者不能一味追求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而忽视国内高水平期刊。
(二)打造跨学科特色品牌,多方位合作交流。首先,打造特色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毫无疑问能提高一个学科的专业性与竞争性的方法之一。跨学科研究中发现,我国图情学科与地理学的交叉研究明显多于其他四个国家,利用好这一跨学科性特征,加强与地理学的联系合作,形成强势跨学科研究领域,有利于扩大我国图情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其次,要注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学科间的交流互动不仅能为学科发展提供动力,还能促进其不断创新,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图情学科交叉研究的丰富性亟待提高,与医学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我国这次新冠疫情防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国家高层已将人民健康和生命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医学与图情学的研究项目和经费会越来越多,其发展前景大好,是未来跨学科研究的一大发展方向。因此,加强与医学、药学等学科的联系,不仅能促进图情学科不断向前发展,还能从图情学科的视角发现新观点、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