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这个药两岁以下少儿及孕妇禁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4-26
  • 4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11号),决定对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说明书的【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

    国家药监局要求所有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修订要求(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8年6月20日前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

    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在补充申请备案之日起生产的药品,不得继续使用原药品说明书。

    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薄荷活络膏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和培训,指导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

    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薄荷活络膏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薄荷活络膏为非处方药,患者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薄荷活络膏说明书。

    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不良反应】项增加以下内容:

    本品有皮疹、瘙痒的不良反应报告。

    二、【禁忌】项增加以下内容:

    1.两岁以下少儿及孕妇禁用。

    2.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项修改为:

    第1条后增加“2.本品含有水杨酸甲酯,外用亦可经皮肤吸收到血液,对于服用华法林药物的患者过量使用该药,存在可能引起出血的风险。3.患有感冒、水痘或发热的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有水杨酸甲酯的产品。4.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对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慎用。”其余序号顺延。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1247.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药监局对中药市场大力整顿》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22
    • 昨日(6月20日),国家药监局一连发布4则跟踪检查通报,其中,有两条都是涉及中药饮片企业的,两企业均被收回相关药品GMP证书,其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调查。 中药市场大整顿 根据国家药监局通报,其中一家药企被收GMP,是由于出具的检验报告项目不全,缺少二氧化硫、浸出物等项;以及购进的药材未进行自检和委托检验,成品检验报告引用供应商的检验结果。 而另一家企业被收GMP,是由于检验室未按照质量标准对所涉品种进行农药残留检验;检验室对试剂、对照品、留样管理存在多个问题;原药材库房的物料管理不到位等。 可见,国家对中药饮片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严格。 自今年3月国家药监局成立,焦红上任局长后,对中药的监管重点关注。 4月26日,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主持召开“中药饮片监管工作座谈会”,把脉问诊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会上,专家认为,当前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上游中药材种植不规范、药材流通不溯源、质量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并建议从中药材源头抓起,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规范产地初加工、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等。 随后,在5月9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进行重点报道,曝光“掺假”中药材问题。这让中药的质量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事实上,在严格监控中药饮片工作上,不仅国家药监局,各地药监部门也早已不断加大力度和强度。 作为中药大省的安徽,对于中药监管也有了大动作。日前,安徽省省农委发出《关于加强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监管的通知》,明确要加强风险源头控制,严格管控中药材田间栽培和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投入品,确保药材农残、重金属等检测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对于中药材栽培过程中减少化肥的施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施用,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也有明确要求。 市场惨淡,贵族药不再贵族? 近几年来,中药材价格的飙升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数据显示,在一轮暴涨中,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仅2017年年底,就已经翻了好几倍。有不少人认为,中药要变成贵族药了。 但是,现在再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相关人士表示,由于药监部门从药厂、经销商、以及大小中医院加大力度查处药材质量,使得硫磺、重金属、农残超标以及有效含量达不到《中国药典》标准的药材,将无处可销。 据了解,当前中药材市场交易量下降,多地药材销售陷入困境。 前几年多数药材价格疯狂上涨,由于药农盲目扩大种植,势必导致生产过剩,进一步冲击价格大幅跌落。据个例子,2015年上半年枳壳(江西产)新陈不接之际价格一度涨至60元左右,饮片卖价65元,而目前市场统货饮片售价却掉到了34元左右。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连续多年涨价行情刺激下,生产出现过剩的药材还有: 党参、当归、黄芪、黄芩、白术、白芷、怀山药、北沙参、生地、百合、桔梗、水半夏、旱半夏、元胡、丹参、丹皮、防风、川芎、泽泻、车前子、栀子、牛蒡子、地肤子、金银花、菊花、玫瑰花、荆芥、荆三棱、毛知母、天麻、麦冬、猫爪草、苦地丁、射干、沙菀子,白前等。同时,一些野生药材在高价刺激下,也出现供大于求,价格理性回落。如:全蝎、蜈蚣、九香虫、黄精、石菖蒲、白芨,猪苓等。 再说一点,每次药材价格大涨,都或多或少与货囤脱不了干系。过去几年药市行情火爆时,买货囤积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不但药商一哄而上买货囤积,许多其他行业的都加入了压货大军。 有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现在行业越来越规范,国家飞检严查,很多企业都不敢囤太多库存。今年和以往比起来,总体比较低迷,应该说,这两年都属于混乱时期。 在生产过剩、库存量大、需求不旺、市场大整顿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了当前药市行情低迷。
  • 《国家药监局关于启用新版药品和药材进口备案管理系统的公告(2019年第107号) 》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20
    •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局与海关总署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建设了药品和药材进口备案管理系统(以下称备案系统)。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备案系统提供药品和药材两种报验功能,报验单位一次登录“单一窗口”网站,可同时填报报验单和报关单,共用基础数据,上传申报材料后,即可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   二、备案系统自2019年12月25日起正式启用,报验单位登录http://www.singlewindow.cn 提交药品进口备案申请。备案系统暂采用企业自行注册用户名密码的方式登录,同时对已有中国电子口岸IC卡的企业提供IC卡登录方式。为加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的保护,将逐步过渡到完全使用IC卡登录。   三、备案系统申请端用户手册在上述网站“标准版应用”页面下载使用。出现使用问题联系单一窗口客服热线(010-95198转人工)或口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解决。   四、各口岸(边境口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精心组织部署,着力打造利企便民服务窗口,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企业顺利过渡。同时按照《药品进口管理办法》、《进口药材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审查药品进口备案申请。   特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