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临床试验显示 长效药物能持久抑制艾滋病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7-03
  •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传染病杂志》发表了关于抗艾滋病病毒(HIV)长效融合抑制剂艾可宁三期临床试验最终结果的论文。研究显示,将艾可宁联合克力芝的两药简化方案用于治疗初治失败的HIV感染者,可让患者获得快速持久的病毒抑制,用药48周后疗效不劣于标准的三药联合方案。

      “HIV通过其包膜蛋白gp41与人体细胞膜融合,将其遗传物质注入人体细胞,进而复制产生新的病毒。而艾可宁就是抢在gp41与人体细胞膜融合之前与gp41结合,从而阻断HIV感染人体细胞。艾可宁进入人体后与白蛋白相结合,可以延长其代谢半衰期,起到每周给药1次的长效抗病毒作用。”论文共同作者之一、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沿生物)高级医学总监姚成解释。

      姚成介绍,科研团队为418位经一线药物治疗后抗HIV失败的患者施以艾可宁和克力芝;联合用药4周后,41%的患者血浆中检测不到HIV,即血浆病毒载量每毫升小于50拷贝;83%的患者获得有效治疗,即血浆病毒载量每毫升小于400拷贝,血浆病毒载量相对于治疗前每毫升拷贝数降低了1.96log10,相当于体内约99%的HIV被抑制住了。而持久的病毒抑制则体现在治疗48周后,75.7%的患者血浆中检测不到HIV,88.1%的患者获得了有效治疗。

      使用长效药物治疗HIV感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长效药物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HIV?此次研究提供了部分参照。研究中,患者按照1∶1随机分配,分别接受艾可宁与克力芝联合治疗和2个优化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与克力芝的联合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艾可宁组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组HIV载量成功抑制到每毫升小于50拷贝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75.7%和77.3%,满足非劣效的预设标准。艾可宁组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组病毒载量每毫升小于400拷贝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88.1%和85.4%。姚成说,这些指标均说明艾可宁组的疗效不劣于标准二线的三药联合方案。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6/29/content_537741.htm?div=-1
相关报告
  • 《吉利德艾滋病药物Biktarvy三期临床显示高效病毒抑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1-03-12
    • 据外媒报道,在第28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感染会议上,吉利德科学公司公布了艾滋病三合一复方药物Biktarvy两项III期临床研究的四年新数据,这两项研究在先前未接受HIV药物治疗的初治HIV-1成人感染者中开展,证实了Biktarvy治疗HIV-1感染的持续疗效和安全性,在研究中Biktarvy表现出高病毒学抑制率,且没有发生治疗引起的耐药性。 Biktarvy是一款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由bictegravir(50mg)、恩曲他滨(200mg)与丙酚替诺福韦(25mg)三种成分组成。 在1489和1490两项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三期临床研究中,98%开始使用Biktarvy治疗的参与者在四年的随访中达到并维持了无法检测到病毒载量。在48周开放标签扩展期,从含DTG三联疗法转为Biktarvy的患者中,观察到了高效和持久的病毒学抑制。在研究进行144周的分析结果显示,接受Biktarvy初始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在144周内没有发生治疗引起的耐药性。 基于基线样本回顾性测序,对具有传播耐药性(TDR)的患者亚组分析中发现,在有和没有传播耐药性的患者中,Biktarvy在治疗144周内均达到了同等高水平的持久性病毒抑制率。(生物谷Bioon.com)
  • 《长效注射药物可以加强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20-08-27
    • 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一种可注射的药物,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他们说,这种新药可能提供对感染的长期保护,副作用更少。这种药物在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了测试,最终可能取代或补充目前用于预防或治疗病毒的复方药物“鸡尾酒疗法”的成分。 犹他大学的健康科学家与来自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学中心和Navigen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领导了这项研究。 “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新的艾滋病毒治疗方案,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与其他批准的药物相比,它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Michael S. Kay医学博士说,他是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也是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健康教授。“它有很大的潜力来帮助那些遭受耐药性折磨的病人,以及那些将受益于长效、可注射的抗艾滋病毒药物鸡尾酒的人。”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2019年,全球约有17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毒。目前有3800多万人感染了这种病毒。所谓的“药物鸡尾酒疗法”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极大地改善了这类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它也很昂贵,常常有严重的副作用,而且需要患者每天服药。此外,Kay说,由于艾滋病毒经常变异,耐药性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新药,以产生更有效的联合疗法。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名为CPT31的独特药物,它基于一种d肽,针对HIV融合机制中很少发生突变的关键部位。d肽是天然肽的镜像。想象一下,想想左手和右手。天然肽的基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类似于d肽的左手和右手。 正因为如此,CPT31等d肽在体内无法降解。因此,它们的寿命比天然肽长得多,使它们特别适合长期注射配方。 “除了他们的体内持久性,D-peptides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免疫系统,预防免疫反应,副作用是经常看到与传统的肽和蛋白质药物,”布雷特•韦尔奇(jack Welch)说,他是这项研究的合作者之一和高级技术和战略主管Navigen, Inc .,盐湖城公司合作开发CPT31和管理临床试验。“作为一种d肽,我们希望CPT31能够以更低的剂量和更少的副作用提供更广泛的病毒抑制。” 为了看看CPT31是否能够预防HIV感染,Kay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在健康的猕猴接触到一种叫做SHIV的人猿杂交型HIV病毒的几天前,将这种药物注射到它们体内。这些猴子受到了完全的保护,没有接触到比人类通常接触的高得多的甲肝病毒,也没有出现感染的迹象。随后,科学家们确定了提供完全保护所需的CPT31的最低剂量,这一信息将有助于临床试验。 凯说:“我们认为这种药物本身可以用来预防艾滋病毒感染,因为最初接触艾滋病毒通常只涉及相对少量的病毒。”“这项研究表明,来自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流行的HIV毒株都能被CPT31有效地阻止。” 但是在疾病的后期,当体内有数十亿的病毒拷贝在循环时,情况又会怎样呢? 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将CPT31注射给感染了未经治疗的高病毒载量的SHIV的猴子。在30天的疗程中,这种药物显著降低了他们血液中希夫氏杆菌的存在。然而,由于耐药性,病毒水平在两到三周内反弹,这是用单一药物治疗已建立感染的典型观察结果。 最后,研究人员在停用了cART鸡尾酒药物后,测试了该药物维持病毒抑制的能力。cART将SHIV降低到无法检测的水平,但病毒在停止治疗后迅速反弹(在人类中也可见)。在这项研究中,CPT31本身有效地将病毒保持在一个无法检测的水平几个月(直到停止用药)。 Kay说:“这种简化的‘维持疗法’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病毒控制选择,它更经济,服用更方便,副作用更少。” 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同时,Navigen正在开发一种长效可注射的CPT31制剂,目标是只需每三个月注射一次该药物。 韦尔奇说:“与目前难以维持的日常药物方案相比,长效注射制剂似乎更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此外,这种配方所提供的稳定的治疗药物水平,将降低由于每天漏服药片而导致耐药性的风险,同时也会减少副作用。” 定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的人体试验将有助于确定CPT31在人体上是否安全有效。凯说,人类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以及随后的FDA批准可能需要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