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奥密克戎 专家点名“疫苗佐剂”》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3-25
  •  奥密克戎来袭、突破性感染增加,使得“拒毒于机体之外”成为不少疫苗研发者的更高目标。

      如何阻断奥密克戎的感染和传播?除研制专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之外,不少专家还“点名”强调要关注疫苗佐剂在阻断病毒传播上的巨大潜力。

      大多数人只听说过疫苗,没听说过佐剂。那么佐剂究竟是什么?3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采访了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张永辉。

      疫苗佐剂系统:不在C位,胜似C位

      “一听名字,大家就能明白,佐剂有着辅佐的作用。”张永辉说,但这不意味着它是配角,它在疫苗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在我们常用的新冠灭活疫苗的一小瓶溶液中,除了有效的抗原(能激发免疫反应的疫苗主要成分),还有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的佐剂系统,起着吸附和免疫增强的作用。

      事实上,佐剂在疫苗还没进到身体里之前就在奏效。例如,通过吸附作用,能避免抗原“挂壁”,确保全剂量注射。

      进入身体后,佐剂还能增强免疫反应。有理论认为铝佐剂使可溶性抗原微粒化,激发树突状细胞的吞噬作用,也有人认为佐剂将抗原锁定在呈递细胞上,加强抗原呈递……总之,佐剂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

      简言之,上可稳住抗原、下可激活免疫,这样看来,佐剂系统有那么点“辅政大臣能上达君庭,下达百姓”的意思。因此,它虽不在C位,却胜似C位。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疫苗都需要佐剂。例如新冠病毒腺病毒载体疫苗就无需佐剂,因此可以通过气雾化,制成吸入式疫苗。

      佐剂创新,能激发“团灭”病毒的细胞免疫

      “单纯的抗原进入体内,产生的抗体往往不足,需要佐剂帮助才能产生更多的抗体。”张永辉表示,但有的时候,只有抗体也不够,还需要召集很多T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杀手”来一起对付一些已经感染了病毒的细胞。

      让病毒在被感染细胞中“团灭”,细胞免疫必不可少。新型佐剂由于可以刺激细胞免疫,近些年来备受青睐。

      “由于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天然免疫通过一个叫作模式识别受体的东西,来识别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病原体。”张永辉说,如果新佐剂能作用于这个识别受体,那么,疫苗带来的信号就会更好地传递给免疫系统,进而引发更好的体液免疫(中和抗体产生作用)、细胞免疫。

      新佐剂是能够激发体内模式识别受体的一种小分子物质。张永辉解释:“目前其面临的窘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佐剂的作用机理缺乏了解,这也导致佐剂开发的新靶点严重缺乏。”

      事实上,目前全球批准使用的新佐剂只有5种。而我国佐剂使用较单一,绝大部分为铝佐剂。

      “细胞免疫能帮助病毒被进一步‘肃清’。”张永辉说,而铝佐剂不能满足提供细胞免疫的需求,应积极研发新型佐剂,以进一步夯实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佐剂研发门槛高,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科技日报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新佐剂研发并非一个单一化合物,而是由不同组分构成的体系,其中的成分各司其职。

      例如,葛兰素史克的AS01佐剂体系除了佐剂小分子之外还有皂树皂苷、胆固醇等,其制备工艺、脂质体包裹的特殊形式,被评价为新型疫苗研发的一个新方向。

      在佐剂研发方面,我国的科研项目、医药企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科研项目布局方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曾布局“基于新佐剂疫苗研发”的研究方向,组织团队开展相关研究。企业研发方面,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布局了CpG佐剂、壳聚糖佐剂等多种疫苗佐剂的研发工作。团队通过研究佐剂各成分之间的构效关系、理化特性及免疫机制,多角度建立全面的佐剂评价体系,为低免疫原性病原体的亚单位疫苗开发的技术支撑体系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新型佐剂,致力于通过新型佐剂开发,从根本上解决关键原材料来源和国产化供应问题。

      “佐剂是我国疫苗,尤其是重组蛋白疫苗亟待有所突破的核心关键问题,其研制不仅仅是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需求,更是我们疫苗行业长远发展的需求。”张永辉说,佐剂的研制需要基础研究的支撑,要想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需要厘清佐剂的免疫学问题是什么,探索免疫机理、机制、靶点等问题,并在产业化方面寻求技术工艺的创新。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3/25/content_532650.htm?div=-1
相关报告
  • 《新佐剂新冠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对奥密克戎具有良好的交叉中和作用和免疫持久性》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09
    • 5月2日,江苏瑞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科生物”或“公司”,股票代码:02179.HK)发布公告,宣布其新佐剂重组蛋白新冠疫苗ReCOV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 ReCOV是瑞科生物综合运用新型佐剂、蛋白工程平台等技术平台研发的下一代重组蛋白疫苗,搭载了瑞科自主研发、对标AS03的水包油型BFA03佐剂,并采用RBD-NTD双组分抗原设计,对奥密克戎、德尔塔等变种病毒具有良好的交叉中和作用和免疫持久性。 佐剂是与抗原结合使用的物质,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的类型。选择有效的佐剂对于提高疫苗保护效力至关重要。理想的佐剂能够与抗原完美组合,协同激发最佳强度、宽度和类型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保护效力。Medicago与GSK联合研发的重组佐剂新冠候选疫苗、Novavax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Sanofi与GSK联合研发的重组佐剂新冠候选疫苗等,均因为新佐剂的加入而极大提升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 新西兰I期研究显示,ReCOV在成年人及老年人受试者中总体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ReCOV起效快,首剂接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即为100%。相比其他已批准上市的mRNA新冠疫苗及其他候选疫苗,ReCOV可潜在性诱导相似或更高水平的特异性中和抗体,完成两剂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643.2 IU/ml;同时,在细胞免疫方面,ReCOV可诱导机体产生以 Th1 型为主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据悉,瑞科生物早前已在国际市场开展针对序贯加强和基础免疫人群的II/III期临床研究。目前,ReCOV在菲律宾开展的II/III期研究,II期部分已完成受试者招募工作,且所有该等受试者已完成两剂接种,相关安全性数据表明ReCOV总体安全性良好。4月13日,ReCOV获得阿联酋序贯加强免疫的II/III期临床研究的临床试验批准,该研究针对先前已完成两剂灭活COVID-19疫苗基础免疫,且末次接种时间距ReCOV异源加强接种3至12个月的人群。该研究安全性与免疫原性数据预期将于2022年发布,支持ReCOV作为异源加强免疫剂提交阿联酋紧急使用授权(EUA)。 在大规模生产与质量管理方面,瑞科生物也做足了准备。ReCOV泰州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超过17,000平方米,已形成年产新冠疫苗1亿剂以上的产能,可快速扩产至年产3亿剂规模。4月9日,ReCOV泰州生产基地顺利通过欧盟QP审计。这标志着公司泰州生产基地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欧盟GMP标准,为ReCOV的高品质开发和未来国际商业化打下坚实基础。2021年11月,公司已收到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新冠疫苗《药品生产许可证》。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佐剂开发及生产的复杂性,目前大多数疫苗公司不具备佐剂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只能依赖数量有限的合格供应商采购获批的佐剂。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也把疫苗新佐剂列入重点开发的生物药技术。 瑞科生物是少数几家能够研发对标FDA批准的新型佐剂(AS01、AS03、AS04、CpG1018及MF59) 的公司之一。“目前,瑞科生物新型佐剂平台、蛋白工程平台、免疫评价平台已形成‘铁三角’,在抗原设计及优化、佐剂的开发及生产以及确定抗原及佐剂的最佳组合方面形成协同效应。我们的新型佐剂,在引发疫苗抗原特异性抗体、T细胞免疫应答以及免疫持久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会极大提升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瑞科生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刘勇博士强调,“除了ReCOV外,我们还将新佐剂技术应用于带状疱疹、HPV、结核病等疫苗领域。今后,瑞科生物还将持续瞄准全球疫苗领域技术制高点加强创新研发实力,持续集中资源推进重点管线的商业化进程。”
  • 《葛兰素史克-赛诺菲佐剂双价(D614和B.1.351)COVID-19疫苗针对奥密克戎变体显示出高效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6-26
    • 葛兰素史克(GSK)与赛诺菲(Sanofi)近日联合宣布了佐剂双价D614和β(B.1.351)候选疫苗临床试验的阳性数据。值得一提,该疫苗是第一个在高度奥密克戎(Omicron)变体流行环境下开展的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被证实有效的新冠疫苗。试验中,这款佐剂双价疫苗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对13000多名18岁及以上受试者进行的3期COVID-19疫苗试验VAT08的第2阶段,在总体人群中,这款佐剂双价疫苗用于初级免疫(primary vaccination),预防有症状COVID-19的效力为64.7%(95%CI:46.6,77.2]),预防奥密克戎有症状COVID-19的效力为72%(95%CI:45.8,86.6])。 此外,根据迄今为止进行的序列分析,在先前血清学阳性(先前感染过COVID-19)的人群中,这款佐剂双价疫苗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力为75.1%(95%CI:56.3,86.6]),预防奥密克戎有症状COVID-19的效力为93.2%(95%CI:73.2,99.2)。在VAT08试验的第1阶段和第2阶段(总共约23000名参与者),这款佐剂双价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目前,赛诺菲与GSK正在合作开发新一代COVID-19加强针疫苗,该疫苗是以β变体抗原为模型,并结合了GSK的大流行佐剂。在这项合作中,赛诺菲提供重组抗原,GSK提供大流行佐剂。这款新一代COVID-19加强针疫苗,旨在专门针对β变体,但同时也能够预防多种变体,包括Omicron(奥密克戎)BA.1和BA.2。 本月早些时候,赛诺菲报告了这款新一代COVID-19加强针疫苗2项临床试验(VAT02 Cohort 2,COVIBOOST VAT013)的阳性数据。结果显示,在接受过mRNA疫苗初级免疫的成年人群中,新一代COVID-19加强针疫苗触发了显著的免疫加强,与辉瑞Comirnaty加强针相比,具有更高的免疫应答。此外,这款新一代COVID-19加强针疫苗也显示出针对广泛病毒变体(包括Omicron BA.1和BA.2)的保护潜力。这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向监管机构提交这款新一代加强针疫苗的上市申请,并表明赛诺菲-GSK基于β变体的新一代加强针疫苗有潜力成为对公共卫生需求的相关响应。   葛兰素史克疫苗总裁Roger Connor表示:“这些阳性数据表明,我们基于蛋白质的二价佐剂候选疫苗在高度的Omicron变体流行环境下的效力。随着大流行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候选疫苗有潜力对公共卫生做出重要贡献。我们期待着与监管机构进行讨论,以使我们的候选疫苗能够在今年晚些时候可用。”   赛诺菲疫苗执行副总裁Thomas Triomphe表示:“今天的结果增强了β抗原针对多种病毒变体提供广泛保护的强大潜力。我们β加强针疫苗的免疫原性数据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在一个血清学呈阳性(先前感染过COVID-19)的世界中,新一代β加强针疫苗可以提供针对Omicron等变体的保护。mRNA疫苗已证明了很快的上市速度;我们在这里展示了我们重组蛋白平台可以为世界提供的功效。我们期待着完成向监管机构提交材料,并准备利用我们的新一代加强针疫苗为正在进行的疫苗接种计划做出贡献。”(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处:Sanofi-GSK first to report a successful efficacy study against Omicron with COVID-19 Beta-containing vac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