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三大竞争优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07
  •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崛起,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突破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最热门科研领域之一,并被誉为人类创造的最后一个发明,基将对世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同时激发出了种行种业无限的创新机遇。

    在2018年中新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访问教授吴霁虹发表了《开创人工智能的“三全”竞争优势》的精采访演讲。作为未来地图Al Bussiness Lab的董事长,吴霁虹认为人工智能今天可以帮助人们延展决策能力,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

    那么人工智能到底有什么特别,能给人类的未来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吴霁虹从商业竞争的角度诠释了人工智能的三大优势——全智能、全领域、全球化。

    全智能赋能人类超级能力

    香港有家叫DKL的风投公司,聘请了一个叫做VITAL的机器人董事,VITAL其实就是一个人工智能分析系统,负责给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提供数据分析,比如说做知识产权的分析,商业竞争对手的分析等。然后,DKL投资机构会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得出最终的预判。

    吴霁虹指出,传统的投资大多数依赖了直觉和经验,这种方式很难实现规模化,而且成功的机率也非常低。有了人工智能以后,我们可以把传统的投资理念变成基于数据、算法和案列等变量管理和分析决策的循环模式。

    人类智慧活动的过程,主要是感知、传输、存储、处理、决策、传输到执行的一个循环,而人工智能在这些步骤上基本都超越了人类。利用语音、图像和其它传感器技术,通过云计算、模型训练和机器学习等,AI可以赋予人更加智能的决策判断。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做到识别、预测、优化、决策、分类、匹配、判断、执行等运算,这些算法将给人们带来更多能力的提升。吴霁虹表示,在商业环境中AI将会比人类更懂用户,谁搞懂了客户需求,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其次在企业运营上,AI可以更加精准和高效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质。还有人工智能可以帮资源匹配,令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更精准、更高效、更优质。 全领域赋能万亿级新经济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盖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为各个行业带来全新的效率和新商机。吴霁虹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从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用,延伸到B2B、2C、2D再到2E,其带来可能是万亿级的产业,甚至可能是兆亿级的经济,例如AI+产业的这么一个新经济,可以创造一个巨大的增量。

    科大讯飞在2016年之前市值不到100亿,甚至可能是几十亿的规模。但公司在2016年做了全方位的商业化战略部署,今天科大讯飞已经实现了800多亿甚至到1000亿的市值。吴霁虹分析认为,科大讯飞市值背后有B2B、B2C的商业模式,以及AI整个平台开放的支持,可以说今天科大讯飞的商业已经无所不在。

    吴霁虹指出,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我们过去所说的技术解决商业条款逻辑不一样,今天只要你掌握了核心技术,就可以无所不在地解决问题。

    西班牙有家传统喜剧院引入了人工智能识别和AI交互系统,看戏观众如果笑一次付3欧元,全程笑只付24欧元,不笑不付钱。吴霁虹表示,AI不仅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商业逻辑,还改变我们市场。例如安防系统,城市安全、智能化等这样的解决方案。还有今天我们看到的新零售,这些商业的后面是赋能200万家C2B2B2C的商业全新系统。

    全球化赋能圈套圈新生态

    一个叫理查德的创业者利用芬奇零售驿站实现12到25亿美元的年收入,实际上芬奇零售驿站是人+人工智能的新零售平台,人工智能扮演了合伙人的角色,它帮助理查德打理业务,在30亿用户的电商平台上管理1000多家厂商,大约有200多万种产品,包含了全球各个地方的商家。利用AI可以24小时进行工作服务,理查德获得更多业余时间,可以安排去各地旅游。

    人工智能带来的是全球化模式,给企业更多机会,更多的商业生态圈。从商业竞争优势来讲,吴霁虹认为每个地方都有其竞争优势,比如美国有很多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其实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竞争优势。今天,南京和新加坡的关系可能就因为科大讯飞的一个技术,能够把它们联结在一起。中国本来是劳动力的输出国,而现在我们也在输出技术。

    今天商业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和过去的商业操作系统是不同的,吴霁虹不赞同用弯道超车来形容,今天弯道超车一定会翻车。就是像公路和飞机的系统一样,今天的人工智能系统在逻辑、规则、技术、架构、材料、运营等等是完全不一样的。吴霁虹还表示,未来我们可能会发生两极分化,要么就是普通人的能力,要么就是获得超级能力的新人类,也就是说新人类和泛人类就是我们面临的未来。

相关报告
  • 《美科技专家:人工智能将创造数十万新增就业 中国有竞争优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23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具有竞争优势。”来自美国Gartner公司的资深科技专家Peter Sondergaard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指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通过催生新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数十万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人工智能领域和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前景作出乐观研判。 “现在总有人搞噱头说,在未来所有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认为这是耸人听闻的预测”,Sondergaard说,“你可以把我称作是对于人工智能的乐观派,我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社会中的很多重要的问题”。据他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净增长预计将达到50万个。并研判称,中国对于人工智能的投入将会是一笔“很好的投资”。 作为Gartner全球研究部门的执行副总裁,Sondergaard领导着该机构遍布全球的2500名研究分析师和顾问,为全球90个国家的逾11000家企业提供服务。该公司对行业趋势的报告因被认为兼具科技前瞻性和商业务实性而受到业界广泛重视。 Sondergaard近来多次发表有关“人工智能未来趋势”的演讲并强调,人工智能将带动整体就业机会的正向增长。他将人工智能给人类就业带来变革的“时间点”设定为目前统计数据可以观测分析的2020年,届时人工智能会创造25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会减少180个传统就业岗位,净增长为50万。 Sondergaard将人工智能所解决的问题分为三类:第一,通过技术来改善用户的体验。第二,通过技术来优化成本、优化流程。第三,人工智能可以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优化过程将导致传统就业岗位的减少或消失,同时新的产品和服务将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在整个更新换代过程中,人工智能将实现它对于人类生产而言的最大效益―提高生产力。 至于在哪个行业将最先看到人工智能的现象级应用,Sondergaard指出,现在全球已有4%的公司开发出‘现象级’的人工智能应用,基于全球公司和组织的调查结果,其行业应用呈现出清晰的倾向,即:通信、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接下来,还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那些有着复杂的生产要求和海量数据规模的重型行业得到应用,比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再进一步,人工智能会推广到医药、医疗、保健等领域。 从公司维度看,目前应用人工智能的是“超级七大公司”(即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但预计从2019年开始,一些小微初创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实现赶超。 对个人用户来说,随着人工智能日臻成熟,个人设备到2022年将比家人更了解我们的情绪状态。情感AI系统与情感计算正在赋予日常物品探测、分析、处理和回应人类情感和情绪的能力,而“商业模型产品”已经问世,在不久的未来,除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家居设备外,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汽车都将成为可以搜集、分析和处理“情感数据”的移动终端。 从全球技术竞争的角度看,Sondergaard强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将是场“全球竞赛”。他将信息和数据比喻为“21世纪的石油”,并指出,“石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需要萃取加以精炼才能获得其真正的价值”,“也就是说通过软件和技术获得数据和信息当中的价值,这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维度。” “中国的价值和优势,当然在于有非常大的体量、非常大的市场”,Sondergaard指出,目前中国还在实现一个转型过渡:由传统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灯塔式”巨头公司,到越来越多的小型的、更为广泛的初创公司加入竞争,很多以前只关注某一细分市场和特定功能的垂直领域的公司也加入进来。他还指出,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优势。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Sondergaard认为,技术竞争中获胜的应该是全人类,因为其最终目的是用技术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如改善人们的健康、保护全球环境等。 .
  • 《美媒预测:2021年人工智能的四大趋势》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0-14
    •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9月21日刊载题为《2021年人工智能的四大趋势》的报道,作者系伯纳德·马尔,文章根据当下形势,预测了明年人工智能的四个趋势。文章摘编如下:   在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和世界被彻底颠覆之前,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分支——机器学习(ML)——已经在广泛扰乱几乎所有行业。   新冠病毒疫情对我们行为方式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但它并没有削弱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事实上,有一点已经变得显而易见,即自学算法和智能机器将在当下抗击这场疫情的战斗中和我们在未来可能面对的其他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   当谈到挑选在不远的将来将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玩耍方式的技术时,人工智能无疑仍是一个关键趋势。为此,我们在下面概述了在我们重建生活以及重新思考商业战略和优先事项的这一年里,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更智能的大数据分析   在当下的这场疫情中,我们亲眼目睹了迅速分析和解读病毒在全世界传播的相关数据的迫切需要。各国政府、全球卫生机构、学术研究中心和业界共同制定收集、汇总和利用信息的新方法。   技术进步是这场疫情(尚)未像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那样造成那么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多达5000万人在那场疫情中丧生。从医疗技术和医疗标准的进步,到通讯技术的进步,它们使我们能够更快发现疫情和实施封锁。明年,人工智能将被列入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应对疫情的技术发展清单。   仅科学和医学文献的数量就大幅增加,今年4月之前就发表了28000多篇与新冠病毒有关的论文。   目前还在进行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工作,以帮助处理癌症等大量积压的其他医学问题,这些疾病的治疗因资源被转用于抗击新冠病毒而受到影响。明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人工智能在其他许多医疗领域被加速采用,而不仅是应对病毒。   通过发展我们的能力来把机器学习解决问题技术应用到这些庞大、实时的全球数据集,我们将更容易发现疫情,跟踪密切接触者,实现更准确的诊断,并通过预测病毒未来可能演化的方式,开发更有效和持久的疫苗接种。   自动检测和预防   我们已经看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个司法管辖区使用无人机来至少检验无人机是否有可能被用来监视人们是否遵守了保持社交距离的准则。更先进的应用即将出现——比如能够检测出人群中有人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症状的无人机。这些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无人机上的摄像头获取的数据,并向相关部门或当地管理人员通报有关病毒传播的统计数据和概率。   另一个相关的发展领域将是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这种技术也由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动力。面部识别比较有争议的一点是,它把重点放在识别个体、而非人群中的模式,因此警方利用这项技术来发现逃避封锁和隔离的人,并追踪人群中出现症状的个体活动。   预测行为变化   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受到了新冠病毒蔓延的巨大影响。虽然在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已经出现了稳定和强劲的数字化趋势,但今年我们目睹了一场热潮。亚马逊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就连那些迄今为止一直避免在线零售的公司也被迫重新评估自己的选择。   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已经在帮助企业了解客户适应新现实的方式。此前在商业和关系培养方面对数字渠道的采用滞后的机构逐渐认识到这种局面的紧迫性,并在迅速掌握行为分析和个性化等概念。在2021年,让组织自助获取这项技术的工具将越来越流行,因为中小型企业正在寻求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把下一次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多数人工智能算法都是针对预测的,人工智能辅助流行病学研究的必杀技将是建立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疫情何时、何地暴发的系统。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事实上,一些关于当前疫情的最早警报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我们可以预计,人工智能研究将在未来18个月取得进一步突破,从而提高我们发现和应对病毒暴发危险的能力。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各国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持续不断的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