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酸酐酶IX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靶向和氧化还原响应药物递送系统,用于癌症治疗》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10-03
  • 自然于2020年9月2日发布关于“基于碳酸酐酶IX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靶向和氧化还原响应药物递送系统,用于癌症治疗”的文章。文章指出,通过二硫键将抗碳酸酐酶IX抗体(a - caix Ab)结合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表面,开发了一种新的抗体靶向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给药系统MSNs- caix。msn -CAIX复合粒子的设计包括硫醇基团、2,2 ' -二吡啶和CAIX抗体的合成和表面功能化。体外实验表明,CAIX在谷胱甘肽(GSH)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二硫键的断裂,盖住阿霉素盐酸(DOX)的纳米颗粒(DOX@ msns -CAIX)表现出了有效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与CAIX阴性Mef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相比,在受体介导下,更多的DOX@MSNs-CAIX内化为CAIX阳性4T1细胞(小鼠乳腺癌细胞)。体内肿瘤靶向研究清楚地表明,DOX@MSNs-CAIX在4T1荷瘤小鼠中积累并诱导更多的肿瘤细胞凋亡。这种释药系统具有巨大的潜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靶向和氧化还原反应性癌症治疗的候选药物。

相关报告
  • 《Biopebble容器:用于细胞研究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DNA定向表面组装》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4-25
    • 在固体表面上胶体自组装方法的发展对于生物医学科学中的许多应用是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描述了一类通用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其表面含有各种类型的DNA分子,使其能够自组装成可用于细胞研究的微图案化表面结构。单分散染料掺杂的MSN通过双相分层合成并用适体寡核苷酸功能化,所述适体寡核苷酸用作触发释放包封的分子货物的守门员,例如荧光染料罗丹明B或抗癌药物阿霉素。在MSN表面上安装一种或两种另外类型的寡核苷酸,以使DNA定向固定在带有互补捕获寡核苷酸模式的固体基质上。已经证明,该策略可用于微结构化表面结构的有效自组装,其不仅促进细胞的粘附和引导,而且还能够通过其货物的触发释放来影响粘附细胞的命运。据信该方法可用于组织工程和纳米生物科学中的各种应用。 ——文章发布于2019年4月15日
  • 《通过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基础的药物传递系统,肿瘤血管靶向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化疗药物协同作用的研究》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医药应用信息门户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5-12-31
    • 为了克服药物非选择性的在传统的化疗的缺点,多功能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结构是最有效和最普遍的方法之一。瘤内的抗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杀伤是对抗肿瘤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报告一种新的肿瘤血管靶向多药耐药系统,使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共同加载抗血管生成剂(Combretastatin A4)和化疗药物(阿霉素)和结合物与靶向分子(IRGD肽)用于组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这种双加载药物递送系统是能够在肿瘤血管中递送两种药剂,然后通过内分化的药物实施策略,从而以低剂量的阿霉素——1.5毫克/千克,大大提高了抗肿瘤的疗效。快速释放在肿瘤脉管系统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会导致血管结构的破坏,并与化疗药物缓慢释放在以下递送化疗药物进入肿瘤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