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0(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篇)》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6-01
  • 5月30日,由八月瓜创新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0(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篇)》(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的编制工作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大力指导。

    报告通过采集、整理、加工分析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八月瓜专利数据库等多方数据,根据科学性、完整性、综合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导向性等原则,构建起系统的科技创新指数评价体系,从创新能力、创新影响力、创新市场化、创新成效等4个方面对全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实力开展评价。报告试图通过对我国主要微观创新主体的创新格局和动态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反映其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为优化创新布局,引导科技研发,以及政府管理、行业发展、科学研究等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全国企业科技创新500强以华为、国家电网和京东方为代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聚集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从注册资本来看,规模在100亿以上(含100亿)的企业占比8.8%,1亿(含1亿)至100亿之间的企业占比68%,为主要创新主体,1000万(含1000万)至1亿的企业占比17.8%,1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5.4%。可见,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是单纯的资金规模又不是绝对的主导因素,注册资本在1000万至100亿之间,对于技术创新的平均支撑力度效果最好。另外,500强企业所从事行业以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占比14%,其次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11.8%。

    全国高校科技创新50强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从区域分布来看,高校50强整体呈现出东部较强(占比66%)、西部居中、中部和东部偏低的局面。从研发行业来看,主要研发聚焦行业为制造业,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三个大类科技创新成果最为集中。

    全国研究机构科技创新50强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为代表,研究机构在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开发及运用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从分布区域来看,整体呈现出东部占绝对优势(占比80%),其他地区偏低的局面。就研发水平来看,东北地区入围的研究机构平均得分更高。

    近年来,我国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持续攀升,2019年已跃升至全球第14 位,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前20 名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创新投入加快增长,创新主体日趋活跃,创新布局不断优化,创新生态趋于完善,知识产权日益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强化、地位不断提升。八月瓜负责人介绍到,科技创新指数是创新活动的导航仪和指南针,也是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月瓜每年进行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旨在通过指数测算,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分析国内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及其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创新建设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今后将继续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研发活动,为引导创新活动、优化创新配置、导航创新研发、辅助创新决策提供裨益。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属八月瓜创新研究院(其中,部分图表在标注有数据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归属原数据所有公司),任何非商业应用的转载或转贴都应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本单位授权,不得将本报告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

  • 原文来源:http://www.bayuegua.com/news/23480.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1-01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9日讯(记者佘惠敏)10月29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了《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设置一级指标,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组成了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 报告显示,我国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69.63分,比上年提高了2.06分。上海、北京的科技创新水平最高,引领发展的地位愈加凸显,天津排在第3位,广东、江苏和浙江紧随其后,展现了东部地区突出的创新优势。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水平进步较快。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日渐形成。 沪京引领,全国创新水平稳步提升 在今年的报告中,上海和北京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前2位,天津仍排在第3位,广东、江苏和浙江分别排在第4位、第5位和第6位。 与上年比较,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高了2.06个百分点,安徽、吉林、浙江、河北、河南、广东等6个地区高于这一增幅,新疆、北京、山西、西藏、黑龙江等5个地区得分有所下降。 与上年的评价结果相比,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6个省市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中部的湖北创新能力表现最好,保持在全国第7位,安徽进步显著,上升了4位至第11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弥补河北科技创新短板上取得明显成效,河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在全国的位次比上年提升了2位,五个一级指标中,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和科技活动投入指数均比上年上升2位;位次下降较快的地区是山西,比上年下降3位,主要是因为科研物质条件指数排名下降;黑龙江和宁夏比上年下降2位。 上海和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以“三城一区”建设和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基础,以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为延伸,上海和北京的创新人才资源集聚水平、创新创业投入规模和强度、知识创造的广度和深度、技术成果传播和扩散效应、对国内乃至国际的创新辐射均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玄兆辉介绍,从历年来的报告数据看,北京上海交替第一,不分伯仲表现优异,创新环境持续改善,但二者之间也有差别。“上海国家科研力量布局不如北京多,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上海高技术服务业的规模尚可,效率还有待提高。北京各种中央大研究机构集聚,原始创新能力强,问题是如何将成果转化。北京的企业创新能力弱于上海,创新创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已形成 从评价的五个一级指标看,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在前三位的均为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以西部的重庆居首。
  • 《科睿唯安发布《2018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0-23
    • 全球领先的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16日发布备受瞩目的《2018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报告(以下简称“中国创新百强”)。这是科睿唯安连续第三年发布该报告,报告基于对企业发明总量、专利授权率、全球化和影响力四个指标的全面分析,计算整合四个指标的综合得分,遴选出中国大陆范围内最具创新实力的100家企业。 2018年,中国创新百强共有来自多个行业的15家新晋企业,其中12家是首次进入榜单。这些新晋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安全和医疗器械行业,这也反映出互联网安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以及医疗器械技术市场的迅速发展。 今年的中国创新百强报告继续以梯队为划分,将100家上榜企业分成了四个梯队,其中,代表了中国创新企业力量核心团队的第一梯队成员绝大对数为连续多年上榜的“老面孔”,25家企业中有23家连续三年荣登榜单。这一数据也说明,中国本土企业在重视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创新成果的反哺,创新与企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平衡。 从行业层面来讲,相比去年,2018年中国创新百强所涉及的行业从24个增至26个。其中,信息安全、农业及仪器仪表行业新晋上榜。榜单上的企业仍然主要分布在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媒体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行业;机械制造、汽车、电力设备等工程行业;以及消费品、医疗等其他行,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三大行业是电子元器件业、电子消费品业及机械制造业,其中电子元器件业以10家蝉联榜首。 除此之外,报告还从上榜企业省份分布、地域分布、全球创新影响力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