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宫内暴露于空气污染与新生儿细胞过程的不利变化有关》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9-13
  •     在子宫内暴露于空气污染与婴儿出生后可以检测到的蛋白质改变有关,并影响细胞过程,例如自噬,即对压力的反应而发生的受损细胞的“自我进食”。瑞士巴塞尔大学儿童医院的研究医生Olga Gorlanova博士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欧洲呼吸学会国际大会上表示,她的研究还表明,健康的新生儿对母亲在怀孕期间暴露于空气污染有个体和不同的反应。这可能意味着有些婴儿比其他婴儿更容易受到它的影响。即使他们出生在污染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的家庭,情况也是如此。

        Gorlanova博士及其同事的早期研究表明,怀孕期间暴露于空气污染会影响新生儿的肺功能和免疫系统。在目前的研究中,他们研究了参与自噬,衰老和细胞重塑的蛋白质,以了解产前暴露于空气污染如何影响它们。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3/09/230912110206.htm
相关报告
  • 《空气污染会缩短新生儿端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17
    • 一项关于2004年中国铜梁火力发电站废气泄漏的相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污染事件发生前出生的孩子相比空气污染治理后出生的孩子端粒酶明显较短。相关结果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上。 端粒是DNA的特殊结构,它能够保证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正常复制。然而,在细胞每轮复制的过程中,端粒都会一定程度缩短,导致基因组的稳定性逐渐降低。端粒长度缩短被认为与癌症、心脏病、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早衰等异常症状的发生都有关系。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教授Deliang Tang与Frederica Perera分析了225名新生儿的脐带血中段里的长度。其中一半儿童出生于事故发生之前,一半出生于污染治理之后。结果显示,在暴露于火电废弃泄漏出的有毒物质"多环芳香烃"中时,新生儿脐带中PAH-DNA畸形化的水平相对更高,而这由于端粒的缩短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此外,大脑嗜神经因子(BDNF)的水平也明显降低. 然而,在受试儿童2岁时进行检测后,并没有发现其端粒酶的长度对发育的影响. 2004年5月,铜梁的火电站空气污染事件,为了保障公共健康,政府立即关停了该火电厂的运行。而这一措施更有利于研究者们比较空气污染对儿童DNA完整度以及发育方面的影响。"这项研究继续提供证据表明关停火电厂的运行对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与正常生长十分有利。此外,我们也明白可降低暴露于无染空气的程度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以及的影响"。
  • 《AIDS: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会损害子宫内暴露于HIV但未感染HIV的婴儿的心脏》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18
    • 感染了HIV的女性所生的所有婴儿都会在子宫内暴露于这种病毒,但并非所有人都感染了它。然而,美国所有感染HIV的孕妇都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因此在子宫内暴露于HIV的婴儿无论是否感染HIV都会暴露于这些强效的药物。 如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在子宫内暴露于HIV和ART药物但未感染HIV的婴儿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值得关注”的左心室功能障碍,这表明这些药物可能让这些婴儿面临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AID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HIV-uninfected infants exposed in utero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论文第一作者为美国布法罗大学雅各布斯医学与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儿科主任Steven E. Lipshultz教授。 根据这些发现,这些研究人员建议对这一人群进行连续超声心动图(serial echocardiogram)随访,以进一步评估子宫内暴露于ART药物的“潜在心脏毒性”。 这些发现是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多年来资助的CHAART(Cardiovascular Status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HIV-exposed Infants and Children)队列研究的一部分。Lipshultz也是CHAART队列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 政策变更 在美国,在此之前并非所有感染HIV的孕妇都服用ART药物。1994年,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那时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感染了HIV的孕妇服用单剂量的ART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 通常称为AZT)后,她们的婴儿中的HIV感染发生率从27%下降到7%。 Lipshultz解释说:“从那时起,建议所有受到HIV感染的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ART药物治疗已成为美国政府的政策。这是一项重大进步,导致世界各地超过一百万名儿童出生时没有感染HIV。然而,我们如今已经从这些后代中没有一人暴露于ART药物到100%暴露于ART药物。” 这些强效的药物可阻止逆转录病毒复制,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可用于阻止HIV传播。他说,“但是,当我们开始这项研究时,还不清楚它们对人体细胞的影响。我们担心它们还会阻碍胎儿和儿童的心脏生长,并增加细胞凋亡和炎症,从而导致随着暴露于ART药物的胎儿的年龄增长和不断发育,他们具有较小的不健康的心脏。” 先前的研究已表明,在子宫内或刚出生后暴露于ART药物的婴儿表现出许多心脏异常,特别是与左心室有关。 2017年,Lipshultz领导的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期刊上的研究发现,暴露于HIV和ART药物但未感染HIV的婴儿的心脏太小,无法适应他们的体型大小,因此他们无法正常满足他们的血液循环需求。 Lipshultz说:“这一发现令人担忧,这是因为这表明这些暴露于ART药物但未感染HIV的儿童可能会面临着在年龄较大时患上因心脏的主泵室(左心室)出现舒张性心脏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的风险。”舒张性心脏功能障碍是指在两次心跳之间左心室没有充分放松,这会导致左心室僵硬,从而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从较小的心脏到舒张性心脏功能障碍 这些发现有助于提出这项新的研究的假设,即子宫内暴露于ART药物会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这项新的研究前瞻性地招募和探究了两组从出生到4岁的未感染HIV的儿童:148名在子宫内暴露于ART药物的HIV阴性儿童;130名作为对照的健康儿童。在6个月大时,对每名儿童进行37项独立的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估,然后每年一次直到4岁。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在子宫内暴露于ART药物的所有年龄段的HIV阴性儿童中,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指数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表明心脏效率下降。 Lipshultz重申了ART药物在极大地减少HIV感染女性所生的HIV阳性婴儿数量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但是,他提醒道,由于这些超声心动图差异,这些研究人员作出结论:“尚需确定在生命早期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长期后果。”因此,他们建议这些儿童接受定期超声心动图的长期随访,以便评估这些超声心动图差异的临床相关性。下一步将是确定这些问题是否会在这些儿童长大时持续存在。 Lipshultz当前是在布法罗大学雅各布斯医学与生物医学科学学院开展的一项大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该研究针对在子宫内暴露于ART药物的未感染HIV的青少年和年轻人,其目标在于观察随着这些儿童的长大,这些心脏问题是否持续存在、发生恶化或消失。该研究也是CHAART队列研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