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海南大学王佳媚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Top期刊《Food Hydrocolloids》(Q1,IF: 12.4)发表题为“Development of biodegradable multifunctional zein-curcumin-quercetin-chondroitin sulfate nanoparticles with cold plasma-modified chitosan-based active film for tilapia preservation”的研究性论文。海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杨婷婷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利铭副研究员和王佳媚教授。本研究得到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与研发项目(GHYF2025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568)、海南省食品营养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2020513)和海南大学研究基金(XJ2500000543)的资助。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低温等离子体(CP)改性技术与纳米复合技术相结合,通过将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槲皮素-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ZCQC-NPs)负载于壳聚糖薄膜,并采用梯度电压(0、10、30、50 kV)的CP处理,系统提升了复合膜的理化特性与功能活性。研究不仅阐明了CP处理对活性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协同增强机制,同时开发出具有显著食品保鲜效果的新型生物基包装材料,为功能性食品包装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注:最近有小伙伴反映收不到推送,因为公众号改了推送算法,现在需要加星标,多点赞/点在看,才能准时收到推送。 研究亮点 采用溶液浇铸法结合CP改性技术成功制备了复合薄膜。 纳米颗粒与壳聚糖基质通过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实现稳定结合。 薄膜表现出优异的物理、抗氧化和抗菌性能。 薄膜有效地抑制了鱼肉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延长了保质期。 研究结论 CP-C-NPs薄膜(30 kV)在所有评估指标上表现出优异性能,FT-IR和SEM分析显示NPs在壳聚糖基质中均匀分散,氢键相互作用促进了纳米粒子和壳聚糖分子之间的交联,XRD和热力学分析表明CP处理显著改善了薄膜的结晶行为和热稳定性。 性能表征表明CP改性薄膜展现出增强的机械性能,同时保持了优异的抗氧化性、防潮性、疏水性和遮光性能,功能评价实验进一步证实改性膜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4 ℃冷藏鱼的质地恶化和微生物生长。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鱼类新鲜度参数与包装膜性能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该材料在保持新鲜度方面的有效性,这些结果使CP-C-NPs(30 kV)成为可持续水产品包装的突破性解决方案,同时满足了保鲜性能和环境要求。 图文赏析 图1. 图形摘要。 图2. 抑菌作用机制分析(A)及薄膜综合性能参数的相关性研究(B)。 王佳媚 王佳媚,女,中共党员,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非热杀菌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与研发项目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其中PCT专利3项;参编专业教材1部,专业参考书2部,参编译著1部,英文专著1部。 张利铭 张利铭,女,中共党员,2024年获得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博士,现为海南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水产品加工贮藏方面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杂志发表SCI一区论文13篇。 杨婷婷 杨婷婷,女,中共党员,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非热杀菌保鲜方面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在Food Hydrocolloid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食品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9篇。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5.11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