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STEC在海底破火山口发现 “新种新属新亚科”水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2-29
  •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 研究人员于2002年在小笠原群岛须美寿破火山口内部利用Hyperdolphin  ROV进行潜航调查时,发现并采集了新型水母。根据形态分类学研究,研究人员确定这种水母为一种从未被报告过的未分类物种,但自从采集到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同类型水母。直到2020年研究人员利用KM-ROV再次在须美寿破火山口成功观察并采集到了同种的第二只水母个体。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水母的任何近缘种均未在全球公共基因序列数据库 Genbank 中登记过。研究团队先后在南极海、加勒比海、日本海沟等世界各地的海域采集了可能与其具有亲缘关系的水母物种,并进行了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发现的水母与基因分析结果相近的水母具有不同的特征,不仅应归类为新物种,还应归类为比新属更高级的新亚科,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新种新属新亚科,并命名为Santjordia pagesi。研究团队在不同海域进行了数百小时的调查,但目前只在已知存在海底热液矿床的须美寿破火山口内部发现过 Santjordia pagesi,未来仍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张灿影 编译;熊萍 校稿)

     

  • 原文来源:https://www.jamstec.go.jp/e/about/press_release/20231120_2/
相关报告
  •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发现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一新属两新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4-05
    • 近日,《深海研究》(Deep-sea Research Part I, JCR 1区)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贝类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组的最新成果“Integrative taxonomy reveals new taxa of Trochidae (Gastropoda: Vetigastropoda) from seamount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该研究利用整合分类学方法发现了深海软体动物马蹄螺科2个新种,并为此建立了一新属、新亚科。 研究团队对海洋所历次海山航次采集的腹足类标本进行整理分类时发现了这两种形态特征独特的马蹄螺,标本分别采自马里亚纳海山(水深865m)和卡罗琳海山(水深1332m)。研究发现,两者无论是在贝壳形态、齿舌特征以及软体部分的解剖特征方面,均与已知的马蹄螺科种类存在明显差别。为进一步确认其分类地位,研究人员利用多基因联合建树的方法对马蹄螺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并没有与马蹄螺科中任何已知的亚科聚在一起,而是单独聚成一支。基于上述研究,将这两种马蹄螺分别命名为马里肋马蹄螺Carinotrochus marianaensis Zhang S.Q., Zhang J.L. & Zhang S.P., 2020和威氏肋马蹄螺Carinotrochus williamsae Zhang S.Q., Zhang J.L. & Zhang S.P., 2020,并为此建立了1个新亚科肋马蹄螺亚科Carinotrochinae及1新属肋马蹄螺属Carinotrochus。其中,马里肋马蹄螺生活在竹珊瑚上,以其上附着的水螅为食。通过化石年代标定与分子钟分析推测,该类群可能是于晚白垩纪时期(距今约8千万年)由浅海向深海扩散。据推测,该类群的进化扩散路径可能与一些底层洋流驱动的幼虫扩散密切相关。另外,基于分子数据分析,目前这个新属在西南太平洋还可能存在另外两个未经描述的新种。 马蹄螺科隶属于原始腹足目、马蹄螺总科,是该总科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10个亚科,近100个属,目前已报道的种类超过1000种。该科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潮间带或浅海,并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显示出更高的多样性,但关于深海种类的研究相对缺乏。肋马蹄螺亚科及这些新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深海马蹄螺科物种多样性研究内容,而且为深海软体动物的起源、扩散与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科学院经典分类青年人才项目的支持。张树乾副研究员和张均龙特聘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素萍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dsr.2020.103234
  • 《版纳植物园发现兰科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9-10
    • 兰科芋兰属全世界约有71种,中国分布11种,本属植物地下具一个球形或卵圆形的块茎,地上部分具1枚叶,叶多为心形,在开花后长出,旱季凋落,花序具1朵或多朵花,若为单朵花的种类,在果期花序轴能够伸长至花期的5倍以上。 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高级工程师李剑武在植物专类园百竹园的地上发现两种芋兰属的植物正在开花,一种萼片紫色,花瓣白色具紫色斑点,另一种萼片为绿色,唇瓣白色。经“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再引种研究组”研究人员对此两种植物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研究。随后几年间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的西双版纳州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中,科研人员刘强在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均发现了此种的分布。 经仔细研究发现,百竹园的两种芋兰属植物,一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取名漏斗叶芋兰(Nervilia infundibulifolia),模式产地印度,分布于中国、泰国、老挝等;另一种确认为新种,因其萼片绿色而取名绿花芋兰(Nervilia viridiflora Q.Liu & Jian W.Li)。 绿花芋兰因其具有心形的叶片,萼片绿色,唇瓣白色,具2条纵向的脊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的顶端而易于区分于相似种香花芋兰(Nervilia khaoyaica)及2014年刚发表的分布于泰国的Nervilia umphangensis。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植物分类学》上。 陈方 摘编自http://www.cas.cn/syky/201812/t20181225_4674890.shtml 原文标题:版纳植物园发现兰科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