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感染两年后仍存在长期症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05-13
  • 一项迄今为止对新冠肺炎患者随访时间最长的研究显示,一半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感染2年后仍然存在新冠长期症状,表现为疲劳、肌肉无力、睡眠障碍等。《柳叶刀·呼吸病学》12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与不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相比,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更差,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出院后的医疗保健需求也更多。这项研究表明,新冠长期症状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该研究对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我国首批因感染新冠住院的1192名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随访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及2年后的情况。随访内容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患者的初始疾病严重程度如何,其身心健康状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近90%的患者在患病2年后已经回归至既往工作。在最初发病的6个月后,68%的患者报告了至少一项长期症状,该比例在感染2年后下降至55%。而疲劳或肌无力是最常见的长期症状。在新冠感染2年后,31%的患者报告出现疲劳或肌无力,31%的患者报告出现睡眠障碍;而无新冠病毒感染史的对照组报告出现疲劳或肌无力的比例为5%,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为14%;新冠肺炎患者报告其他症状如关节痛、心悸、头晕及头痛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中,新冠肺炎患者报告疼痛或不适的比例为23%,焦虑或抑郁的比例为12%,均高于非新冠肺炎对照组的5%。

      对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发现,13%的患者表现出焦虑症状,11%的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状,而不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为3%,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为1%。存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患者中有26%的患者报告曾门诊就诊,17%曾再次住院治疗。

      虽然总体上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善,但研究分析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2年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仍然差于普通人群。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表示:“通过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纵向多阶段随访,特别是对遭受新冠肺炎长期影响的患者进行随访,对我们了解该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长期病程等至关重要,也有益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康复计划。显然我们需要为相当大比例的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并研究新冠疫苗、新兴疗法和病毒变异是否会影响长期的健康结果。”

      但曹彬同时表示,该研究仍存在局限性。由于缺乏非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幸存患者作为对照组,因此很难确定观察到的异常是否是新冠肺炎所特有的;作为一项基于大流行早期数据的单中心研究,该研究结果可能无法直接推演到大流行后期感染变异株患者的长期健康结局;与大多数新冠肺炎随访研究一样,在分析自我报告的健康结果时,也可能存在信息偏倚等。

  • 原文来源: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05/13/content_535134.htm?div=-1
相关报告
  •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超过一半的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在感染两年后仍存在后遗症》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2-11-30
    • 2022年5月11日,中日友好医院等机构发表了一项有关早期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两年后相关症状与身体健康情况的研究。研究人员对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因新冠肺炎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住院并出院的个体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的新冠肺炎幸存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显著下降至2年时的55%,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疲劳或肌无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HRQoL)在多个方面持续改善,尤其是在焦虑或抑郁方面,大多数人会在2年内恢复原来的工作。与没有长期新冠症状的幸存者相比,2年时出现长期新冠症状的幸存者HRQoL更低、运动能力更差、心理健康的异常更多。新冠肺炎幸存者在2年时仍然有更多普遍的症状和疼痛或不适问题、焦虑或抑郁。该研究未纳入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的情况,相关情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 《Blood Advances:生物标志物预测儿童感染新冠肺炎后血管损伤症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2-10
    • 费城儿童医院(CHOP)的研究人员发现,感染SARS-CoV-2的儿童体内与血管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水平升高,即使这些儿童的COVID-19症状很小或没有症状。他们还发现,很大一部分SARS-CoV-2感染儿童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临床和诊断标准。 TMA是一种涉及小血管凝结的综合症,已被确定为成年人中COVID-19严重表现的潜在原因。 共同资深作者,免疫失调共同负责人T. Teachey医师说:“我们尚不知道这种升高的生物标志物在COVID-19且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儿童中的临床意义。我们应该继续测试和监测SARS-CoV-2患儿,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该病毒在短期和长期内如何影响他们。” 大多数感染SARS-CoV-2的儿童都有轻度或轻度的症状,尽管一小部分儿童出现严重疾病或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症(MIS-C),这是病毒对COVID-19的炎症反应。研究人员已经确定,由补体级联介导的TMA是成人COVID-19严重表现的潜在原因。补体级联反应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增强免疫反应但也可促进炎症。但是,尚未在儿童中研究补体介导的TMA的作用。 为了评估补体激活在SARS-CoV-2患儿中的作用,共同第一作者Caroline Diorio医师和Kevin McNerney医师分析了2020年4月至2020年7月在CHOP住院的50例急性SARS-CoV-2感染的儿科患者。在这50例患者中,有21例的COVID-19最低,有11例重度COVID-19和18例被诊断为MIS-C。研究人员使用可溶性C5b9(sC5b9)作为补体激活和TMA的生物标记。 sC5b9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MA严重程度的指标。 sC5b9明显升高的移植患者死亡率增加。 研究人员发现重症COVID-19和MIS-C患者的C5b9升高,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还发现轻度或无症状患者的C5b9升高。尽管这项研究是前瞻性的,即住院时开始就招募患者并收集数据,但研究人员在评估他们是否符合TMA的临床标准时可以回顾性地获得一些实验室数据。在可获得完整数据的22例患者中,有19例(86%)符合TMA标准。此外,在符合和不符合TMA标准的患者中,sC5b9水平均升高。 Teachey博士说:“尽管大多数患有COVID-19的孩子没有严重的疾病,但我们的研究表明,SARS-CoV-2可能还有其他作用值得研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是否应该对住院的SARS-CoV-2患儿进行TMA筛查,TMA指导的治疗是否有帮助,补体激活和内皮损伤是否对短期或长期临床影响。患COVID-19或MIS-C的儿童。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收获是,我们对SARS-CoV-2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不应该对感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做出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