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 基于结构发现 CFTR 增效剂和抑制剂》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30
  • 2024年5月28日,洛克菲勒大学陈珏等团队合作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based discovery of CFTR potentiators and inhibitors的研究论文。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是一个重要的离子通道,其功能丧失导致囊性纤维化,而其过度激活导致分泌性腹泻。改善CFTR折叠(校正剂)或功能(增强剂)的小分子在临床上可用。然而,唯一的增强剂ivacaftor具有次优的药代动力学,抑制剂尚未临床开发。

    该研究将约1.55亿个分子对接到CFTR上的增效剂位点,合成了53个测试配体,并使用基于结构的优化来鉴定候选调节剂。这种方法发现了中纳摩尔的增强剂,以及抑制剂,结合到相同的变构位点。这些分子代表了开发更有效的囊性纤维化和分泌性腹泻药物的潜在线索,证明了离子通道药物发现大规模对接的可行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4)00472-0
相关报告
  • 《COVID-19病毒Mpro的结构及其抑制剂的发现》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7-02
    • 为了快速发现用于临床的先导化合物,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饶子和/杨海涛课题组与上海药物所的蒋华良课题组及其他单位合作,启动了一个联合结构辅助药物设计、虚拟药物筛选和高通量筛选的项目,以识别针对COVID-19病毒主蛋白酶(Mpro)的新药先导物,相关研究成果于4月9日发表在Nature上。Mpro是一种关键的SARS-CoV-2酶,在介导病毒复制和转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该病毒具有吸引力的药物靶点。为此,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鉴定了一种基于机理的抑制剂--N3,并随后确定了COVID-19病毒Mpro的晶体结构。接下来,通过结合基于结构的虚拟和高通量筛选,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10,000种化合物,包括已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候选药物,以及作为Mpro抑制剂的其他药理活性化合物。研究人员发现了六个可以抑制Mpro的化合物额IC50值位于0.67μM到21.4 μM之间。Ebselen在细胞检测中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筛选策略的有效性,它可以导致快速发现具有临床潜力的药物先导物,以应对没有特定药物或疫苗可用的新传染病。
  •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广谱抗菌增效剂》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毛开云
    • 发布时间:2020-05-22
    • 5 月 18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建忠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广谱抗菌增效剂,能够恢复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合理用药和治疗多药耐药病原菌感染提供了新策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菌增效剂主要有两类,分别是上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上市的磺胺增效剂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但这两类增效剂均只能增强某一类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导致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不足。 沈建忠团队的最新成果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线性短链广谱抗菌增效剂 SLAP-S25,可以提高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四环素、万古霉素、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多黏菌素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及其它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效果。SLAP-S25 是一种新型抗菌增效剂的先导化合物,具有较理想的成药性。同时,新发现的药物作用靶点 PG(细菌内膜的磷脂酰甘油)为活性分子筛选和新型抗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