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精氨酸酶-1对缺氧性结核肉芽肿中细菌生长及其病理变化的控制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5-05
  • 肺肉芽肿感染结核杆菌可被视为结核病的一个标志。肺肉芽肿是一种结构化的聚集体,主要包括结核杆菌感染及未感染的巨噬细胞和结核杆菌特异性T细胞。通过肉芽肿巨噬细胞借助L-精氨酸及氧气表达一氧化氮合酶-2(NOS2)产生一氧化氮(NO)是抵抗结核杆菌的一个重要保护机制。然而,由于结核肉芽肿经常处于缺氧状态,使得在这种情况下借助NOS2来杀死细菌是不现实的。

    精氨酸酶1(Arg1)能够在不需要氧气作为底物的情况下代谢L-精氨酸,且已被证实能够借助底物竞争来调节NOS2。此外,在其它一些会产生肉芽肿的感染性疾病(例如黑热病和血吸虫病)中,Arg1还能发挥一些和NOS2抑制无关的额外作用,例如T细胞调节剂组织修复。为了明确Arg1在结核性肉芽肿的缺氧区域内是否具有与上述作用相似的功能,来自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不存在NOS2的结核病小鼠肉芽肿模型,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9月8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发现,抑制模式小鼠巨噬细胞中Arg1的表达会使肺肉芽肿进一步恶化,并会加重细菌的负担;缺氧性肉芽肿区域中Arg1的表达与T细胞分化下降有关,表明与T细胞免疫相关的Arg1调控也参与了疾病的控制。

    研究数据表明,当缺氧导致NOS2表达失效时,Arg1在结核病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Arg1活动进行调节可被视为一种潜在的以宿主为导向的结核病治疗方法。

相关报告
  • 《巨噬细胞异质性和结核病的可塑性》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7-11
    • 巨噬细胞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的病原体)在人类细胞内存活期间的主要宿主细胞。该病原体在巨噬细胞的恶劣环境中具有显著的生存能力。然而,在大多数人中,原发感染不会导致活动性结核病。大多数个体仍然处于潜伏感染,其中细菌受到宿主免疫应答的控制。然而,这些个体可以在免疫状态下降后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相反,在一小部分受感染的个体中,宿主免疫应答不能控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肉芽肿性结核病逐渐发展。阐明控制巨噬细胞感染结果的分子和表型事件是了解这些细胞关键特征的基础,这些特征在感染控制中同样重要。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节继续被发现,并且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参与感染的巨噬细胞群是异质的。虽然局部环境和发育起源可能影响巨噬细胞的表型异质性和功能可塑性,但结核分枝杆菌被证明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在这篇综述中,研究者们利用特定巨噬细胞群体及其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互作用,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特异性免疫反应。了解在感染过程中控制巨噬细胞表型和行为的机制,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功能,为新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前景。
  • 《HIV-1感染与结核性肉芽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9-19
    • 感染HIV-1会大大增加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生风险。虽然有研究假设HIV-1会干扰结核性肉芽肿的功能,但直接对其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来自开普敦大学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探讨了结核与HIV-1合并感染对结核性肉芽肿功能的影响,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3月9日发表在Tuberculosis上。 研究人员对PubMed、Web of Science及Medline截止2015年3月20日收录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并纳入了对HIV-1感染与未感染人群的结核杆菌感染组织进行比较、探讨HIV-1感染人群分层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方面的文献,其中对HIV-1如何改变肉芽肿形成、细菌存在、细胞组成及细胞因子产生方面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研究一共纳入19项研究,涉及899名患者。虽然研究的结果和分析方法常常会受到某些变量或定义描述不恰当的限制,通过系统分析还是发现HIV-1与受结核杆菌感染组织中细菌载荷量增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结核与HIV-1合并感染人群分层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减少与其肉芽肿形成减弱及细菌载荷量增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然而,由于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较高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很难得出支持先前公开的一些有关结核杆菌与HIV-1合并感染肉芽肿方面结论及假设的结论,因此为了阐明上述假设的效度,研究还指出了一些在将来研究中可完善之处,旨在明确结核与HIV-1合并感染对结核性肉芽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