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6大石英(硅质原料)产业集聚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0
  • 在如今的环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形势要求下,借助丰富的矿产资源进行产业集聚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今天,粉体技术网就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中国重要的6大石英(硅质原料)产业集聚地,看看他们都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石英资源丰富,石英岩矿多分布于青海及辽宁、陕西等地;石英矿岩多分布于四川、湖南、江苏、浙江及山东等地;石英砂矿岩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的南部和海南西北部及山东北部这些沿海地带,还有西辽河东部、黄河中游及潘阳湖、骆马湖畔;脉石英矿则散布于四川、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变质岩区。

    中国石英资源概况

    从石英分布状况来看:

    辽-冀-豫石英(砂)岩分布区:从最北的吉林浑江经过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到河南方山,基本上呈北东向展布,并严格地受元古界及震旦系含矿层所控制,为我国主要的含矿区(带)。

    长江流域砂岩分布区:东起于江苏、浙江,经江西至湖北,往北扩展至陕西汉中,往南延伸至广西、湖南、贵州,为我国南方的主要成矿区。

    南沿海砂矿分布区:主要于东南沿海分布,北起闽南晋江,南至广西北海,为我国主要海砂矿分布区。

    通辽砂矿分布区:为西辽河-柳河广大地区,目前矿床主要集中于郑大铁路沿线一带,为我国北方硅质原料的主要供应基地之一。

    黄河沿岸砂矿分布区:如兰州河湾砂矿和内蒙四道泉砂矿。

    辽南-凤阳石英岩分布区:分布较稳定,矿床规模大,质量好。

    从石英生产情况来看:广东河源、江苏新沂、江苏东海、安徽凤阳、河南洛阳、河北灵寿是石英原料的主产区,占据全国石英市场的80%。其中华南地区石英砂主要由广东河源供应,华东地区70%的玻璃原料由安徽凤阳供应,全国80%的高档石英原料由江苏东海供应。

    中国6大石英(硅质原料)产业集聚地

    1、江苏东海县

    江苏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水晶之都”,石英储量3亿吨,水晶储量30万吨,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海县硅产业告别小作坊和粗放型发展模式,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石英玻璃开发基地、优质石英玻璃原料加工基地、硅微粉生产基地、优质压电石英晶体开发中心和最大的水晶石英制品交易中心。

    东海硅产业产品类型覆盖石英原料、石英玻璃、硅微粉、太阳能电池等十多个大类上千种产品,形成高纯晶体硅产业链、石英玻璃制品产业链、新型电光源产业链、高纯硅微粉产业链、高纯压电晶体产业链五大产业链。

    预计2017年度,江苏东海县500多家硅工业企业总产值将达到700亿元,其中224家规模以上硅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约550亿元。

    2、安徽凤阳

    安徽凤阳县拥有极为丰富的石英资源,全县矿区覆盖面积达80km2,东起石门山、西至栗山,长约40km,南北宽约2km,山体高度最高277m,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矿床地面以上平均厚度约70m,矿石远景储量在100~120亿吨(不包括地下部分),无论储量、品位和潜在经济利用价值均居华东之首。

    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区以原有的安徽凤阳硅工业园为基础,由滁州市凤阳县与宣城市宁国市合作共建。依托产业园区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园区以硅产业为核心,吸引了包括台玻、凤玻、确成硅化、联塑侨裕、横店赛吉元、晶源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硅基产业集群。

    目前,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内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玻璃生产线、最大的单体“白碳黑”生产线、最大的硅酸钙板生产线。

    3、安徽蚌埠

    蚌埠素有“玻璃城”美誉,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历史由来已久,曾先后被国家部委授予玻璃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硅基新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等荣誉。

    近年来,蚌埠形成了以蚌埠玻璃设计院为龙头,方兴科技、中航三鑫、晟光科技、中恒新材料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集聚态势,打造了以新型显示产业链、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和玻璃制品三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主线,硅质粉体材料和核心装备为补充的发展体系,硅基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60户,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显,发展路径越发明晰。

    其中,延伸完善了从“硅砂加工—高强度盖板玻璃、超薄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触摸屏—显示模组—终端应用产品”的触摸屏显示产业链条;从“硅砂加工—太阳能玻璃制造—镀膜玻璃—薄膜电池组件—光伏工程”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链条;从“硅砂加工—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Low-E玻璃等)—下游应用产品(玻纤、玻璃微珠、玻璃器皿等)”的玻璃制品产业链条。

    4、广东河源

    广东河源市的石英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该市白石嶂(火沥山)至东源县蓝口、柳城至龙川县佗城南径、黄石黎咀、麻布岗东与兴宁交界处的咸水一带,该市石英矿总资源量约在4~4.5亿吨。

    河源市依托硅资源“储量大、质量好”的优势筹建硅产业基地,已引进一批从事硅微粉加工、光伏玻璃生产、石英板材生产等硅产业及上下游企业60多家,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从“砂子”到“发电”的硅产业链条,河源打造硅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基础优势也日渐明显,该市将通过打造广东省最大的硅产业基地,力争在5年内建成核心区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税收10亿元”的目标。

    但是目前,河源石英砂大部分仅限于做玻璃、陶瓷、铸造、化工、建材等行业,产业升级改造对河源石英砂来说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2018年3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源市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石英资源整合,企业联合,引领石英行业发展趋势,推动石英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期待加强政府指导作用,开展石英资源整合,企业联合,深化石英砂行业产业结构升级。

    5、江苏新沂

    江苏新沂矿产资源丰富,仅石英砂储量就高达50亿吨。2015年,江苏新沂市新沂开发区的高分子与硅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被该省发改委认定为全省首批20家省级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之一。

    新沂市高分子与硅材料基地目前已发展成为苏北鲁南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东陇海线一流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华信新材料、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斯尔克纤维、张氏磨具以及融汇石英硅材料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智能卡基材、新型防水材料、高光膜、涂附磨具、高分子纤维以及微纳级高纯超细无定型硅微粉等高附加值新材料产业。

    6、新疆准东

    据了解,新疆已查明的工业硅生产用的石英岩及脉石英资源储量为1617.8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4.7%,其中纯度相对较高、能够用作有机硅及多晶硅生产用的脉石英资源储量为605.3万吨,占全国储量的9.9%,具有发展工业硅及硅基产品深加工的资源保障优势。

    新疆准东将借助国际国内硅产业发展转型机遇,规划引进和建设一批技术指标先进、节能环保达标、产业竞争力强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项目,将准东打造成为世界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2017年4月7日,在新疆准东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内,东方希望12万吨多晶硅、协鑫集团10万吨多晶硅和北京利尔一期6万吨多晶硅等一批“煤电硅”一体化硅基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准东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8万吨,将为新疆准东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

相关报告
  • 《福州打造全国物联网产业集聚地》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4-01
    • 物联网是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高地之一,我市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以“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主题的平行分论坛——城市物联产业云,21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马尾为主的福州物联网产业成为焦点,落户马尾的物联网联合认证实验室揭牌。   马尾区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华为公司,举办分论坛,希望更多华为生态伙伴来福州投资,共同做大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   马尾物联网产业有优势   “这是今年华为生态伙伴大会少有的聚焦地方产业的活动。”华为(福州)物联网云创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马尾区与华为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展物联网产业。华为生态伙伴大会确定在福州举办后,马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华为(福州)物联网云创中心策划举办城市物联产业云论坛,利用全国优秀物联网企业齐聚福州的契机,宣传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   据了解,福州物联网产业在全国已产生集聚效应。云创中心将立足福州服务全省,支撑福建物联网产业战略落地,助力福州打造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构建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先导区和世界物联网应用智慧城市样板。以物联网为主题举办分论坛,就是希望全国的物联网企业关注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今日,一些与会企业应邀赴马尾参观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和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中心。   “马尾区将物联网产业发展列为‘一号工程’。”马尾区副区长江典顺说,位于马尾的中国·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是全省唯一、全国第四个国家级基地,成立了全国首家NB-IoT规模化商用局、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马尾物联网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吸引了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发展。   马尾区工信局局长郑建新介绍,到去年,产业基地物联网核心产值已达285亿元,同比增长20.8%;产业基地通过认定的物联网企业达156家,上市企业18家,在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主要环节分布着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   近期,福州市提出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基地,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其中,支持马尾区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到明年核心产值突破400亿元。   榕企将有更多物联网“话语权”   新大陆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POS产品供应商;国脉科技旗下慧翰微电子通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最高标准体系认证,国内TCU单元市场占有率第一;星云电子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储能行业布局风光储充测一体化智能电站系统……   对企业而言,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而且,一项产品能否投入市场,前期需要经过多次测试,实验室就是提供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测试及产品认证级别的预测试。昨日揭牌的物联网联合认证实验室,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联合成立,将从标准制定、检验认证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这将让福州的物联网企业拿到更多‘话语权’。”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副总裁孔鹏说,实验室一期2017年4月在马尾投入使用以来,已产生20多项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越来越多企业拥有了物联网标准“话语权”。截至目前,马尾区物联网企业正在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的各级标准近百项。接下来,物联网联合认证实验室将深耕行业,力促福州物联网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记者在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看到,由当地企业自主研发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慧水务应用很“聪明”。住户拧开水阀,智慧水表就会向水务管理平台实时传输数据,中途漏损可以及时检测。   此外,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整合物联网优势资源,与中央党校合作建设“智慧校园”,已建设社区监管、交通服务、动力节能等八大应用模块。产业基地还有福州·马尾基金小镇和多层次资本服务中心,可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产融对接、资本引入、上市辅导等一系列服务,其中基金小镇入驻机构管理规模已达1254亿元。
  • 《中国茶叶产业集聚网-茶网中国》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1-27
    • 中国茶叶产业集聚网(简称茶网·中国)由国家科技部主管,安徽农网、安徽星火网省中心承担建设的,集中国茶业品牌、人才、科研为一体的国内茶业类综合性网站。她是全国13个农产品产业集聚项目之一。她是中国茶叶集聚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核心内容之一。她将逐步发展成通过采集、分析、加工、处理,整合全国的茶叶信息资源,面向全球市场,服务整个茶业,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茶业服务体系的统一,并为全国各省、市的茶叶生产、经营、销售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形成一套完善的茶叶科技服务体系。   茶网·中国共有七大板块,它们是商机、茶商、茶市、资讯、科技、文化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