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亭如期而至重回上海图书馆》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 mawutong
  • 发布时间:2018-05-28
  • 还记得去年引发阅读风潮、排队排到10小时的央视《朗读者》朗读亭吗?随着第二季《朗读者》的热播,线下朗读亭如期而至,在五月底初夏的上海,再次来到上海图书馆。

      “朗读者啊,请告诉我们,您要把这段深情朗诵献给谁?”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你要把你喜欢的文字,阅读中获得的感悟,或者是从未说出口的话,朗读给谁听?5月28日至6月3日,每天上午10:00至18:00,朗读亭在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邀请你一起感受文字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朗读亭里,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此次活动除了朗读亭开放时间在亭内的朗读外,上海图书馆推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经典文学、儿童经典文学等主题书目推荐,还特别安排亭外集体朗读活动,读者可以组成团队报名,队伍人数8人以上,也可自己拟定主题,由主办方确定最终朗读队伍。(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m/24125997.aspx)

      朗读须知:

      1、参与朗读亭亭内朗读以现场排队为准。

      2、请自行准备喜欢的经典文章或书,体裁不限,年龄不限,语言不限(普通话,外语,方言皆可),可以读给亲朋,或读给自己;每位朗读者朗读时间3分钟左右;请准备好为什么选择朗读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理由。

      3、在朗读过程中会有专业的摄像师全程录制,之后会挑选最感动人心的朗读者参加央视节目录制。

      4、每天朗读录制人次约为90人,现场将根据实际情况限定朗读人数,敬请谅解。

      5、由于朗读亭和排队场地设于室外,考虑天气因素请读者准备好雨具和遮阳、防暑用品。若未携带,您可前往上海图书馆1楼大厅凭读者证借伞。

      6、参与亭外集体朗读敬请遵循主办方安排。

      朗读亭线上互动:

      1、当日参与的朗读者,写一篇“朗读记忆”,文章内容包括简短的自我介绍,朗读文章简介,为谁读,所读原因,其他内容自行创作,上传文章及与朗读亭的合影,@或私信朗读者官方微博、公众号,就有机会成为幸运朗读者,幸运朗读者可到《朗读者》现场参与节目录制。

相关报告
  • 《上海徐汇将把263座公共电话亭改造为小型图书馆”悦读亭”》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17-09-04
    • 等公交车的时候、散步的时候、下班回家的时候……只要你在路边看到红色的电话亭,就可以走进去读一会杂志,或者借一本书。这是上海市徐汇区对区内263座电话亭的未来设想。 8月19日上海书展徐汇主宾日现场,”家门口的共享悦读亭”改造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徐汇区文化局将与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以徐汇现存的263个可正常使用的公共电话亭为空间载体,在保留电话亭外形和通话功能的基础上,逐批安装智能触屏,并引入图书借阅、有声朗读等内容。 让悦读亭成为周边阅读氛围的”推进器” 在手机普及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电话亭曾为市民带来无数方便。但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公共电话亭的使用频次逐年下降,据《青年报》2015年对上海电信的采访,零次使用话亭占比达到30%左右。 但公共电话亭依然有人在使用,更承担着提供免费应急通信服务的重要功能,在公安、消防、应急等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作用,一刀切拆除这些电话亭的方式也并不可取。 今年,徐汇区想通过分布广泛的公共电话亭做文明创全的宣传点,电信也在寻求公共电话亭的转型方法,双方一拍即合。 “这时候就想到,能不能把文化方面的其他氛围营造也纳入进来?”徐汇区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我们看来阅读本质不在于借书的实体动作,而在于氛围的营造。公共电话亭是一个很好的形成氛围的点。所以以后悦读亭周边氛围的营造是很重要的。如果悦读亭边上是一个候车区,市民等车的时候就可以看一下书,比如悦读亭旁边是休闲绿化区,休闲的时候市民就可以看看书。希望阅读亭未来可以成为周边阅读氛围的推进器。” 目前已有6种主题,未来仍会扩大 启动仪式现场公布了目前已设计出的6种主题的”悦读亭”,包括借书亭、阅读亭、电子亭、漂流亭、名人亭和一本亭。 借书亭将是一座小型图书馆,也是6种主题中面积最大的悦读亭,由双开间的电话亭改造,电话亭原本中间的隔板将被拆掉,做成旋转门式的书架,可以摆60本书,供市民借阅。 阅读亭内将提供书报、杂志、图书阅览,亭内将设置简易座椅,市民可以坐在里面读一会书。 电子亭将提供电子书及有声读物阅读,市民还可坐在高脚凳上自助朗读文学作品并录音。 漂流亭的构想源于不少社会组织举办过的图书漂流活动,重点在于图书分享。徐汇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未来漂流亭将与社会组织合作,通过他们了解市民的读书习惯,设计漂流亭的整体框架,亭内将设置捐书箱,市民可将家中闲置书籍投递到箱内,也可在登记后拿走箱内他人捐赠的书籍。 一本亭将和出版社合作,每期只提供一本书,围绕一本书设计阅读主题,力图引导市民的深度阅读。 名人亭则是结合徐汇区特色,这里文脉深厚,出过不少大家,比如巴金、草婴等等。“名人亭”计划就某位名人的生平、事迹与作品等进行重点介绍,并且就近推介附近的名人故居体验与参观。 李明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设计不同主题的悦读亭,首先是受限于公共电话亭原本的大小,”电话亭的面积是0.85m×0.85m,非常小,在这样的面积内实现多功能是不可能的。而且,徐汇区有好多和阅读相关的文化元素,一个阅读亭承载不了这么多东西。” 但另一方面,单间面积很小的公共电话亭总量却很大,仅仅在徐汇区就有263座”现役”公共电话亭,”所以我们就想到一个主意,做不同主题的阅读亭,现在公布的是6种已经设计好的。” 第一座“悦读亭”将落地复兴路 在启动仪式之后,不同主题的悦读亭就将逐步开始试点建设。李明毅介绍,目前已经确定第一座悦读亭将在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复兴路建造。 目前,除了借书亭的相关技术较为复杂,仍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其他悦读亭的设计研发都已经基本完成,有望开始建设。 李明毅透露,除了已经公布的6种设计完成的悦读亭,他们还有很多想法尚未付诸实施,比如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亭”,供盲人无障碍阅读的”无障碍亭”等等。 “所以将来悦读亭将是多元的、和阅读相关的场所。打电话的原功能依旧保留,甚至还增加了功能,拿起听筒,拨一个相应的号码,会设置一个阅读指导号,给市民提供新书推荐。” 在“转身”的同时,悦读亭中原有的公共电话也不会取消,甚至还会增加更多便民服务,比如WI-FI、充电、信息服务等等。 “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氛围。”李明毅表示,打造悦读亭,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无处不在的阅读亭营造阅读氛围,促进市民阅读习惯的养成。
  • 《上海图书馆获评“一级图书馆” 》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lixiaoyan
    • 发布时间:2018-09-02
    • 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旨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依据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定级必备条件,经过评估、公示等环节,上海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这是上图连续第六次获评“一级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