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启动垃圾发电仿真培训基地申报评估工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7
  • 为规范垃圾发电仿真培训体系建设,响应行业发展需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垃圾发电仿真培训基地申报的通知》,正式启动垃圾发电仿真培训基地试点评估工作。文件对申报单位提出了设备、师资、业绩等方面的专业要求,并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现场评估,相关工作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分会配合实施。  

    目前我国垃圾发电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项目数量急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人员紧缺、基础薄弱、培训不足等问题日益突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规范建设和安全运行。仿真技术具有经济、安全、高效、可以多次重现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等行业的职工技能培训。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电力行业逐步利用仿真机作为培训的技术手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利用仿真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反事故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截至2018年,通过中电联评估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已达七十余家,专业领域涵盖火电、变电、水电、燃汽轮机、电网调度。此次申报的垃圾发电仿真专业,将成为电力行业仿真体系新的分支。加大垃圾发电运行人员的仿真培训力度、规范培训管理与教学、提高培训质量,对垃圾发电企业的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带动行业培训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相关报告
  • 《第三批风光大基地正式启动申报!》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1
    • 近日,各省针对第三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的申报已经陆续启动,多个省份已下发项目申报文件。 根据某省份申报文件,第三批风光基地同样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延伸至适油气田、采煤沉陷区、石漠化、盐碱地等,要求坚持集约整装开发,避免碎片化。优先申报100%离网制氢项目,鼓励开发企业与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石油达成氢能运输、消纳合作,利用天然气管道推进掺氢天然气等方式,实现氢能高消纳、利用。优先申报100%以上自主调峰、自我消纳项目,不增加系统调峰压力,根据消纳能力统筹设计电源、电网、储能。 在此前发布的山西省相关文件指出,项目申报不得涉及生态红线、应落实业主、用地、环评、并网消纳等条件,同样是单体规模原则上不小于50万千瓦,以联合体形式开发的联合体不超过2家,具体项目类型则为风光气储氢一体化和大规模离网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领域项目。 两省文件均要求项目能够在今年年底前、最迟不晚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4年底前并网投运。通过两省已启动的第三批风光基地项目申报的优先级来看,相比于第二批风光基地,源网荷储、离网制氢以及100%消纳项目,正逐渐成为第三批风光基地的重点。 此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已经表示目前正在组织谋划第三批基地项目,第一批基地已经全面开工,第二批基地的项目清单也已经印发。 根据此前公开信息显示,第一批风光大基地总规模约97.05GW,主要布局在内蒙、青海、甘肃等19个省份,包括2GW鲁北盐碱滩基地、2.6GW广西横州基地、青海海南、海西10.9GW基地、陕五一期6GW外送基地、渭南3.53GW基地、内蒙古2GW光伏治沙……等等均已悉数开工。目前包括三峡云南省小羊窝50MW光伏电站、大唐湖南娄底生态治理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均已并网或者即将并网。 第二批风光大基地则是于去年12月启动申报,目前各省市已经完成优选并成项目清单印发,项目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三北地区。根据相关文件,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千瓦,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0.37亿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 根据公开信息,内蒙古共5个项目入选,规模达到了11.88GW;青海有7个项目入选,规模达到了7GW;河北5个项目入选,规模为5.85GW……根据央视财经报道,预计第二批风光大基地直接投入的资金将超过1.6万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投资3万亿元以上。 此外,部分省级新能源大基地也在陆续规划启动中,其中山东首批海上光伏基地已于今年完成优选,首批规模合计11.4GW,总规划为42GW,其中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山东发展、中国电建、华能、山东能源、中广核、大唐等入围首批项目优选。根据招标文件,山东省2022年度海上光伏项目包括10个海上光伏场址,总装机1125万千瓦。其项目建设地点主要位于山东省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区临近海域。项目开工时间及规模分别为2022年3.8GW、2023年4.7GW、2024年2.75GW,预计今年并网规模为1.9GW,剩余项目分别在2023~2025年并网。 在山东省印发的《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拟布局“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规划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和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其中海上光伏1200万千瓦左右。 国家能源局曾多次公开强调,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立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协调工作机制,督促相关省份加快推动项目“能开尽开”。同时,建立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接网工程纳归审批的“绿色通道”,确保大基地项目“能并尽并”。此外,在不触碰生态红线、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和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落实大基地项目用地、环评、金融等支持政策。
  • 《以色列启动“垃圾发电厂”计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3
    • 以色列环境保护部29日宣布启动一项“垃圾发电厂”计划,旨在有效、环保地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垃圾。 根据该计划,以政府将投入28亿新谢克尔(1美元约合3.61新谢克尔)的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垃圾发电厂,预计每个发电厂每天可处理1000至1500吨垃圾。 以色列环境保护部称,目前以色列每年产生大约520万吨城市垃圾,每年平均增长1.8%,但仅有22%的垃圾得到处理和循环利用,其余均以填埋的方式处理。 根据该计划,以环境保护部提议由市政企业和私营企业提交垃圾发电厂的建设计划,最终脱颖而出的6家公司每家将最多获得200万新谢克尔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用于相关建设工作。 去年9月,以色列宣布一项致力于处理城市垃圾的战略性长期计划,涉及政府投资40亿新谢克尔,旨在到2030年以色列的城市垃圾填埋率降低至26%。建设“垃圾发电厂”正是该战略性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