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逆袭加拿大坎杜,华龙一号80亿美元出口阿根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04
  • 在经历三任总统更迭和超过10年的努力之后,中核集团向阿根廷出口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终于落地。

    2月1日晚,中核集团发布消息,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国中原、中国中原阿根廷分公司正式签署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中核集团将通过工程总承包方式(EPC),以“交钥匙”模式为阿根廷建设一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站。

    阿根廷核电公司发布消息表示,项目总投资约80亿美元,将创造7000个工作机会,新增120万千瓦清洁装机。

    阿根廷核电公司总裁安图内斯与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通过视频会议完成签约 来源:中核集团官微

    这意味着继巴基斯坦之后,阿根廷即将成为第二个中国核电技术成功出口落地的国家。向阿根廷出口核电历经坎坷,阿根廷国内政权更迭和经济危机,为核电这种需要长期投资的项目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技术路线期间也出现变化,导致谈判经历多次反复。如今签署工程总包合同,华龙一号出口阿根廷迈出了最关键一步。

    中核在阿根廷耕耘由来已久,而且华龙一号并非阿根廷最初进口核电的首选。

    早在2010年9月,中核集团与阿根廷计划部、阿根廷原子能委员会、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关于核能领域合作意向协议,开启了与阿根廷的核能领域交流。

    阿根廷国内目前有三个在运核电机组,总装机176.3万千瓦,都是采用重水堆技术,因此重水堆也一度是阿根廷新建核电的首选技术路线。而中核集团曾引进加拿大坎杜的重水堆技术,在秦山三期建设了两台重水堆,具有相关机组的建设运营经验,同时,中核集团也在努力推进压水堆技术的出口。

    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阿根廷期间,在双方元首的见证下,国家能源局与阿根廷计划部、中核集团和中国工商银行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分别签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电项目重要合作文件。到2015年2月,华龙一号的出口开始纳入议程,前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访华期间,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国家能源局与阿根廷计划部签署压水堆合作协议,采用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技术。

    2015年11月,G20集团领导峰会期间,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在土耳其签署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和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中核集团将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合作建设第四、第五座核电站,首先建设重水堆,然后建设华龙一号压水堆。

    然而阿根廷政权更迭,导致此前的合同再次出现变数。2015年12月,克里斯蒂娜卸任,马里克上任,此前合同被搁置,要求重新商谈合同。

    谈判变化的背后,是阿根廷自2001年出现债务违约之后一直处在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难以从国际市场获得融资,中方能够给项目提供的融资支持是项目能够推进的重要条件。而马里克上任之后,与美国对冲基金达成债务偿还协议,其后重新发行主权债券。

    条件变化之后,中方与阿方重新进行了谈判,到2017年5月,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达成了第四座和第五座核电站的总合同(General Contract),根据当时的计划,双方将在2018年开工建设一台加拿大“Candu-6”型重水谁核电机组,2020年开工一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机组。

    据记者当时了解,相比2015年,此前两个机组是两个单独的合同,2017年被统一成了一个总合同,两个项目绑定到一起,依然是先建重水堆,后建压水堆。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金额约为125亿美元,中方将提供85%的融资支持,两个项目的融资利率有所不同。

    但这一计划也没有顺利推进。受债务危机和高通胀率的影响,阿根廷的经济一直处于困境,而建设核电站这种高投资、长周期的项目,对政府而言面临巨大压力。2018年初,阿根廷政府由于预算问题,取消了此前先建设重水堆的计划。

    这种背景之下,中方其他华龙一号项目的顺利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让华龙一号逐渐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成为新机组的优先选择。2018年下半年,阿根廷政府开始推进引入中国的核电技术。

    阿根廷核电公司前执行董事Lucas Castiglioni曾在2021年4月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球能出口核电的少数几个国家里,中国是最佳选择,因为中国同时能提供技术和融资支持。他表示,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福清5、6号机组在过去6年里开工并投运,中国同时有9台华龙一号机组在国内建设,还有两台出口巴基斯坦,这都显示出中国在建设和投运新机组方面的优秀表现。

    配套资金支持对项目落地也必不可少,Lucas Castiglioni表示,中方为项目提供总建设资金85%的贷款支持,其余15%由阿根廷财政出资,不仅如此,贷款将提供优惠利率,并有8年宽限期,这意味着阿根廷可以在电站投产发电之后再开始还款。

    双方尚未公布具体提供融资支持的中方金融机构,另据中核集团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两大政策性银行参加了2月1日的签约活动。

    到2021年6月,阿根廷核电公司提出核电发展行动计划,再次明确了阿根廷核电发展的路线图:首先建设华龙一号轻水堆技术,同时维持原有的重水堆发展计划,在远期新建重水堆,在接下来15年里让阿根廷核电装机翻倍。该行动计划发布之后,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的谈判得到快速推进。

    对于签约之后的计划,阿根廷核电公司总裁安图内斯(José Luis Antúnez)曾在2021年8月对阿根廷主流媒体《侧影报》(Perfil)表示,后续谈判将分为两阶段,一是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签订工程合同,其中包括引进核燃料制造技术在本地制造核燃料元件,二是阿根廷能源部牵头与中方完成融资条款的谈判。他表示,一旦完成这些工作,就可以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下半年工程可以开工,工期大约8年。

    阿根廷核电公司在昨日的消息中还指出,这一重要活动是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框架下,也正在阿根廷总统访问中国并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前夕举办。

    根据阿方计划,阿根廷现任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将在2月4日至6日访华并出席冬奥会开幕式。

    中核华龙一号出口阿根廷的多次波折,也再次说明核电技术出口,从来不是简单的生意,而是两国外交、政治、金融、核电技术多重因素下的结果。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12398.shtml
相关报告
  • 《阿根廷拟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11
    • 4月6日,阿根廷和中国能源部门相关领导举行了一场视频会议,进一步推动阿根廷第四座核电站的建设进程。 阿根廷能源国务秘书达里奥·马丁内斯(Darío Martínez)、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Sabino Vaca Narvaja)、中国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秦志军、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彦锋等中阿双方代表共同出席了会议。 双方回顾了中阿双边关系的当前状况,包括采用中国技术的阿根廷第四座核电站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双方还探讨了其他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会谈中双方还分析了阿根廷向中国核电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和设施的可能性,阿根廷在延长核电站使用寿命有着丰富的经验。 马丁内斯局长表示,第四座核电站项目完全获得了费尔南德斯总统的大力支持,并且已经纳入了中阿两国优先合作项目清单。 牛望道大使强调,阿根廷通过自身的发展,在核电领域拥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平台,拥有拉美区域唯一的技术科学基地。“落实我们的第四座核电站建设,不仅能够扩大我们的能源主权,同时还将我们置身于国家核电领域发展的历史最前沿。” 秦志军副司长强调了核能在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出于必须维持能源多样化结构的考虑,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尤为重要。 “阿图查(Atucha)3号”项目是一座采用中国技术“华龙一号”的核电站,这是一套拥有1200兆瓦级别的压水堆核电机组,项目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利马市的阿图查核电厂。 这座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将达到六十年,其设计要求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标准。项目融资将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的中国银行团体承担,贷款额约为80亿美元,将涵盖核电机组85%的费用。项目预计提供直接就业岗位7000余个。 此次会议公报还指出,通过这个项目,阿根廷将进一步在拉美区域巩固其在核材料领域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将打开一扇联合中国进行项目开发的大门,其中包括核电服务和产品的出口。
  • 《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将首次出口阿根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09
    • 5月6日(阿根廷当地时间为5月5日),中车唐山公司与阿根廷胡胡伊省通过云签约方式签订新能源轻轨列车项目合约,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将首次出口阿根廷。 据了解,该新能源轻轨列车采用六轴铰接形式,2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60km/h,两端均设有驾驶室,可双向驾驶,可两列重联运行,最大载客量72人。列车将首次采用锂电池驱动技术,充分利用胡胡伊省丰富的太阳能发电能力为车辆提供动力来源。此次签约的新能源轻轨列车将用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阿根廷胡胡伊省的乌纳瓦卡景区的观光旅游需求。 中车唐山公司总经理谭沐表示,中车唐山公司将组建精干团队,依靠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控制,为阿根廷民众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并将与胡胡伊团队就技术交流、人员培训、车辆维护等开展密切合作。 据介绍,2013年11月,中车唐山公司获得阿根廷公开招标的贝尔莱诺南线轨道车辆采购订单。2015年4月,中国首列出口阿根廷米轨内燃动车组,通过海运发往阿根廷;2015年11月,中车唐山公司27列出口阿根廷米轨内燃动车组全部完成交付。“中国造”列车技术先进、设施完善,得到了阿根廷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