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场:规划1.7GW新能源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9
  • 突尼斯能源部部长Naila Nouira周二表示,突尼斯政府正在规划1700MW可再生能源新项目,这些项目应于2023年至2025年间在实施。

    部长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开发绿色电力项目将需要约50亿突尼斯第纳尔(约合15.9亿美元/15亿欧元)的投资。

    这些新项目是在12月的最后一周提供给投资者的。

    Nouira解释称,突尼斯有三个可再生能源计划——针对100MW以上项目的特许权计划, 1MW-10MW项目的支持计划以及针对行业公司或公民自发电的计划。

    在扩大太阳能方面,突尼斯正在取得进展。该国拥有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第一个漂浮光伏电站,该电站于6月在首都突尼斯附近并网,预计年发电量为265MWh。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67422.html
相关报告
  • 《21.27GW!新疆阿勒泰新能源规划通过审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2023年5月4日,阿勒泰地区部署会议上安排,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打造自治区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源网荷储及微电网技术先行区和碳达峰行动示范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阿勒泰位于新疆最北部,是新疆少有的水、风、光资源富集区,水风光互补条件优越,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阿勒泰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突出特色、厚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为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能源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进清洁能源大开发新格局,围绕聚焦地区五大特色产业和口岸经济,地区研究制定出台《阿勒泰地区清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及中长期地区太阳能、风能、抽水蓄能等各类清洁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引导地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规划强化科技引领,引进高载能友好型负荷,进一步扩大源网荷储项目规模,探索绿色氢能开发技术应用,开展空气压缩储能、飞轮储能、储能式光热等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低碳产业园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与产业链发展,推进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多能互补、产业融合、智慧管理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创新发展高地,助力国家战略实施。 规划科学测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总量,确定清洁能源资源可开发总量为5.4984亿千瓦左右(其中:光资源约5.055亿千瓦、风资源约0.395亿千瓦、水电资源约0.0484亿千瓦),规划用地地块68块、总面积1.95万平方千米。 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芳表示:“本次规划中的风光等新能源新增装机约2127万千瓦,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风光电项目开发建设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损害,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民生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目前,规划已经地委审议通过,近日将印发施行。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唯一同时具备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资源的地区。截至2022年底,全地区发电总装机381.4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352.95万千瓦,其中:风电204.51万千瓦、光伏24万千瓦、水电124.45万千瓦,清洁能源占发电总装机的92.53%,已成为主力电源。   另外,阿勒泰地区风电、光伏上网电价指导价为0.262元/千瓦时,电力市场化交易绿电成本平均0.35~0.38元/千瓦时左右,电价优势明显。全年发电量外送比例接近60%,已成为典型的清洁能源外送基地并为后续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绿色动力,在“双碳”“双控”政策机遇期,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用能优势。 依托低电价优势,阿勒泰拟大力发展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电源测重点招商商业储能电站,利用戈壁、沙漠、荒漠建设与治沙、农业、畜牧业相结合的光伏发电项目,负荷侧重点招商能源装备制造、电解水制氢、硅基新材料、大数据算力中心建设项目。
  • 《分散式风电发展聚焦新市场、新技术、新模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7
    • 从2011年到2019年,从国家首次明确分散式风电的开发思路到颁布《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分散式风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突破的近十年发展历程。如今,国内已有陕西、安徽、河北、黑龙江、湖北等超10省市出台分散式风电规划,总容量超1000万千瓦,分散式风电也逐渐成为各地市撬动产业经济,探索风电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未来,市场化交易、绿色港口电力建设、综合能源服务将成为分散式风电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会。这是8月23日召开的“2019中国第二届分散式风电暨智慧.平价.友好型风电研讨会”上所透露出的信息。 新市场、新机遇 自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经过4年的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为新能源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能源电力市场交易的范围、规模和类型一直在扩大和加快,参与新能源电力交易的省份也由2015年的1个增加到2018年的13个,并且还在增加。”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王红野指出,“这意味着电力市场化交易不但增加了新能源企业的发电量,更是降低了装机大省弃风、弃光率,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和发展。” 一组数字显示:2019国网上半年省间清洁能源消纳19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新能源省间外送电量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 对此,领航智库副总裁、《能源》杂志副总编王秀强也持同样的态度。他认为,分散式风电的运营突破口在于电力市场化交易,因为有着明显的近负荷优势, “隔墙售电”合法化、110kv电压等级之内可就近销售电量等政策均给分散式风电的发展带来了系列利好。以蒙东地区为例,2018年新核准风电标杆电价0.45元/Kwh,若选择与一般工商业用户市场交易,交易电价为0.702元/千瓦时(目录电价下调10%),在3000小时利用小时数下,项目内部收益率将提高到10个点以上。 除了市场化交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认为基于“绿色港口建设”需求下的分散式风电发展不容小觑。 “随着我国港口吞吐规模不断增加,用能需求显著增强,岸电改造潜力巨大。考虑到港口及周边可用土地因素、风电终端港口电力消费占比,‘十三五’期间港口分散式风电可开发规模在3GW以上。”陶冶指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也在会议上指出,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是推动我国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我国中东南部十九省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0亿,目前仅开发11%,未来分散式风电还存在众多机遇,大有可为。 来自北京计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技术运营总监邢涛为与会者展示了一组数字:由于分散式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差异较大、接入方式多样,投资差异也较大。经测算,分散式风电按照110kV接入方案,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为7600~7800元;35kV接入方案单位千瓦动态投资为7300~10150元;而集中式风电项目单位千瓦动态投资水平处于6800~7800元,分散式风电项目投资水平高于集中式项目。 这意味着,分散式风电开发还需要更全面、专业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开发方降低前期投资风险,降低开发成本,从而提高后期收益率水平。 金风科技是业内风电数据持有最大的企业。金风科技风能研究院风资源技术总监王海斌指出,依托6000多台测风塔与3万多台机组数据,金风科技专门针对分散式风电痛点,形成了从测风到风电场设计降本方案,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控运维模式,并持续改善风机设备的环境友好度,助力分散式风电实现深度定制。 同样带来分散式风电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还有上海电气。“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风电指导电价也在降低,增加分散式项目自发自用的消纳比例,是实现项目未来稳定收益的最佳选择”,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常春阳说,“目前上海电气已形成从风资源评估到风电场设计,从数字化产品到主动运维服务,结合更可靠且性能更优异的风电机组,搭配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能够应对分散式风电市场各种各样的项目形式,实现项目降本增效的需求。” 针对风电运维成本高、影响效益的现存情况,宁波天扬工业新技术有限公司总工杨继新指出,要将风电运维从“事后维修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智能润滑对分散式风电实现“无人值守、少人运维”的目标意义重大。据杨继新总工介绍,其智能润滑产品已在某风场的两台机组齿轮箱上使用18个月,油品状况保持良好、可大幅度延长轴承与齿轮寿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自维斯塔斯销售第一台商业化风机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历程,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惠剑为与会专家分享了《四十不惑,维斯塔斯全球分散式风电成功经验与秘密武器》主题演讲。他认为,高可靠性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前提,基于此维斯塔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基于先进可靠的4MW平台技术新机型V155-3.3 MW,成熟的4 MW平台久经验证,在全球44个国家累计装机超过24GW,是值得信赖的平台机组,其优异表现将助力中国低风速区域和分散式风电发展。 来自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风能设计院的张伟副院长指出,明阳智能分散式风电场一体化评估系统是其在对分散式风电开发新模式的探索中,基于其自主研发的DMS(Deep Matrix Space)风电场数字化解决方案平台并集成了负荷/消纳评估模块的分散式风电场可行性快速评估系统,并可对风电场评估过程中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展示,相比传统评估方式可节省90%以上的工作量。 分散式风电仍需突破 从2018年元年至今,分散式风电虽然落地了一些项目,但仍有诸多问题和痛点制约着其发展,如何进一步明确接入定义、降低非技术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专业的勘测手段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凯辉看来,分散式风电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利用自身分布式优势获取典型的应用场景;其次要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考虑电网调峰和输送通道等约束确定全省整体的承载力,将各个配电网的承载力作为省内新能源布局优化的考量条件;最后,则是要重视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同时,多名与会嘉宾认为,未来的分散式风电可以探索多种运营模式相结合,并根据用户需求延伸,以微电网、多能互补形式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发展。 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当天议程。“2019中国第二届分散式风电暨智慧.平价.友好型风电研讨会”由北极星电力网、上海电力大学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深圳市清洁能源研究院、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普优斯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天扬工业新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