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7GW!新疆阿勒泰新能源规划通过审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13
  • 2023年5月4日,阿勒泰地区部署会议上安排,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打造自治区级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源网荷储及微电网技术先行区和碳达峰行动示范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阿勒泰位于新疆最北部,是新疆少有的水、风、光资源富集区,水风光互补条件优越,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阿勒泰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突出特色、厚植优势,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为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能源发展战略,强化举措推进清洁能源大开发新格局,围绕聚焦地区五大特色产业和口岸经济,地区研究制定出台《阿勒泰地区清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及中长期地区太阳能、风能、抽水蓄能等各类清洁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是引导地区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规划强化科技引领,引进高载能友好型负荷,进一步扩大源网荷储项目规模,探索绿色氢能开发技术应用,开展空气压缩储能、飞轮储能、储能式光热等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低碳产业园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与产业链发展,推进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多能互补、产业融合、智慧管理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创新发展高地,助力国家战略实施。

    规划科学测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总量,确定清洁能源资源可开发总量为5.4984亿千瓦左右(其中:光资源约5.055亿千瓦、风资源约0.395亿千瓦、水电资源约0.0484亿千瓦),规划用地地块68块、总面积1.95万平方千米。

    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芳表示:“本次规划中的风光等新能源新增装机约2127万千瓦,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政策,风光电项目开发建设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损害,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民生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目前,规划已经地委审议通过,近日将印发施行。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唯一同时具备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资源的地区。截至2022年底,全地区发电总装机381.4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352.95万千瓦,其中:风电204.51万千瓦、光伏24万千瓦、水电124.45万千瓦,清洁能源占发电总装机的92.53%,已成为主力电源。

     

    另外,阿勒泰地区风电、光伏上网电价指导价为0.262元/千瓦时,电力市场化交易绿电成本平均0.35~0.38元/千瓦时左右,电价优势明显。全年发电量外送比例接近60%,已成为典型的清洁能源外送基地并为后续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绿色动力,在“双碳”“双控”政策机遇期,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用能优势。

    依托低电价优势,阿勒泰拟大力发展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电源测重点招商商业储能电站,利用戈壁、沙漠、荒漠建设与治沙、农业、畜牧业相结合的光伏发电项目,负荷侧重点招商能源装备制造、电解水制氢、硅基新材料、大数据算力中心建设项目。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23466.shtml
相关报告
  • 《新市场:规划1.7GW新能源项目!》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09
    • 突尼斯能源部部长Naila Nouira周二表示,突尼斯政府正在规划1700MW可再生能源新项目,这些项目应于2023年至2025年间在实施。 部长在电视讲话中表示,开发绿色电力项目将需要约50亿突尼斯第纳尔(约合15.9亿美元/15亿欧元)的投资。 这些新项目是在12月的最后一周提供给投资者的。 Nouira解释称,突尼斯有三个可再生能源计划——针对100MW以上项目的特许权计划, 1MW-10MW项目的支持计划以及针对行业公司或公民自发电的计划。 在扩大太阳能方面,突尼斯正在取得进展。该国拥有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第一个漂浮光伏电站,该电站于6月在首都突尼斯附近并网,预计年发电量为265MWh。
  • 《推动新疆电网规划与新能源发展相适应》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9-10
    •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处理好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关系,着力推进能源绿色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风光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通过氢能产业、绿色算力、绿电替代、低碳园区、优势资源转换5个重点工作方向推动新能源发展。为落实好新能源发展各项举措,保证电网规划能够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相适应,需要针对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电网建设与新能源规模化发展速度不匹配 新能源的波动性对电力电量平衡具有较大影响。新疆加快发展硅基、煤化工等集群产业,该类负荷均为不可中断供电性负荷,对电力可靠性要求较高,风、光等新能源出力容易受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于电网规划专业而言,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好电力电量的平衡问题,在规模化新能源电网规划阶段,难以通过新能源出力的置信区间进行电力供应平衡的精准预测。 电网规划建设速度无法适应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新疆已明确充分发挥新能源资源优势,通过推动绿色算力、重点用能单位绿电替代等方式推动绿色发展,以新能源等优势资源换产业,加速壮大新质生产力。目前国家及新疆已累计发布十余批次新能源项目清单,新疆拟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8亿千瓦。为提升新能源外送消纳能力和资源疆内配置水平,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哈密至重庆等外送通道以及疆内输变电工程建设,但电网接入能力与巨大的新能源开发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亟待通过源网荷储协同管控,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 新能源规模化并网对电网造成较大冲击。风、光等新能源项目均需通过大量电力电子元器件并网,规模化新能源通过该类器件并网运行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谐波,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到新能源对系统短路电流的影响,我们前期开展了相关短路电流专题分析工作,新能源每增加100万千瓦,变电站220千伏侧短路电流增加约2000安。在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模式下,部分变电站将会出现短路电流接近设备遮断容量甚至超标情况。 配套工程与新能源项目本体时序难以匹配。新能源项目一般位于较为偏僻的沙漠、戈壁等荒地区域,该类区域气候环境较为恶劣,电力设施前期未覆盖,需要通过新建配套线路实现并网。因新能源项目的配套工程前期并未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配套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受限于矿产资源、环保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输电廊道难以确定。 强化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升电网利用水平 新能源规模化发展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途径,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高比例新能源支撑平台建设,核心问题始终聚焦于电力保供和绿色转型。在电网规划阶段须结合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和用户需求等,在统筹考虑电网保供和能源转型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源网荷储友好互动、协同发展,提升电网平台资源分配、利用水平。 强化特性分析,精准平衡预测。一是强化新能源特性研究,在电网规划环节统筹考虑后续新能源接入消纳问题。结合各区域已投运新能源项目运行情况,分析新能源项目出力同时率等特性,从电源出力特性方面提升电力电量平衡水平。二是强化电源接入与电网规划的结合性。开展可开放裕度分析,根据已运行新能源项目与负荷消纳情况开展可接入能力分析,将新能源接入与电网规划紧密结合,从电网可靠性指标与经济性指标统筹考虑电网安全和发展,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全面评价,对规模化新能源接入后对电网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三是新疆区域有较好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全域具备开发风电和光伏基地的条件。丰富的一次能源储备,为建设大型风光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电网规划时需统筹考虑各类资源开发情况,以及新增负荷和规模化电源项目接入情况,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盘活调节能力,提升新能源接入需求。一是算好“经济账”,开展新能源项目接入需求以及接入后潜在的重过载断面分析。部分断面或许受制于负荷变化情况仅在短时间内重过载,该类断面可以通过储能等调节手段解决,进而压缩由于网架补强等措施提升断面能力的时间,减轻电网投资压力。二是做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管理。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相关通知,按照“谁服务、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充分调动灵活资源参与系统调节能力。后期需要探索“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源网荷储”新业态、新模式协同发展研究,探索用户价值深度挖掘等方面业务布局,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服务产业发展。 源网协同,提升电能质量水平。一是强化源端管理。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已颁布了新的电能质量管理相关办法,在项目接入系统评审阶段按照新要求、新标准督促项目业主按照“谁干扰、谁治理”的原则做好电能质量管理。二是加强调峰资源管理。风、光等新能源出力不可控且难以精准预测,对电网调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架规划时需结合各区域负荷与电源出力特性,分区研究各区域电力不同时段的盈亏能力。三是国家和新疆已出台通过氢能等手段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的政策,后期要加强贯彻落实新疆“十大机制”“五大路径”等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积极引入氢能、储能等可调节资源,提升电网整体运行水平。 加快推进电网项目建设,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一是促请政府高位推动,建立省间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利用新疆煤炭、风、光资源禀赋,依靠能源足、电量大的优势发挥市场竞争力,以东部用电大省为目标,扩展新能源外送市场。二是加快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发挥区域电力空间互补优势。提前研究布局外送廊道资源,加快推进外送通道研究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已开工建设项目进程,力争项目早日投产助力清洁电力外送。三是加快疆内电网项目建设,夯实电网运行结构。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各区域风光基地消纳及协调运行。 电网企业需要从电网规划等前端业务入手,与新能源项目业主携手做好新能源接入系统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后续并网等全过程服务,以确保新能源产业发挥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