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7.15亿元!鄂尔多斯首个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即将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3
  • 近日,位于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的鄂尔多斯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工程石墨化工段正式投入试生产。

    该项目总投资27.15亿元,总占地面积823.66亩,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项目一期主要建设两条石墨化工段,预计2025年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年产1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

    据了解,该项目是鄂尔多斯市首个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8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34亿元,年上缴税费达4.3亿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3512.html
相关报告
  • 《青海海东首条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5
    • 3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海东市获悉,该市首条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线——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企业目前已跟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将产业链延伸至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应用,打造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材料行业全产业链。 在位于河湟谷地的海东市乐都区的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加工车间,记者看到磨粉、包覆、筛分、除磁、石墨化、碳化等工序有序运行。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二期投资8.8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生产线以及3万吨负极材料配套生产线。 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的一种,与镍镉、镍氢、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且无重金属污染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领域。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和电池外壳等部分组成。 该生产线加工生产的负极材料作用是储存和释放能量,主要影响锂电池的循环性能等指标。当前,受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叠加拉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实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储能市场,都处于高增长的阶段,且需求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青海天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伟说,企业二期项目将于4月开工建设,年底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400人就业,保证村民的经济收入,预计在2023年产值突破10亿元。 近年来,海东市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遇,积极布局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加快动工一批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持续促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线的投产为海东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又一次迈出了一大步。我们将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切实解决企业在建设、投运、市场拓展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项目建设提供各项要素保障。”乐都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 《总投资20.97亿元,杉杉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6月份投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1
    • 3月19日,在位于古田县大甲工业园区的杉杉科技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项目建设现场,三栋厂房框架已经完成,行政办公楼已封顶。整个项目有望在近期完成厂房验收,6月份部分生产线将投入试生产。 杉杉科技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总投资20.9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460亩,主要进行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项目分两期建设,2018年上半年完成一期生产线建设,2019年二期全部建成后,将达到年产动力电池负极材料5万吨、产值30亿元的规模,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