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性能铝合金导线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6-19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17日从
    昆明理工大学
    获悉,该校近期与国内多家机构合作,利用连铸连轧细化合金晶粒、过时效充分析出固溶锆原子和冷拔形变强化,成功将耐热
    铝合金导线
    强度提高到195±2兆帕,导电率依然保持61.1%,实现了高强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的新突破。
    提高导线导电率、强度和耐热性,是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输电容量,满足
    特高压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最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材料的导电率与强度、耐热性能存在制约关系,现有耐热铝合金导线导电率一直局限于60%左右,4毫米直径导线强度通常在160兆帕左右。
    日前,昆明理工大学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轻金属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黎振华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文龙、马朝利团队合作,在前期系统研究不同工艺对铝-锆合金导线微观组织与强度、导电率和耐热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一种工业生产条件下有效提高耐热铝合金导线导电率和强度的新方法。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发团队系统研究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加工过程对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创造性地通过连铸连轧细晶强化、过时效充分析出固溶锆原子显著提高合金导电率和冷拔形变强化协同,制备出强度高达195±2兆帕、导电率61.1%、280°C保温1小时后强度保持率94%的铝合金导线,实现了高强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的新突破。
    中国材料科学和冶金工程领域优秀期刊《材料研究通讯》发表了相关成果。这一新研究成果的取得,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强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开发与应用,对推动中国绿色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天目山实验室、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也参与了新材料的相关研发工作。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40618/654919.shtml
相关报告
  • 《国产耐高温/高强/高韧铝合金3D打印新材料,陕西兴华业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1-12-06
    • 铝合金由于重量轻、强度大和耐化学性好等特性,一直在増材制造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行业领域的不断深度发展,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多种行业应用对材料性能的需求也迅速提高。在多种应用需求下,同时拥有耐高温、高强度、高韧性的铝合金材料已经为市场迫切所需。 " 2021年12月,南极熊获悉,陕西兴华业三维科技通过对市场深度分析,通过3年潜心努力,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高温、高强、高韧3D打印铝合金材料AK09系列。并与3D打印设备厂商北京易加三维深度合作,经过多次产品迭代,共同研发出针对该新型材料的专用金属3D打印机,打印件的性能指标如下: 室温性能达到抗拉强度:500MPa,屈服强度:420MPa,延伸率:17%。 250℃高温性能达到抗拉强度:290MPa,屈服强度:280MPa,延伸率:18%。 350℃高温性能达到抗拉强度:200MPa,屈服强度:200MPa,延伸率:11%。 " 兴华业公司前期通过研发试制,材料性能稳定,目前已开始小批量生产交付。 南极熊注意到,易加三维作为国内金属3D打印机厂商,产品不断完善和升级,特别是其以EP-M650为代表的大尺寸多激光多振镜金属3D打印机,屡屡中标千万元级别的大订单。从预研到批产,金属3D打印正在走向直接制造。
  • 《全降解骨修复用高性能镁合金技术取得突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6-29
    • 由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863计划课题“新型可控降解骨修复用镁合金材料研发(2015AA033603)”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降解骨修复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实现了体内“均匀可控降解”,并实现了规模化的高质量稳定制备生产,开始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实现医用镁合金材料供货。   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骨植入器械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韧性和体内可降解性,被誉为“革命性的金属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骨折内固定骨钉、骨板、骨组织工程支架等骨内植物材料,具有促进成骨,同时骨愈合后可自行降解消失,但是镁合金材料能否实现均匀可控降解是其能否广泛临床应用的关键。 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控降解镁合金骨钉和骨板系统 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控降解镁合金骨钉体内降解过程   该课题突破了高强韧可控降解镁合金材料设计、工业规模的均质洁净化熔铸、高性能镁合金型材挤压加工、镁合金骨折内固定骨钉、骨板设计及精密加工、高粘结力的可降解钙磷涂层等核心技术,攻克了镁合金体内均匀降解的难题,解决了镁合金骨内植物体内产气的临床实际问题,获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降解镁合金材料及其骨折内固定骨钉、骨板的批量化制备技术并实现了量产。目前骨钉已经完成临床前的动物实验,正在报批临床试验。   可控降解骨修复用镁合金材料及其植入器械是我国未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较大的临床需求。该研究成果为我国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降解镁合金骨内植物器械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