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创纪录的温水,指出造成冰川融化的原因》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2-14
  • 一组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洲冰川下的一个关键点观测到暖水的存在,这一令人震惊的发现指出了冰架逐渐融化的原因,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担忧。如果这些水域导致南极洲冰川融化,世界上有更多人居住的地区就会感受到海平面的变化。记录到的暖水——高于冰点2度多——在斯威茨冰川下流动,斯威茨冰川是南极西部冰盖的一部分。这一发现是在冰川的搁浅带上发现的,那里的冰从完全位于基岩上过渡到作为冰架漂浮在海洋上,这是决定冰川整体后退速度的关键。它将消耗大量的水,其水量约为大不列颠或佛罗里达州的面积,目前约占全球海平面上升的4%。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斯威茨冰川是世界上最脆弱、最重要的冰川——它的崩塌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1米,可能压倒现有人口密集地区。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观察到了冰川的衰退,但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此前尚未确定。

    科学家们的测量工作是在1月初完成的,此前研究小组创建了一个600米深、35厘米宽的通道,并部署了一个海洋感应装置来测量冰川表面以下移动的水域。这个装置可以测量水的湍流以及其他特性,如温度。湍流的结果是来自冰川的新鲜融水和来自海水的咸水混合。

    纽约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教授Holland指出:“我们的研究小组刚刚在已知冰川正在融化的斯威茨接地带的一段区域记录到了这样的温水,这表明它可能正在经历一次不可阻挡的退缩,这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标志着斯威茨冰川第一次通过钻孔进入海洋活动,并部署了测量海洋湍流和混合的科学仪器。这个洞在1月8日和9日被打开,冰川下面的水在1月10日和11日被测量。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nyuad.nyu.edu/en/news/latest-news/science-and-technology/2020/january/warm-water-in-antarctica.html
相关报告
  • 《科学家发现连接海洋和南极冰川的新深海海底通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9-23
    • 9月9日发表在《The Cryosphere》(冰冻圈)杂志上的两篇研究论文揭示:在南极西部的Thwaites冰川下新发现的深海海底通道可能是温暖的海水融化冰面的路线,首次对暖水可以到达冰川底面,导致其融化并促进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途径有了清晰的认识。 英国和美国国际Thwaites冰川合作组织(ITGC)的研究人员于2019年1月至3月期间从冰川以及毗邻的Dotson和Crosson冰架收集了相关数据。其中一个团队利用英国南极调查Twin Otter飞行器收集了在冰川和冰架上空飞行的数据。另一个团队则利用美国南极计划破冰船RV Nathaniel B Palmer绘制冰面海底图。 Thwaites冰川的面积为192,000平方公里(74,000平方英里),相当于英国或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面积,并且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和海洋变化的影响。在过去30年中,Thwaites及其附近冰川的冰流失总量增加了5倍以上。从Thwaites排入Amundsen海的冰已经占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大约百分之四。冰川的流失塌陷可能导致海平面大约65厘米(25英寸)的显着增加,科学家们希望找出这种情况发生的速度。 英国南极洲航空(BAS)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Tom Jordan博士是领导此次航空探测的首席科学家。他表示:能够绘制隐藏在冰架下面的通道和空腔系统(cavity system)真的很了不起,它们比预期的还要深,有些深度超过800米。它们构成了海洋与冰川之间的关键纽带。海下通道以及相邻的空腔系统很可能是温暖的海水通过冰架下面到达冰层与底面相接冰分界的路线。 在2019年初,异常的海冰破裂使RV Nathaniel B Palmer团队能够对冰川冰面的2000平方公里的海底进行调查。调查区域在从Thwaites冰川延伸的浮动冰架的下面,该区域于2002年断裂被隐藏,在随后的大多数年中由于厚厚的海冰覆盖,让研究队无法进入。研究小组的发现表明,海底通常比以前想象的要深,并且有更多的通道通向冰架下方的冰分界线。 研究发现崎岖的海底在形状和岩石类型方面都是当今Thwaites冰川下的海床的一个很好的模拟对象。通过研究海底地形的退缩模式,能够帮助数值建模人员和冰川学家预测未来的退缩趋势。新的沿海海底图和空腔图共同跟踪了超过100公里的深海通道,到达了冰川位于河床的位置。 (李亚清 编译)
  • 《英美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导致南极冰盖融化的证据》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0-10
    • 2019年8月12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题为《南极西部冰川损失受内部气候变率和人为强迫的影响》(West Antarctic Ice Loss Influencedby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的文章,指出英美研究团队发现了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对南极冰层的大量融化负有责任。该研究提供了证明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与南极西部冰盖融化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的首个证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南极洲冰川损失大幅增加,并且还在继续。科学家已经知道该损失是由海洋驱动的融化造成的,并且该地区风的变化导致了关键冰川附近相对温暖和凉爽的海洋环境之间的转变。但迄今尚不清楚风的变化如何导致冰川损失。因此,英国南极调查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卫星观测和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分析1920年以来西南极洲附近海洋的风受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了风的长期变化,从而使温暖的海洋环境逐渐变得更加普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陆风从20世纪20年代的平均东风转变到现今的平均纬向风。剧烈的内部气候变化(与热带太平洋有关)与这种强迫趋势叠加在一起。气候模式预测显示,到2100年,未来强的温室气体强迫会产生持续的平均西风,这表明海洋温度异常将进一步增强。而在温室气体浓度稳定的情况下,未来风的变化将很小。 摘自: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17期,刘燕飞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