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立项项目统计》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6-2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牵头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及重点专项设置,编制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各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科技部网站上进行立项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各平台上已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8个,项目总数达4441个。其中,2016年启动38个专项,2017年新增启动6个专项,2018年新增启动18个专项。2016~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总数逐年上升,2018年全年立项项目数1433个。2019年立项项目仍在持续发布中,截止6月24日,共公示31个专项,537个项目。

    因公示平台不一致,仅统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部分专业机构已公开公示的数据。本文按照立项年份进行统计,项目数量相对启动年份(项目指南发布即为启动)稍有滞后。

    分析各项目牵头单位所在省市发现,位于北京市的项目牵头单位立项项目数量最多,达1679个,其次是上海市与江苏省。广东省、湖北省分别位列第四、第五。这表明,北京市研发力量相对更强。立项项目数量少于10个的内地省份有贵州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这几个地区研发力量较为薄弱,未来国家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技术、人才等相关政策倾斜。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项目统计——高校篇》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7-08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牵头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及重点专项设置,编制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各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科技部网站上进行立项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各平台上已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8个,项目总数达4441个。 根据机构性质不同,可将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主要划分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从下图可以看出,高校、科研院所是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高校承担项目1829个,占比41%;科研院所承担项目1330个,占比30%;企业承担项目1055个,占比24%。 目前,各平台上已公示的高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5个,项目1829个。2016年以来,高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稳步增长,2018年达613个,相比2016年新增143个。2019年立项项目仍在持续发布中,高校现已发布的牵头承担项目有250个。 分析发现,共有221所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承担的项目数位列前三。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50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下为承担项目数量超过10个的高校列表。 从重点专项角度看,高校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30个的重点专项有24个,“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专项立项的项目数量最多,有115个,其次是“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等。 因公示平台不一致,仅统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部分专业机构已公开公示的数据。本文按照立项年份进行统计,项目数量相对启动年份(项目指南发布即为启动)稍有滞后。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立项项目统计-科研院所篇》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7-1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牵头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及重点专项设置,编制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各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科技部网站上进行立项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各平台上已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8个,项目总数达4442个。 目前,各平台上已公示的科研院所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7个,项目1330个。2016年以来,科研院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有所减少,2018年共计377个,相比2016年减少25个。2019年立项项目仍在持续发布中,科研院所现已发布的牵头承担项目有151个。 分析发现,共有198家科研院所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最多,共有582个。其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为牵头承担项目数超过10个的科研院所列表。 从重点专项角度看,科研院所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30个的重点专项有14个,“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立项的项目数量最多,有111个,其次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纳米科技专项”等。 因公示平台不一致,仅统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部分专业机构已公开公示的数据。本文按照立项年份进行统计,项目数量相对启动年份(项目指南发布即为启动)稍有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