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立项项目统计-科研院所篇》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7-1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牵头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及重点专项设置,编制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各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科技部网站上进行立项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各平台上已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8个,项目总数达4442个。

    目前,各平台上已公示的科研院所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7个,项目1330个。2016年以来,科研院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有所减少,2018年共计377个,相比2016年减少25个。2019年立项项目仍在持续发布中,科研院所现已发布的牵头承担项目有151个。

    分析发现,共有198家科研院所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最多,共有582个。其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为牵头承担项目数超过10个的科研院所列表。

    从重点专项角度看,科研院所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30个的重点专项有14个,“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立项的项目数量最多,有111个,其次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纳米科技专项”等。

    因公示平台不一致,仅统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部分专业机构已公开公示的数据。本文按照立项年份进行统计,项目数量相对启动年份(项目指南发布即为启动)稍有滞后。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项目统计——高校篇》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7-08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牵头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及重点专项设置,编制发布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各机构进行项目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后,在科技部网站上进行立项公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各平台上已公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8个,项目总数达4441个。 根据机构性质不同,可将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主要划分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从下图可以看出,高校、科研院所是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高校承担项目1829个,占比41%;科研院所承担项目1330个,占比30%;企业承担项目1055个,占比24%。 目前,各平台上已公示的高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数65个,项目1829个。2016年以来,高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稳步增长,2018年达613个,相比2016年新增143个。2019年立项项目仍在持续发布中,高校现已发布的牵头承担项目有250个。 分析发现,共有221所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承担的项目数位列前三。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50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下为承担项目数量超过10个的高校列表。 从重点专项角度看,高校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超过30个的重点专项有24个,“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专项立项的项目数量最多,有115个,其次是“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等。 因公示平台不一致,仅统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及部分专业机构已公开公示的数据。本文按照立项年份进行统计,项目数量相对启动年份(项目指南发布即为启动)稍有滞后。
  • 《近三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统计分析·科研院所篇》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11-0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实施的最新科技计划,由原来科技部管理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该计划主要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2016年~2018年近三年期间(截止2018年8月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示了114个重点专项,共发布了2997个项目,项目总金额高达650.7亿元。科研院所承担的项目总金额为2314760.45万元,占比36%。 从项目金额角度,重点专项承担单位排名前10的科研院所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及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这10个科研院所所承担的项目金额占全部科研院所承担项目总额的19.3%。 从项目数量角度,重点专项承担单位排名前10的科研院所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重点分析项目金额排名前10的科研院所承担的项目所属专项发现,项目数量超过10个的专项有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七大农作物育种、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其中,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内的项目数最多,为30个,承担单位只有一个,即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院所承担的项目所属专项比较集中,同一专项内项目承担单位并不多。 科研院所中,中国科学院承担的项目总金额为873677万元,占所有项目总和的14%。中国科学院共有91个研究所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其中有31个研究所的承担总额超过1亿元。承担项目数量最多、承担项目总金额最大的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该研究所承担的项目所属专项包括全球变化及应对、地球观测与导航、高性能计算、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以及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