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打造“中国第二代半导体芯片之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12
  • ,中科晶电忻州半导体产业基地砷化镓项目正式开业运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忻州市委书记李俊明到会祝贺并致辞。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中科晶电集团联合创始人陈宏,中科晶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杰,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秉杰,项目的长期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来自半导体芯片产业各环节企业的众多嘉宾同庆共贺项目正式运营。 李俊明代表忻州市委市政府欢迎各位企业家的到来,感谢大家长期对忻州的关心,向中科晶电忻州砷化镓衬底材料产业化项目正式开业运营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转型是第一任务。在忻州构建新型产业发展体系、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重要时期,中科晶电忻州砷化镓项目正式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忻州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人居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投资环境,齐备的资源禀赋具备打造从铝矾土开始到氧化铝、高纯铝、砷化镓、半导体及芯片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对于发展以砷化镓衬底材料为基础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打造芯片之都,具有独特优势。忻州正在着力打造一产的“中国杂粮之都”和二产的“中国法兰锻造之都”,来忻的半导体产业各环节的企业界嘉宾将发展芯片产业的所有要素集聚到忻州,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造“中国第二代半导体芯片之都”的信心,让我们一起从“芯”起点,走向“芯”跨越,迎来“芯”时代,共同揭开忻州半导体产业新篇章,实现忻州转型发展新跨越。 据悉,忻州中科晶电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是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大环境下,在山西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抓住忻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便利的资源成本和较低的劳动用工成本优势,在省市各级政府的持续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设立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砷化镓晶体及晶片制造加工项目。投资2.5亿元的项目是以研发、生产、销售砷化镓衬底材料为主,配套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建设有2英寸、3英寸、4英寸、6英寸砷化镓衬底材料大规模生产线,规划年产砷化镓单晶片折合4英寸200万片。企业着力推动砷化镓衬底材料产业化项目成为忻州科技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新亮点,努力为产业升级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关报告
  • 《聚力成半导体50亿元项目正式开工 研发生产全球半导体领域前沿的氮化镓外延片和芯片》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11-16
    • 近日,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在大足高新区举行,该项目以研发、生产全球半导体领域前沿的氮化镓外延片、芯片为主。这项拟投资50亿元的高科技芯片项目,有望突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在关键材料和制作技术方面的瓶颈,形成自主制造能力。 聚力成半导体项目占地500亩,拟投资50亿元,将在大足打造集氮化镓外延片制造、晶元制造、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产品应用设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岗位2500个。此外,该企业还在大足建设中国区总部、科研及高管配套项目等。 据业内人士介绍,第一代半导体材料以硅和锗为代表,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近年来,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成为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因具备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热导率大、电子饱和漂移速率高、抗辐射能力强等优越性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已成为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在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全球拥有氮化镓全产业链的仅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少数几家企业。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研发方面起步并不算晚,但因为在关键材料和关键制作技术方面没有取得较好的突破,国内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制造能力。 聚力成公司在大足建设的基地,是其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生产、研发基地,将有望打破上述局面。该项目建成后,可为高铁、新能源汽车、5G通讯、雷达、机器人等行业的电力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的核心部件提供大量的氮化镓高功率半导体和高射频半导部件。 该项目前期由市台办搭桥引荐,得到了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台商协会等部门的大力助推,经双方多轮磋商及长达数月的调研、专家论证,企业引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作为资方,于今年9月与大足区成功签约。目前,该项目运营公司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核心成员已陆续入驻。 自签约以来,大足区与企业双方精诚合作,仅用65天就实现开工。聚力成半导体基地的建设,将对大足乃至重庆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布局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据介绍。该公司研发的外延片是以氮化镓为原材料的第三代外延片,是全球半导体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与芯片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属于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技术器件。以氮化镓为材料的半导体器件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铁、5G通讯等领域,能让大家的生活更加智能化、更加便捷。在大足高新区建设的基地,是聚力成在大陆的首个基地,力争5年内实现产值40亿。
  • 《中国将投放9.5万亿研制芯片,全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24
    • 彭博社报道说,中国准备制定一套全方位的新政策,2025年前将投放9.5万亿人民币(1.4万亿美元)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限制。这项任务的优先程度,“如同制造原子弹一样”。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国高层领导人将于10月开会,制定下一个五年的经济策略,全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供科研、教育和融资等方面的支持,相关措施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代半导体是由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等材料制造的芯片组,相较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更高效能与更高功率等优势,被广泛用于5G通讯、军用雷达和电动车。 彭博社报道说:中国每年进口的集成电路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的半导体开发商依赖美国制造的芯片设计工具和专利、以及来自美国盟友的关键制造技术。不过,随着美中关系恶化,中国企业愈来愈难从海外获得组件和芯片制造技术。 华为9月15日起无法获得台积电等公司的芯片,因此增强了中国打造自主替代产品的急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