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投放9.5万亿研制芯片,全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9-24
  • 彭博社报道说,中国准备制定一套全方位的新政策,2025年前将投放9.5万亿人民币(1.4万亿美元)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限制。这项任务的优先程度,“如同制造原子弹一样”。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中国高层领导人将于10月开会,制定下一个五年的经济策略,全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提供科研、教育和融资等方面的支持,相关措施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三代半导体是由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等材料制造的芯片组,相较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具有更高效能与更高功率等优势,被广泛用于5G通讯、军用雷达和电动车。

    彭博社报道说:中国每年进口的集成电路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的半导体开发商依赖美国制造的芯片设计工具和专利、以及来自美国盟友的关键制造技术。不过,随着美中关系恶化,中国企业愈来愈难从海外获得组件和芯片制造技术。

    华为9月15日起无法获得台积电等公司的芯片,因此增强了中国打造自主替代产品的急迫性。

相关报告
  • 《第三代芯片彻底火了!45家公司实证涉足三代半导体》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9-22
    • 延续9月4日以来的火热行情,9月17日,A股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持续强劲,双良节能、易事特涨停,多只概念股个股涨超7%。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发现,截至9月17日,已通过深交所互动易或公告形式披露公司确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业务,或已积累相关技术专利等的A股公司共有45家,其中23家上市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有实际业务,或已出货相关产品,但多数为小批量出货,销售收入占上市公司比例较小。 三代半导体概念持续火热 近段时间以来,以碳化硅、氮化镓、金刚石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概念股异军突起,成为低迷震荡行情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9月4日,大盘低迷之际,乾照光电、聚灿光电等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大涨,直接冲上20%涨停板。 10天后的9月14日,A股第三代半导体概念依然强势,指数大涨8.1%,聚灿光电、杨杰科技、乾照光电、楚江新材4股涨停。昨日,第三代半导体板块持续强劲,板块指数开盘上涨近3%,露笑科技涨停、乾照光电一度大涨9%。 9月17日,尽管板块方面略有降温,但三代半导体指数依然显著强于大盘,上涨2.58%,个股也依然强劲,截至收盘,双良节能、易事特涨停,晶盛机电、乾照光电、台基股份涨超7%。 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此波行情,缘起于9月4日一则有关三代半导体的消息:中国正在规划将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之中,计划在2021到2025年的五年之内,举全国之力,在教育、科研、开发、融资、应用等等各个方面对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提供广泛支持,以期实现产业独立自主。 截至9月17日下午5时,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深交所互动易搜索看到,与第三代半导体相关的提问或回复已有663条。 45家公司实证涉足三代半导体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梳理发现,截至9月17日,通过深交所互动易或公告形式披露公司确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业务,或已积累相关技术专利等的A股公司共有45家。 它们分别为: 晶盛机电、民德电子、豫金刚石、康强电子、北方华创、和而泰、海能实业、楚江新材、赛微电子、华天科技、洲明科技、岱勒新材、江丰电子、南大光电、柘中股份、捷捷微电、锌业股份、海特高新、华灿光电、兆驰股份、天箭科技、派瑞股份、必创科技、富满电子、光莆股份、安泰科技、奥海科技、欧陆通、大族激光、蓝海华腾、新莱应材料、振华科技、易事特、三安光电、国星光电、英唐智控、露笑科技、扬杰科技、台基股份、双良节能、智光电气、华润微、华微电子、闻泰科技、亚光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仅有23家上市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有实际业务,或已出货相关产品,且多数为小批量出货,销售收入占上市公司比例较小。其余二十余家涉足第三代半导体公司,普遍为技术导入、项目建设期等。 具体来看,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销售收入较高者为华灿光电,其氮化镓材料用于生产蓝光机率光LED芯片、紫光Led芯片,2019年、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氮化镓LED产品营收分别15.5亿元、2.54亿元。 光莆股份表示,公司“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领域,历时十余年,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LED芯片产业化。 另外,亚光科技表示,其子公司亚光电子的氮化镓、砷化镓等材料芯片90%以上为自主设计及封测,目前已批量生产的芯片有400多款。 闻泰科技也透露,公司2019年推出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 (GaN FET),目标市场包括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电信设备、工业自动化和高端电源,特别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中,氮化镓技术是其使用的牵引逆变器的首选技术。 多数处于小批量供货或研发阶段 楚江新材则表示,子公司顶立科技SiC单晶中的高纯碳粉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南大光电也表示,其高纯三甲基镓产品可用于生产氮化镓,已有少量相关销售;赛微电子亦表示,其氮化镓器件已在功率领域应用,但具体出货量取决于客户订单需求及供应链的供应能力。 类似公司不在少数,捷捷微电表示,公司目前有少量碳化硅器件的封测,该系列产品仍在持续研究推进过程中,尚未进入量产阶段(需要时间)。 连续3个交易日涨超40%后,扬杰科技9月14晚也公告,目前公司主营产品仍以硅基功率半导体产品为主,第三代半导体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较小。今年1-6月,公司碳化硅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9.28万元(未经审计),占公司营收0.02%。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第三代半导体明星股露笑科技,其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也仍处于初始阶段,公司9月15日刚与合肥市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方拟合作投建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 部分公司则在互动易平台提示,行业当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后续规模化应用尚需时间。 岱勒新材9月11日在互动易表示,公司产品能应用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切割,但目前国内该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有规模化应用,后续如有规模化应用公司将根据相关法规适时履行信披。 赛微电子表示,公司在2017-2018年筹划布局GaN外延材料及器件设计(相关子公司2018年设立),当时是对第三代半导体的一项前瞻性布局,但产业及业务的发展有其自身客观规律,公司布局时即清楚该项业务需要较长时期的投入与培育;截至目前,该业务及相关产品的进展已快于预期,但形成的实际收入及业绩贡献还非常有限。 据记者了解,第三代半导体相比一代、二代材料相对比较优异,另外,第三代半导体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所以国家希望把三代半导体提到十四五战略的高度,同时市场有观点认为,第三代半导体有望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弯道超车机会。不过,有行业专家认为,科技发展有其必然规律,任何产业发展没有弯道超车,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 《第三代半导体发展正当时,GaN Systems再获投资》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11-30
    • GaNSystems有限公司(GaNSystemsInc.,简称“GaNSystems”)是氮化镓(GaN)技术的领导者,主要从事GaN材料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该材料以其晶体管性能和可靠性而著称。 目前,GaNSystems正在进行资本融资,以期加快GaN技术在汽车、消费者、工业和企业市场的开发和应用。据悉,该融资项目进展顺利,并于近日获得环旭电子、宏光半导体的投资。 GaNSystems获多家公司参与投资 据了解,GaNSystems的本轮融资由跨国知名策略投资者领军,并获得动力总成技术制造商等其他投资者支持,而其他现有投资者包括顶级汽车制造商等。 近日,宏光半导体、环旭电子同样宣布对GaNSystems进行投资。 其中,宏光半导体与SonnyWu先生(宏光半导体多家附属公司的董事及宏光半导体主要股东)共同向GaNSystems投资约2百万美元,并成为GaNSystems全球策略合作伙伴。 宏光半导体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分包服务及销售,包括LED灯珠、LED照明产品、快速电池充电产品及GaN相关产品。公司认为,本次投资GaNSystems,可以利用GaNSystems在GaN方面的丰富经验、资源及专业知识,帮助公司进一步发展及探索GaN半导体业务,以实现宏光半导体成为GaN半导体行业领先及创新参与者的业务目标。 该轮投资完成后,宏光半导体与GaNSystems将汇聚各自优势。其中,GaNSystems将为宏光半导体提供有关GaN器件制造的工艺界定及资格的专门技术支援,以实现同类最优良率的目标及目标资格;宏光半导体也将按照最惠国待遇基准,从GaNSystems获得有关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电源系统、电动汽车(EV)及太阳能逆变器应用之参考设计的技术支援。同时,宏光半导体还可使用GaNSystems部分GaN技术,以制造其半导体元件。 而环旭电子的全资子公司环鸿电子则与GaNSystems签订了一份股份认购协议,并成为GaNSystems新一轮融资的战略投资者。 此外,环旭电子还和GaNSystems签订了一份战略业务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氮化镓功率电子领域共同投入研发资源。未来,双方将展开紧密的合作,将先进的GaN电力电子产品推向市场,尤其是电动汽车电源模块市场。 第三代半导体加速发展 氮化镓与碳化硅同为第三代半导体的主要代表材料。相比于第一代及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高温、高耐压以及承受大电流等多个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因而更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 其中,氮化镓作为一种无机物,其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5G通信产业、消费电子产业等诸多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氮化镓已经成为科技时代下全球主要国家的科技攻关重点方向,是资本热捧的主要领域之一。 产业链方面,氮化镓各环节仍以欧美企业为主,如Wolfspeed、住友电气、三菱化学、富士通等,而中国企业则正在积极推动。 其中,三安光电是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目前LED主业逐渐趋稳,格局优化、产能出清,并在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及滤波器等领域积极布局; 华灿光电的氮化镓基电力电子器件团队已攻克相关技术及工艺难点,在多项关键工艺的单项试验已获得突破性进展; 兆驰股份旗下子公司兆驰半导体的氮化镓LED芯片正在逐步向MiniLED、背光、显示等应用领域覆盖; 纳微半导体于今年10月20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公司旗下的GaNFast产品已获得包括小米、OPPO、联想、DELL等多个品牌的认可; 台工研院则已开发应用于高频通讯的氮化镓半导体技术,并与相关学术机构进行磊晶技术研究、开发操作频率达320GHz的高频元件与100GHz的功率放大器模块等前瞻技术。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尽管学术界和产业界均意识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对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的优势,但由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制造设备、制造工艺与成本上的劣势,多年来,包括氮化镓在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仍只是在小范围内得到应用,发展多年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但我们同样相信,随着5G、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市场迅速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不可替代的优势将加速相关产品的研发,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展;而随着制备技术的进步,需求拉动叠加成本降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时代即将到来,国内相关企业也将受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