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投资不减速,看好今年的半导体》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31
  • 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周三表示,今年的冠状病毒大流行将损害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而数据中心的需求将推动存储芯片市场的复苏。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金基南(KimKi-nam)表示,冠状病毒和中美贸易争端正在为这家韩国科技巨头的前景蒙上阴影。韩国科技巨头的Galaxy智能手机与苹果公司的iPhone正在争夺全球主导地位。
    “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增长,但是随着病毒显示出持续增长的迹象,智能手机市场正在萎缩。但预计5G智能手机需求将增长,”三星移动和网络业务总裁KohDong-jin在首尔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说。
    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将萎缩,但金说,芯片市场约占三星营业利润的一半,在去年因供应过剩和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而下滑之后,需求将增长。
    BroadcomInc.等其他芯片制造商已因冠状病毒爆发而中断或削减了销售前景,但三星表示,预计数据中心公司的投资以及5G无线网络和汽车等领域的新机遇将推动芯片销售2020年更高。
    同时,金说,他希望芯片制造商今年专注于升级制造工艺,而不是扩大产能,从而限制供应。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120,三星电子的股价上涨了0.6%,而大盘下跌了0.5%。
    启动中国西安第2阶段NANDFlash工厂兴建
    根据南韩媒体《KoreaBusiness》的报导指出,继日前南韩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工厂庆祝第一阶段记忆体产品的完成量产与出货,而未来该工厂的生产线将会生产第5代90层堆叠以上的3DV-NANDFlash快闪记忆体之外,为了消弭投资人担忧因疫情而造成的营运中断现象,南韩记忆体大厂三星预计将在中国西安建立第2阶段记忆体工厂。
    2017年8月,三星电子宣布将在中国西安进行第1阶段的记忆体工厂投资工厂投资,其投资金额为70亿美元,这一投资计画使得三星在NANDFlash快闪记忆体的月产量从20,000片提升到65,000片。而第1阶段投资已于2020年的3月完成,这时三星还计划进行第2阶段的投资,投资金额更提升至80亿美元。未来,三星电子在中国西安的第2阶段的投资完成后,西安第2阶段工厂在NANDFlash快闪记忆体的月厂能将可达到130,000片。
    报导指出,根据市场研究及调查机构TrendForce的最新研究资料显示,2019年第3季,三星电子在全球NANDFlash快闪记忆体市场的市占率为33.5%,约为排名第2的铠侠(KIOXI)市占率18.7%的两倍。而且,即使在2019年记忆体市况不景气的情况下,三星电子还是有所获利。只是,三星电子虽然在市场上领先,但其他竞争对手却仍然紧追。其中,铠侠的市占率就比前一季要多出0.6个百分点。
    另外,在伺服器和PCCPU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英特尔(intel),其在NANDFlash快闪记忆体市场占有率也达到10.9%,比前一季增加了2.2个百分点。特别的是,NANDFlash快闪记忆体近期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其中,128Gb16Gx8MLCNAND快闪记忆体2月份价格已经达到4.56美元,比2019年底上涨了3.17%。而市场价格上涨,研判也可能是三星电子决定启动中国西安工厂第2阶段兴建的原因之一。
    而除了来自国际大厂的竞争,中国试图藉由培养本土的记忆体公司来增加NANDFlash快闪记忆体的生产,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也可能是三星做出决定启动第2阶段工厂的另一项原因。其中,长江存储(YMTC)从2019年第1季开始生产64层3DNANDFlash快闪记忆体,每月有5,000片的产能,而且,该公司将在2020年年底之前将NANDFlash快闪记忆体的产量扩大到每月60,000片。
    虽然,与三星的第6代旗舰NANDFlash快闪记忆体相比,长江存储的技术约落后3到4年,但是这些较为入门级的产品已经可以以替代PC和某些入门级IT产品对NANDFlash快闪记忆体的需求。另外,长江存储还计划在2020年推出128层NANDFlash快闪记忆体,而一旦生产成功,则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可能会被削弱,使得三星不得不启动第2阶段建厂计画。
    对此,市场分析师表示,2020年因中国武汉肺炎疫情的冲击下,2月份中国市场对于智慧型手机需求急降,出货量大幅下滑56%。因此,三星此时决定启动中国西安工厂第2阶段的生产计画,未来是否能如预期地获得效益,还有待后续观察。

相关报告
  • 《抢先机?三星要在中国半导体工厂发力》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0-21
    • 日媒称,韩国三星电子开始增强半导体设备。该公司10月8日发布的2019年7月至9月合并财报速报值显示,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6%,但环比增长17%,此前急速恶化的业绩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该公司预计半导体市场行情将出现好转,已开始为中国工厂订购生产设备。三星在竞争减弱的背景下积极投资,再次践行其登顶为全球最大半导体企业的取胜模式,力争实现新一轮增长。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9日报道,三星7月至9月的营业利润为7.7万亿韩元(100人民币约合16860韩元),环比增长17%。销售额同比减少5.3%,为62万亿韩元。7月至9月的净利润和各项业务的利润将在预定于10月底发布的财报确定值中公布。市场上有观点表示,2018年夏季以后持续下滑的半导体存储器价格正逐步止跌,三星的业绩开始出现触底反弹迹象。 报道称,三星预计市场行情会出现好转,将在中国西安市的现有工厂引进智能手机等使用的最尖端NAND型闪存的生产设备。新生产线最早将于2020年春季投产,主要向华为等当地智能手机工厂供货。设备订购金额被认为在数千亿日元规模。 三星还将在首尔郊区的平泽工厂增加设备。2018年动工建设的第二工厂目前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春季以后开始订购生产设备。 据报道,从2016年秋季前后开始,半导体内存的需求快速扩大,这种被称为“Super Cycle”的特需持续了约两年,之后行情迅速恶化,三星的半导体业务投资维持在较上年减少三成的水平。近来该公司又早早瞄准下一个黄金期开始行动。 报道称,另一方面,其他竞争企业复苏势头缓慢。9月下旬发布业绩报告的美国美光科技6月至8月营业利润环比下降四成。该公司CEO桑杰·梅赫罗特拉表示,“出于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要根据需求提高供给能力”,提出了2019财年(截至2020年8月底)半导体主要生产工序的投资额减少三成的方针。 有分析师预测,韩国SK海力士7月至9月利润也将出现环比下降。由东芝存储更名而来的Kioxia继4月至6月之后,估计7月至9月也将继续维持亏损状态。 报道称,三星在NAND和DRAM两大主要存储器产品方面拥有完整的尖端产品系列,均占到市场四成的份额,位居首位,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时具备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三星单个产品的利润率较高,正逐步摆脱困境。 报道指出,在价格波动剧烈的半导体和显示器领域,三星在需求触底时期果断进行投资,成为亚洲最具代表性的电子企业。三星认为,在目前竞争对手收紧投资的背景下,能够与设备厂商在价格和交货期方面进行强势谈判,这是展开设备投资的好时机。在市场行情触底的情况下果断投资,在下一个黄金期盈利,三星将再一次尝试这一取胜模式。 不过,发起反攻的半导体业务也有不确定因素。那就是日本政府7月开始加强出口管制。三星相关人士表示“短期内业绩不会受到影响”,但生产最尖端半导体设备所必需的、由日企供应的高纯度氟化氢还没有获批出口。在尖端产品的开发和量产上,如果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领先,从中长期来看预计三星的业绩难免会受到影响。
  • 《2020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1-01-26
    • 日前,Gartner 发布了对2020年半导体行业(含应用处理器、DRAM、闪存芯片等)的统计报告,按照销售收入来看,前十名分别是:英特尔、三星电子、SK海力士、美光、高通、博通、德仪、联发科、铠侠和英伟达。 在前十大半导体厂商当中,九家都保持了同比营收增长,只有排名第七的德州仪器的营收同比出现了下滑,下滑幅度为2.2%。 可以看到,在前十半导体厂商当中,占比最高的是存储芯片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这四家企业都是存储芯片厂商;其次则是PC/手机芯片厂商,如Intel、高通、联发科。 十大半导体厂商中,英特尔(intel)依然稳坐龙头,预计他们在2020年的营收超过700亿美元,增长了3.7%,这得益于其核心客户端和服务器CPU业务的增长。 2018年之际,三星曾借着存储器涨价周期,销售额一度超过英特尔好几个季度,但随着近两年存储器价格回落,英特尔再次回到榜首。 排名第二是三星电子,得益于存储芯片的销售,2020年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业务营收为561.9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7%,市场份额为12.5%。 虽然先进制程工艺落后台积电,三星在2020年还是把5nm工艺做出来了。1月12日,三星就发布了首款基于5nm制程工艺的手机处理器,Exynos 2100,在处理器性能上,这款芯片的单核跑分成绩已经超过了麒麟9000系列芯片。 排名第三的SK海力士2020年的营收是25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市场份额为5.6%。 2020年,SK海力士以90亿美元成功接下英特尔的固态硬盘(SSD)、NAND flash、晶圆业务以及其于中国大连的产线,SK海力士也凭借此举在市占方面超过铠侠,成为全球第二大存储器公司。 美光是全球最大的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芯片供应商之一。榜单中,美光科技以221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在第四,与去年相比,美光销售额增长了9.1%。 2020年12月,美光在中国台湾的晶圆厂遭受了两次生产中断。 其中一次是工厂突然停电,导致产线瘫痪。另一起则是受地震影响,撤下了一些生产线。生产线的中断势必将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上的DRAM供应。 除了联发科之外,高通在今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也高达31.5%,达到了179.06亿美元,超过了博通,排名全球第五。 根据高通发布的2020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其中第四财季净利润为29.6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5.06亿美元,同比大增485%;营收为83.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8.14亿美元增长73%,其第四财季调整后净利润为16.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7亿美元增长76%。 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表示,手机芯片销售是该公司当季盈利的主要推动因素,物联网设备和网络设备等其他使用其5G芯片的设备对高通也有好处。 此前,半导体及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博通,公布了2020财年第四财季及全财年的业绩,营收、净利润同比均有增长。 从营收来源来看,半导体解决方案仍是博通营收的主要来源。2020财年,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的营收为172.67亿美元,较2019财年的174.41亿美元有减少;基础设施软件方面的营收为66.21亿美元,2019财年为51.56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在前十名的榜单中,只有德州仪器的增长率为负数。2020年,TI以131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七,同比下滑了2.2%。 和博通2.4%的缓慢增长对比,TI的-2.2%更加惨淡。TI的业绩下滑主要发生在2020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同比下滑了12%,对此TI的董事长解释,主要原因是汽车市场的疲软,影响到了相关半导体元器件的需求。 在前十厂商当中,同比增幅最大的是联发科,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38.3%,达到了110.08亿美元。这也是联发科自2017年以来首次进入Gartner的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榜单(2016年排名第十),排名第八。 据联发科1月11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其年增高达30.8%,营收高达3221.45亿元(折合745亿人民币、115亿美元),刷新了最高销售成绩。 同时,联发科4G芯片市占比增长,5G手机芯片也大量出货。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联发科凭借31%的份额,成功反超高通,位列全球第一。 自2019年东芝存储改名铠侠后,2020年是以铠侠名发展完整的一年。 整个2020年,铠侠交出了102亿美元的销售成绩单,以30.4%的高增长从去年的14名冲入前十,排名第九。 铠侠原本计划在2020年10月份进行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但由于2020年国际贸易越来越紧张,铠侠募资变得保守,投资者兴趣不够,铠侠宣布推迟IPO计划。 英伟达在2020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也高达37.7%,达到了100.95亿美元,排名第十。这也是NVIDIA首次进入Gartner的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榜单。 英伟达营收的飞跃主要来源于其数据中心业务的持续增长,英伟达在2020年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其数据中心业务的营收为6.55亿美元,首次超过游戏业务。 Gartner 研究副总裁安德鲁·诺伍德(Andrew Norwood)表示:“2020年初,人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将对所有终端设备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但实际影响很小。汽车,工业和消费市场的某些领域受到企业和消费者支出减少的打击。但是,居家隔离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和在线学习的时间,从而使该市场从中获益。” “服务器需求强劲,因为超大规模客户(2020年占服务器需求的65%以上)急于增加容量以应对2020年上半年锁定期间的额外需求。此外,企业和消费者对PC的强劲需求也将随之而来。在家工作和学习的增加导致CPU、NAND闪存和DRAM的强劲增长。” Gartner 指出,存储器是2020年表现最佳的市场,得益于服务器的增加以及PC和超移动设备(从家庭工作和学习的转变)的需求。2020年,全球存储器收入增加了135亿美元,占2020年半导体总体收入增长的44%。 在存储器中,NAND闪存表现最佳,收入增长23.9%,达到528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02亿美元。2020年的供应有限,这导致在2020年上半年价格飙升。尽管超大规模客户和PCOEM的需求强劲,但疫情的影响确实导致2020年下半年的供过于求状况,从而抑制了整体年度收入增长。 尽管2020年全球遭受到了新冠疫情和芯片缺货的问题,但从行业来看,整体的市场销售规模增加了7.3个百分点。而且从目前的环境来看,2021年的市场规模只会更加扩大,因为所有行业现在芯片都比较紧缺,在产能跟上之后,半导体领域有希望来一次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