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了快速审查,以确定(1)亚太地区报告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LAI)的数量和原因; (2)对社区的重要性和威胁; (3)与LAI相关的主要风险因素; (4)LAI或病原体逃逸时的后果; (5)就亚太地区诊断和研究的生物安全实践提出一般性建议。利用在线搜索引擎在亚太地区搜索LAI和人畜共患病,发现报告数量相对较少。在1982年至2016年期间仅发表了27份LAI报告。与LAI相关的最常见病原体是登革热病毒,Arthroderma spp。,布鲁氏菌属,分枝杆菌属,立克次氏体属和志贺氏菌属。百分之七十八(LAI报告中有21份报告中的21份)发生在高收入国家(即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那里的实验室可能符合国际生物安全标准。两个中上收入国家(中国(2)和马来西亚(2))和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印度(2))报告了LAI事件。大多数报告(百分之二十二(14/27))的LAI发生在研究实验室。五份LAI报告来自临床或诊断实验室,这些实验室被认为是人畜共患疾病检测的前沿。应鼓励亚太地区的政府和实验室报告LAI病例,因为它为监测人畜共患病原体的无意释放和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生物安全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不报告LAI事件可能会导致从受感染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向社区和环境传播疾病的风险。国际社会在支持亚太地区实验室方面发挥着重要和持续的作用,以确保它们为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更广泛的社区维持安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