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官员称,在打击大规模偷猎犯罪团伙后,该国濒危犀牛的数量有所上升。但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这种增长并不像所声称的那么剧烈,野生动物专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这两种动物繁殖都非常缓慢。根据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网站上的一份文件,被描述为偷猎危机“第一线”的坦桑尼亚,四年前拥有133头犀牛。然而,本周总统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15年的数字只有15头,而现在该国有167头犀牛。坦桑尼亚政府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估计数字之间存在差异,目前尚无法立即做出解释。Cites旨在确保动植物贸易不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
保护组织指责猖獗的偷猎行为,大部分屠杀发生在广阔的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邻近的Mikumi国家公园。
野生动物慈善组织“天生自由基金会”的政策负责人马克·琼斯说,犀牛和大象繁殖速度都很慢,所以犀牛和大象的数量增长都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然而,去年中国的象牙贸易变得非法,导致偷猎活动减少,并压低了象牙价格。但日本、欧盟和香港等地仍允许象牙贸易。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将黑犀牛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此前偷猎将其推到了灭绝的边缘。
亚洲文化重视传统“医学”之角,尽管科学表明它没有任何好处。坦桑尼亚的声明发表之际,世界各地的野生动物调查人员透露,在上月的一次大规模边境打击行动中,数千种野生动物被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