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昭通上亿方页岩气项目环评获批,总投资246.48亿元 -- 今日要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所级服务
  • 编译者: ganjie
  • 发布时间:2016-03-16
  • 3月8日,四川省环保厅发布消息称,长宁、威远、昭通三个区块页岩气开发产能建设项目已获环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246.48亿元,区域页岩气地质资源量2221亿立方米,每年新增页岩气产能26亿立方米。批复要求,项目建设严控钻井噪声污染,全过程监控废水处置,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   该区域已建设42个钻井平台   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行文同意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设立四川长宁-威远和滇黔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长宁、威远、昭通三个区块页岩气开发产能建设项目,先后建设42个钻井平台、部分采气管线、集输干线、外输干线、集气站、集气总站等。   新增建19个钻井平台及部分采气管线   本页岩气项目拟在各区块开发现状基础上,新增建19个钻井平台及部分采气管线,另在威远区块规划建设4个钻井平台。新建钻井平台和输气管线,位于宜宾市珙县、兴文县、筠连县,内江市威远县、市中区、资中县,自贡市荣县境内,其选址及选线不在其城镇规划范围内。   井口100米范围内...

相关报告
  • 《四川251个污染防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37亿元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12-18
    • 今日,四川省2017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分会场,在新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场举行。据悉,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聚焦主战场。针对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导向清晰、路径明确、集中攻坚,水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沱江、岷江、涪江、渠江等流域干流和24条重点小流域,大气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成都、绵阳、自贡、乐山、达州等市,土壤污染防治项目集中在成都平原、川南片区、攀西地区。 二是聚焦补短板。针对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短板,水和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突出工业排放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秸秆禁烧和综合化利用等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突出湿地建设与保护、土壤污染修复,科技项目突出污染防治科技示范、研发与应用。 三是聚焦抓整改。针对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特别是一些历史欠账和需要长期推进整改的问题,着力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加减法”,突出磷石膏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等重点,以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改善环境质量。 四是聚焦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围绕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投入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中已落实PPP项目资金95亿元,同时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本次集中开工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共251个,总投资737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项目138个,总投资626亿元;大气污染防治项目57个,总投资24亿元;土壤污染防治项目40个,总投资36亿元;生态修复项目5个,总投资49亿元;科技类项目11个,总投资2亿元。总投资20亿元以上的有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南充、达州等9市。 据悉,今天集中开工的这批项目,以及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的上一批集中开工项目,标志着我省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进入全面攻坚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坚定决心,对加快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毗河系沱江流域三级支流,是成都市七大绿色走廊之一、是沱江流城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分。成都市及新都区引进社会专业化资本,实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泥巴沱森林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约61.35亿元。其中,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总投资46.6亿元,工程实施年限为2017-2020年。建设内容包括截污治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管理应急等五大系统工程。 该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投资人招标事宜,8月依法确定以中国水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联合体为中标人,11月15日签订合法性合同。同时,依托毗河流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泥巴沱森林湿地公园,项目投资12.28亿元,规划建设森林面积1905亩(森林覆盖率达85%) ,生态湿地219亩。项目建成投用后,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毗河拦河堰考核断面达到II类水质(总磷除外);城市建成区安全防洪体系扎实筑牢;优美高端、宜居宜业的毗河生态水系和城北生态屏障全面构建。.
  • 《超100亿元!两大能化项目环评获批》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7-01
    •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公告,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己内酰胺技术改造项目与临汾大吉煤层气田吉深6-7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正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标志着山西在煤化工产业升级和清洁能源开发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这两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将分别在长治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汾大宁、永和县落地,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 潞宝兴海:2.5亿元技改推动煤化工产业链价值跃升 在长治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推进一项总投资24998.15万元的己内酰胺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通过对现有生产装置的"填平补齐、扩能提质",将使己内酰胺年产能从10万吨提升至15万吨,同时配套提升环己酮肟、硫铵、双氧水等关联装置产能。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对现有9.05万吨/年环己酮装置进行节能改造,不新增工业用地,完全依托现有厂区实现产能突破,体现了山西传统工业"存量变革"的发展思路。 作为潞宝集团煤化工循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粗苯→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纤维"的全链条价值转化能力。目前潞宝园区已形成570万吨焦化、180万吨煤焦化工产品的产业基础,15万吨己内酰胺产能将带动下游10万吨聚合切片、8万吨锦纶纤维等终端产品的协同发展,实现煤炭从"论吨卖"到"论克卖"的价值飞跃。项目采用的"三级冷凝+活性炭吸附"等废气处理工艺,以及废水零排放设计,严格遵循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在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环保指标优化。 大吉气田:百亿投资打造煤层气开发新标杆 在临汾市大宁县、永和县境内,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正筹备总投资104.11亿元的吉深6-7区块产能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新建257口采气井、68座井场及529公里集输管线,建成后年产能达10亿立方米,动用地质储量374.86亿立方米,预计稳产期可达10年。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深层煤层气开发的示范工程,项目采用的水平井组开发模式和高压火炬系统,将有效提升资源采收率并杜绝气体放空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在140.16平方公里开发范围内,对653.36公顷基本农田实施"不占一平米"的保护政策,施工期采用"泥浆钢制地罐"等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运营期排采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钻井作业,确需外排时水质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要求,体现了山西在能源开发中坚守生态红线的决心。该项目投产后,将与大吉气田现有产能形成协同效应,助力山西打造"中国煤层气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