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公司完成吐哈油田首口偏心核磁共振测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11-23
  • 1月9日,测井公司吐哈分公司承担的吐哈油田首口偏心核磁共振测井顺利完成,在准东区块红旗3301井所测资料受到吐哈油田准东项目部充分肯定。红旗3301井是吐哈油田部署在该区块的一口重点评价井,由于井筒井眼、泥浆等条件所限,居中核磁测井不能有效进行。为顺利取全取准各项测井资料,测井公司吐哈分公司认真研究、充分准备,采用自主研发的偏心核磁共振仪器进行测井施工。偏心核磁仪器与日常的核磁仪器相比,采用多频工作模式,贴井壁测量设计,不受泥浆电阻率的限制,可在6英寸以上井眼中进行地层孔隙结构精细评价,并支持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油气识别。此次偏心核磁贴井壁测井,省去了通井、泥浆替换等步骤,减少了等井时间,降低测井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并有效解决了盐水泥浆低电阻率核磁测井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测井一次成功后,吐哈分公司第一时间对采集的资料进行处理解释,同时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物性对比和储层综合评价。最终显示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与邻井测井资料和岩芯数据对比一致性好,能够有效识别地层孔隙结构、划分储层和识别流体性质。此次偏心核磁共振测井顺利完成,为后期探索解决准东区块盐水泥浆、大井眼环境下核磁测井测量难题提供了参考。

相关报告
  • 《中油测井偏心核磁探头研制获重大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02
    • 3月26日获悉,中油测井在长庆油田陇东标准井圆满完成iMRT偏心核磁测井仪自主化探头综合性能和材料工艺验证,该仪器探头自主化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偏心核磁探头是核磁仪器的关键核心部件,研发技术难度大、造价高昂,且供货厂家产能严重不足,极大制约了偏心核磁仪器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中油测井核磁研发团队通过近三年自主攻关,相继攻克了磁体设计仿真、低噪声软磁材料选型和定向辐射天线研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形成了3支工程化探头样机。 中油测井成立了一支装备精良、素质过硬的偏心核磁试验队伍,以庆阳标准井核磁测井合格资料为标准,精细设计试验方案,全程标准化施工。试验中质量监控曲线正常,孔隙度曲线与标准曲线对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探头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此次试验的成功对实现偏心核磁测井仪完全自主化制造,降低制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吐哈油田让老油田“发新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2-24
    • 12月19日,吐哈油田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MMG项目委托方完成年度合作合同签订,这是双方连续合作的第10年,标志着双方合作迎来新篇章。 2010年开始,吐哈油田研究院技术支持部针对哈萨克斯坦MMG项目热德拜作业区展开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涵盖油藏、地质、采油、地面等各个研究方向,先后完成油藏地质类研究课题52个,包含精细地质研究及地质建模、精细测井解释及精细油藏描述、水动力建模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动态分析及注水综合调整、开发方案编制等基础工作,为油田开发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具体服务上,吐哈油田研究院技术支持部紧密贴合现场,实现科研成果与现场生产动态无缝对接,注采井网进一步完善,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0.3%。研究人员利用水平井挖潜底水油藏顶部剩余油取得了良好效果,103口水平井累计产油达到211万吨。 此外,吐哈油田还部署新井井位879口,直井当年平均日产油12.5吨,当年产油116.2万吨。优化低效井挖潜措施井位1520井次,当年增油合计131.6万吨,为有效弥补老井递减起到积极作用,压裂措施效果有效率达到70%以上。 吐哈油田10年不断跟踪治理老油田,主力油田水驱开发效果明显改善。Ю-12层、Ю-13层底水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主力产层原油产量稳中有升,低动用层位实现大幅上产,热德拜油田单井日产油由5.3吨上升到7.6吨。热德拜作业区日产油由4000吨持续上产,最高日产油突破6900吨,使得这个开发时间长达52年的老油田年均上产近10万吨。 10年中,吐哈油田研究院MMG项目技术支持部坚持高质量服务,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断锤炼铸造吐哈技术品牌软实力。即将进入2020年,哈萨克斯坦MMG项目对吐哈油田研究工作再次表示肯定,达成持续合作意向,为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地区MMG项目收购10周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