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芯片制造方面即将被中国超越,难怪掏500亿补贴美芯》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2-26
  • 2023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唯一的芯片代工企业格芯与联电的差距较大,与紧随其后的中国大陆芯片企业中芯国际的差距也在缩小,即将跌至第五名,难怪美国慌了,大举补贴美国的芯片制造,试图稳住阵脚。

    分析机构芯思想研究院给出2023年全球前十大芯片代工厂的数据显示,格芯位居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第四名,与第五名的中芯国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58%、6.03%,两者的差距只有0.55个百分点,并且差距还在缩短。

    至于美国芯片制造龙头Intel则又跌出了芯片代工市场,Intel曾进入芯片代工市场第九名,如今却又被挤出,而中国大陆的芯片代工企业晶合集成则再次进入芯片代工TOP10。

    如此一来,中国大陆又有中芯国际、上海华虹和晶合集成三大芯片代工企业位居全球芯片代工TOP10,凸显出中国大陆在芯片制造行业的强势,依托于中国大陆庞大的芯片市场,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可望进一步增强实力。

    芯片制造曾不受美国芯片行业重视,它们曾认为将芯片制造交给亚洲的芯片代工企业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可以提升美国芯片行业的利润,而美国则掌握住芯片行业利润最丰厚的部分,然而随着芯片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芯片行业正重新认识到芯片制造的重要性。

    美国芯片的代工企业主要是台积电,然而数年前中国一家芯片企业通过与台积电合作,在芯片技术水平方面追上了美国芯片,让美国芯片行业深感压力,于是美国迫使台积电暂停为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代工。

    美国还促使台积电和三星前往美国设厂,借此增强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然而由于美国在芯片补贴方面的分配倾向于美国本土的Intel和格芯,而且美国的芯片制造成本市值太高了--跟随台积电赴美设厂的产业链企业表示美国制造芯片的成本高出三倍,这就导致台积电和三星放缓了美国工厂的量产进程。

    美国认识到最终还是得靠美国本土的Intel和格芯,由此给这两家企业的芯片补贴高达数百亿美元,其中格芯得到的芯片补贴达到近20亿美元,Intel得到的芯片补贴更是高达近200亿美元,还有美光得到100多亿美元,美国试图通过金钱援助提升美国在芯片制造方面的实力。

    然而从2023年的情况可以看出,即使美国给予本土芯片代工企业巨额资金援助,仍然无法帮助它们提升实力,与亚洲等芯片代工企业的差距还在拉大,美国的做法显然没能达成它的目的,这让美国颇受困扰。

    中国芯片制造行业能得到持续的提升,在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庞大以及中国制造较低的成本,近期就有消息指出中国芯片制造企业给出的代工价格远比海外芯片企业的低,这让部分海外芯片企业包括美国的芯片企业都有意下单,而暂缓给格芯、三星、台联电等下单,芯片代工价格优势让它们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相关报告
  • 《全球芯片行业即将崩盘,美国芯片将受重击,中国制造或受益》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18
    • 早前光刻机巨头ASML表示芯片供应紧张将延续,然而日前外媒再有分析师认为全球芯片产业已出现转折,明年全球芯片就将大跌超两成,芯片将转向供给过剩,这对于美国芯片产业来说恐怕将是重大打击,而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或许反而是好消息。 其实芯片供给过剩的迹象在今年初就已经出现,在中国市场2月份的手机出货量大跌之后,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就根据产业链的情况指出手机芯片已出现过剩,产业链的芯片库存可以维持未来6-9个月的需求。 面对这种境况,ASML的高管仍然嘴硬认为芯片需求仍然紧张,光刻机需求高涨的局面还会持续,然而ASML自己公布的一季度业绩却显示光刻机交货量大跌,导致它的营收下跌19%,净利润同比腰斩。 随后其他行业也出现不妙的迹象,其中中国市场4月份的汽车销量同比下跌47.6%,电视销量也在下跌,此前在2021年反弹的PC也开始出现下跌,加上手机,这几大对芯片需求较强的产业都出现衰退的迹象,很难相信对芯片的需求仍然会紧张。 事实上此前一年多时间的芯片供应紧张,就有业界人士认为并非是需求增加所致,而更可能是因为由于美国的影响导致诸多行业的企业担忧芯片供应问题而大举囤货,囤货引发芯片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涨,随后投机资金也开始囤货加入炒作,加剧了芯片供应紧张。 如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囤货,诸多行业产品的销量非但没有增长,反而下滑了,自然就导致企业囤积的芯片库存严重,芯片需求紧张局面缓解导致投机资金囤积的芯片也就到了出货的时候,这反而加剧了芯片供给过剩的问题。 如果芯片转向供给过剩,那么对美国将是巨大的打击,因为美国占全球芯片市场近五成的份额,而且芯片产业已是美国制造剩下的占有优势的产业,芯片价格的下跌势必进一步打击美国芯片产业。 对美国芯片产业的另一大打击则是它主要属于高端芯片,一旦全球芯片过剩,制造业为了降成本反而会减少对高价芯片的采购量,这对于价格昂贵的美国芯片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影响。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将会带来几大利好,首先是芯片价格的下降可以降低中国制造的成本压力,此前的芯片价格持续上涨对于向来以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来说造成较大的打击。 其次是此前芯片供应紧张,美国芯片企业当然会优先供应给占据优势的欧洲汽车、美国苹果手机和韩国三星等可以给出更高价钱的企业,芯片供给过剩,那么中国制造在芯片供应方面将减少了压力。 再次是对刚刚取得不小成就的中国芯片带来支持,中国芯片与中国制造一样都拥有成本优势,这些刚发展起来的中国芯片在技术方面显然无法与美国芯片竞争,但是在芯片供给过剩阶段,中国芯片却可以凭借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市场,进而推动中国芯片进一步发展。 最后一个就是芯片供给过剩,其他国家的芯片产能扩张必然会放缓乃至停止,那么当下中国难以买到光刻机的局面也就有可能转变,甚至光刻机企业得求着仍然在扩张产能的中国芯片产业购买光刻机,韩国的三星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企业,就在于它总是逆周期扩张,这可成为中国芯片的借鉴。 可以说芯片供给过剩对美国芯片来说将是重大打击,而对于中国制造和中国芯片来说反而会成为利好。 这个在2020年的时候曾经在液晶面板行业出现过,当时由于全球消费者收入下降,消费者对高价OLED电视需求下滑,对价格实惠的液晶电视需求增加,结果让刚刚在2018年取代韩国面板成为全球最大液晶面板企业的京东方等中国面板企业获益。
  • 《白宫召开芯片峰会,为美国芯片制造和研究领域的投资提供动力》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1-04-18
    • 2021年4月12日,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发布了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诺伊弗(John Neuffer)的一则声明,该声明涉及拜登政府官员与半导体行业及其他领域的领导人在白宫举行的会议内容,关于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以及拜登的基础设施计划和半导体供应链有关的其他问题。 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SIA董事会成员GlobalFoundries首席执行官Tom Caulfield、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Pat Gelsinger、Micron 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以及以及恩智浦(NXP)、三星(Samsung)和台积电(TSMC)的高管。 John Neuffer:“我们感谢白宫与行业领导者能够参加此次峰会,以确保建立牢固和有弹性的半导体供应链。我们支持拜登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供的50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制造和研究投资的做法。半导体是美国创造就业、国家安全和教育系统的核心,涉及航空航天、汽车、云计算、医疗设备、电信等许多其他领域的增长与创新。正如拜登总统的基础设施计划那样,按照《美国芯片法案》,为芯片制造激励措施和研究投资提供资金,这将全面提高美国的半导体生产和创新能力。今天的会议标志着拜登政府与工业界之间正在继续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以通过对国内芯片制造和研究来加强美国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领导地位。” 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能力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37%下降到如今的12%。这种下降主要归因于全球竞争对手的政府提供了大量补贴,这些补贴使美国在吸引新的半导体制造设施或晶圆厂建设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此外,此外,联邦政府对半导体研究的投资在GDP中所占份额几乎不变,而其他政府则在研究计划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增强自己的半导体能力。 认识到半导体在美国未来中的关键作用,国会于1月份颁布了《美国芯片法案》,作为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的一部分。新法要求鼓励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和芯片研究投资,但必须提供资金,使这些规定成为现实。拜登总统的基础设施计划将拨款500亿美元,以支持《美国芯片法案》》中的半导体制造和研究条款。 2月,SIA董事会以及后来由SIA领导的大部分商业领袖联盟呼吁拜登总统与国会合作,为基础设施计划中的半导体制造激励措施和研究计划提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