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资助低排放化肥,着眼于更环保的乙醇》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21
  • 7月11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将投资3600万美元用于研发新技术,以减少在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和高粱上施用合成氮肥所产生的排放。这笔资金将用于支持那些能够在保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用量的项目。农业是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环保署的数据,农业约占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11%,其中,由于施用氮肥而产生的氧化亚氮排放又占到了农业排放的一半左右。

    这一投资反映了政府在支持农业可持续性方面的承诺,并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乙醇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通过减少氮肥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农业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有助于控制农业生产的成本,这对于提升乙醇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报告
  • 《美国的乙醇产量从上周的创纪录高点回落》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12-29
    • 2017年12月1日 在华盛顿特区根据可再生燃料协会发布的政府数据,乙醇产量从上周的最高记录下降了9000桶。乙醇产量平均每天1066万桶(b / d),即444.77万加仑。乙醇产量的四周平均值达到了创纪录的1063万桶,折合成年率为1630亿加仑。乙醇库存为2.20亿桶。这比上周增长0.5%,达到19周高点。连续第三周录得零进口量。 平均每周汽油需求下降9.1%,至39周低点36640万加仑(87.24万桶)。这相当于1337亿加仑的年化。提炼/搅拌机的乙醇投入增加0.2%至922000桶,相当于14130亿加仑的年化。因此,向市场供应的汽油平均含有10.57%的乙醇,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每周混合率。每日汽油需求占每日汽油需求的百分比,每日乙醇产量增至12.22%,为41周最高。
  • 《Nature | 针对肥料管理或可降低氨排放》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03
    • 2024年2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郑一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冯志雄教授等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global ammonia emission reduction 的研究论文。 大气中的氨是一种重要环境污染物,影响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大约有51-60%的人为氨排放可追溯至作物栽种,其中一半与3种主要作物有关:水稻、小麦和玉米。但以高分辨率量化与具体耕地有关的氨排放的潜在减少很困难,且取决于如氮输入和本地排放等因素的细节情况。 该研究报告了在机器学习帮助下生成的对水稻、小麦和玉米作物氨排放的详细评估。这一数据集使人们能对具体耕地评估减排潜力,在这些作物的生长中有效管理肥料,能让大气中耕作带来的氨排放至多降低38%。 该研究基于包括气候、土壤特征、作物类型、灌溉、耕作和施肥操作等变量,使用机器学习建模了全球水稻、小麦和玉米农业的氮排放。为丰富模型信息,研究团队从对发表文献系统性回顾所得的2700项观察中开发出了一个氨排放数据集。研究团队用这一模型估计全球氨排放在2018年达到43亿公斤。研究团队计算出,根据模型指导在空间上优化肥料管理,可以让这三种作物的氨排放减少38%。优化策略包括在生长季节采用常规的耕作法,将增效肥料施放在更深的土壤中。 该研究发现,在施肥管理场景下,水稻作物能带来47%的总体减排潜力,玉米和小麦分别是27%和26%。在没有任何管理策略的场景下,研究团队计算出到2100年氨排放将升高4.6%-15.8%,最终数字取决于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