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镇静剂过量会给ICU患者带来谵妄的风险,通过使用经处理的脑电图监测器(脑电双频指数[BIS])来指导镇静深度,可能会减轻这种风险。
研究问题
BIS引导的深度镇静(Richmond激越镇静量表[RASS]评分为–4或–5)能否减少镇静剂用量并增加无谵妄和无昏迷(DFCF)天数?
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在三级混合ICU进行,招募需要深度镇静超过8小时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临床评估组(CA)或BIS组(BIS范围,40-60)。两组都使用了BIS传感器,而CA组的屏幕仍然被遮住。深度镇静后,移除BIS传感器,由不知道随机分组的研究人员每天评估两次谵妄。主要转归是深度镇静后14天内的DFCF天数。此外,我们比较了深度镇静时镇静药物的剂量和BIS值。
结果
99名患者被纳入研究。我们发现CA组和BIS组的DFCF天数没有显著差异(P = .1),但是BIS组的丙泊酚剂量显著较低(CA组,1.77 mg/kg/h [95% CI,1.60-1.93] vs BIS组,1.44 mg/kg/h [95% CI,1.04-1.83];P = .03)。在深度镇静期间,CA组花费了总时间的46%(95% CI,35%-57%),BIS值< 40,而BIS组花费了32% (95% CI,25%-40%;P = .03)。针对镇静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BIS组的DFCF天数增加(CA组:中位数,1天[四分位间距,0-9天] vs BIS组:中位数,8天[四分位间距,0-13天];P = .04)。
解释
在这项研究中,BIS引导的深度镇静没有改善DFCF天数,但确实减少了镇静药物的使用。在需要镇静超过24小时的患者中,它显示了DFCF天数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