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基于一种新型T细胞活化标志的儿童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方法:一项前瞻性概念验证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5-05
  • 现阶段,结核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儿童公共健康问题。由于儿童结核病存在缺乏特异性症状、采集呼吸道标本困难以及含菌量少等问题,致使目前仍缺少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例如Xpert MTB/RIF用于诊断儿童结核病的敏感性仅为68%左右,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现有的免疫诊断方法也均无法鉴别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

    已有研究证实根据结核特异性T细胞CD27分子的改变可以区分成人潜伏和活动性结核,且其表达量的减少与结核抗原持续刺激及迁移至病灶有关。基于此,来自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和巴塞尔大学、坦桑尼亚Ifakara卫生研究所和NIMR Mbeya医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一项前瞻性概念验证研究,旨在明确上述结论是否适用于儿童人群,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发表在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第14卷第10期上。

    该项研究一共纳入130名坦桑尼亚结核病疑似患儿。通过收集患儿痰标本来培养结核杆菌;收集外周血标本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来进行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用于结核T细胞活化标志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核特异性T细胞表面CD27分子的荧光强度,计算丢失表面CD27分子的结核特异性T细胞与所有结核特异性细胞的比值,用于结核病的诊断指标。

    结果显示,18名阳性培养患儿中有15名为结核T细胞活化标志阳性,诊断的敏感性为83.3%;63名最终临床诊断为非结核病的患儿中结核T细胞活化标志的特异性为96.8%。此外,结核T细胞活化标志提示5名病原学诊断失败但高度怀疑为结核病的患儿为阳性结果。

    综上所述,结核T细胞活化标志在结核病诊断中显示了良好的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但由于目前用于诊断的cut-off值来自于对成人的研究,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cut-off值与诊断敏感和特异性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结核T细胞活化标志作为一种快速、准确且不依赖痰标本的诊断技术,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儿童结核病诊断方法,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验证。

相关报告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用于诊断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中活动性结核病确诊患者的表现:一项新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9-19
    • 结核病(TB)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能够引起成人和儿童发病及死亡,目前可用的最可靠诊断方法为体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然而一些临床、影像学及细菌学特征使得对儿童活动性(显性疾病)结核进行检测变得困难。虽然最近开发的一些诸如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IT)和T-SPOT®.TB之类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在成人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仍需要针对儿童活动性结核诊断的相关证据。基于此,来自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评估了IGRAs用于检测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中病原菌确诊为活动性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3月18日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人员对数据库截止2015年9月收录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检索,纳入了报道某一种或几种检测方法针对0至18岁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中结核病确诊患者(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诊断准确性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综述/Meta分析。此外,采用QUADAS-2对各项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 一共纳入了符合标准的15项研究。经统计分析发现TST、QFT-IT及T-SPOT用于诊断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中结核病确诊患者的敏感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8.2%(95%可信区间为79.4-94.2%)、89.6%(95 %可信区间为79.7-95.7%)、88.5%(95 %可信区间为80.4-94.1%)。然而,QFT-IT与T-SPOT用于诊断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中结核病确诊患者的特异性均要显著高于TST,其中QFT-IT为95.4%(95 %可信区间为93.8-96.6%)、T-SPOT为96.8%(95 %可信区间为94.2-98.5%)、TST为86.3%(95 %可信区间为83.9-88.6%)。 综上所述,QFT-IT与T-SPOT用于检测免疫功能正常儿童中活动性结核病例的特异性要高于TST。
  • 《一种基于自动化数字显微镜的新型算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5-08-31
    • TBDx自动化显微镜是一种通过处理数字显微图像来鉴定抗酸杆菌的新技术。将TBDx作为诊断算法的一部分可以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效果,但其性能特征尚未得到正式地测试。基于此,来自南非国立传染病研究所(NICD)及比勒陀利亚大学、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评估了TBDx自动化显微镜系统在结核病诊断算法中的应用,其相关成果于2015年6月15日发表在《美国呼吸与危重医学杂志》第191卷第12期上。 研究采用常规涂片镜检、TBDx显微镜以及液体培养三种方法同时对从结核病患者中提取的准样本进行处理,同时采用Xpert MTB/RIF(GXP)检测法对所有TBDx测试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并比较了采用Xpert MTB/RIF检测TBDx测试阳性标本以及采用TBDx显微镜检测结核标本两种算法相较于金标准液体培养基培养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结果显示,在1210份样本中,有1009份样本适宜接受评估,其中109份样本为结核杆菌培养阳性;在TBDx系统检测的277份样本中,有87份为阳性;被GXP方法证实的TBDx低阳性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为78%(85 of 109),特异性为99.8%(889 of 900),还有207份样本(207 of 1,009)需要GXP进行检测;单独使用TBDx的高阳性检测结果的敏感度为62%,特异性为99.7%。 综上所述,将TBDx自动化显微镜应用于诊断算法并联合GXP技术能够改善活动性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也能显着降低GXP测试样本数。此外,作为一种单机版显微镜系统,TBDx自动化显微镜的性能相当于一些使用广泛、技术成熟的结核病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