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沿河6号进入试运行阶段:新核电-世界核电新闻》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20-11-16
  • 进行冷功能测试,以确认对安全至关重要的部件和系统是否正确安装,并准备好在冷条件下运行。这是第一次全面测试整个反应堆性能的试验。这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核查主回路和部件- -例如核岛和常规岛屿的压力容器、管道和阀门- -的密封性,并清洁主循环管道。

    红烟河6号的冷功能测试于10月19日开始。在完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化学控制系统和动力控制系统的一系列调试试验后,一次回路于10月25日到达28巴最大压力平台进行保压试验。这些测试于10月27日完成。在此期间共完成了68项调试试验。中广核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设计要求,一次回路液压测试合格。”

    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4号机组)的建设已于2009年8月开始,包括4座cp -1000压水反应堆。1号机组和2号机组分别于2013年6月和2014年5月开始商业化运行,3号机组和4号机组分别于2015年8月和2016年9月开始商业化运行。

    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5号和6号机组——包括两座1080 MWe的中心电设计的ACPR-1000反应堆。5号机组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6号机组于同年7月开工建设。5号机组的冷功能测试于去年10月10日开始,标志着调试阶段的开始。

    去年12月底,中广核宣布调整5号和6号机组的启动时间表。该公司表示,这些反应堆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开始运行,分别比原计划晚了一年和六个月。

    红沿河核电站由辽宁红沿河核电公司所有并运营,该公司是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力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各持有45%的股份,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持有其余10%的股份。

    中广核于2011年11月下水的ACPR-1000是一种三回路装置,具有双重安全壳和取芯器。2012年,北京的中央规划者指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和中广核集团(CGN)对各自的反应堆项目进行“合理化”。这意味着中核集团的ACP1000和中广核的ACPR-1000被“合并”为一个标准化设计——华龙一号(HPR1000)。阳江5号和6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7月和2019年7月首次投入商业运行。ACPR-1000也将作为田湾核电站的5号和6号机组建造。“天湾5号”已于9月投入商业运行,而“天湾6号”预计将于2021年底投入商业运行。

相关报告
  •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9
    • 3月28日12时34分,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首次装载核燃料(简称“装料”)共计157组组件全部就位,堆芯照相合格。首次装料的完成,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装料工作于3月25日21时42分开始,在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的监督批准下开展,东北监督站副主任岳会国及有关工作人员现场见证装料工作启动。装料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简称“红沿河核电”)积极开展机组消缺工作,严格按照要求执行900余项机组定期试验,同时及时跟踪推动装料前综合检查等执照申请流程,做好相关整改,6号机组装料前系统状态良好、无影响系统可用缺陷,为装料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工作基础。 装料完成后,机组将继续上行,开展堆池排水、关压力容器大盖、一回路充水、升压升温、临界、冲转、并网及升功率等重要工作,同时启动阶段各个功率平台会执行瞬态试验,来验证和修改各个参数最优化,确保机组商运后设备状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红沿河核电总经理廖伟明表示,红沿河核电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理念,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把后续机组调试启动有关试验做好,推动6号机组高质量投产。
  • 《红沿河核电站首台机组商运10周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7
    • 6月6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迎来商运十周年。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自投产发电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业绩,截至2022年底,1号机组累计上网电量729.7亿千瓦时,全厂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2363亿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70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53万公顷。 红沿河核电项目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东北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2022年6月23日,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实现高质量投产,标志着红沿河核电全面建成,总装机容量超过671万千瓦,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世界第三大核电站。 十年来,红沿河核电不断追求卓越,全面、持续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2022年,公司核电运营SHE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级达到9.2级,标志着红沿河核电在安质环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高标准。红沿河核电培养了操纵员363人次、高级操纵员305人次,为我国核电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生力军。 在安全稳定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红沿河核电主动创新、不断拓宽核能应用边界,积极研究推进周边社区核能供暖项目。2022年11月1日,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红沿河核电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共惠及周边红沿河镇近两万居民。据测算,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环保效益显著。 拓展阅读 红沿河核电站共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国家电投、中广核集团、大连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按照45:45:10的股比投资组建,目前由国家电投负责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