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沿河核电站首台机组商运10周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6-07
  • 6月6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以下简称“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迎来商运十周年。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自投产发电以来,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业绩,截至2022年底,1号机组累计上网电量729.7亿千瓦时,全厂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2363亿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70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2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53万公顷。

    红沿河核电项目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东北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2022年6月23日,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实现高质量投产,标志着红沿河核电全面建成,总装机容量超过671万千瓦,成为我国目前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世界第三大核电站。

    十年来,红沿河核电不断追求卓越,全面、持续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水平,2022年,公司核电运营SHE标准化及国际标杆评级达到9.2级,标志着红沿河核电在安质环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高标准。红沿河核电培养了操纵员363人次、高级操纵员305人次,为我国核电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生力军。

    在安全稳定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红沿河核电主动创新、不断拓宽核能应用边界,积极研究推进周边社区核能供暖项目。2022年11月1日,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红沿河核电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共惠及周边红沿河镇近两万居民。据测算,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环保效益显著。

    拓展阅读

    红沿河核电站共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国家电投、中广核集团、大连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按照45:45:10的股比投资组建,目前由国家电投负责运营管理。

  • 原文来源: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430475.shtml
相关报告
  •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9
    • 3月28日12时34分,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首次装载核燃料(简称“装料”)共计157组组件全部就位,堆芯照相合格。首次装料的完成,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重要一步。 此次装料工作于3月25日21时42分开始,在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的监督批准下开展,东北监督站副主任岳会国及有关工作人员现场见证装料工作启动。装料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简称“红沿河核电”)积极开展机组消缺工作,严格按照要求执行900余项机组定期试验,同时及时跟踪推动装料前综合检查等执照申请流程,做好相关整改,6号机组装料前系统状态良好、无影响系统可用缺陷,为装料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工作基础。 装料完成后,机组将继续上行,开展堆池排水、关压力容器大盖、一回路充水、升压升温、临界、冲转、并网及升功率等重要工作,同时启动阶段各个功率平台会执行瞬态试验,来验证和修改各个参数最优化,确保机组商运后设备状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红沿河核电总经理廖伟明表示,红沿河核电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理念,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把后续机组调试启动有关试验做好,推动6号机组高质量投产。
  •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累计上网电量突破3000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8-16
    • 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累计上网电量307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924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333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69万公顷。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共建有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71万千瓦,年发电能力480亿千瓦时,综合设备国产化率80%。 红沿河核电站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4台机组采用CPR1000核电技术,于2016年9月全部投产商运。二期工程(5、6号机组)于2015年开工建设,采用ACPR1000核电技术,具备三代核电技术特征。2022年6月23日,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项目全面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