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风力发电量减少 英国电力市场迎来首次冬季供应挑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23
  • 随着气温骤降和风力发电量下降,英国电力市场将迎来今年冬季的首次挑战。据了解,英国能源监管机构Ofgem近日批准了一项新的“需求灵活性服务”(Demand Flexibility Service),该服务能让一般的英国家庭将节省约100英镑的电费。而在当地时间周二(11月22日)晚间,这项服务将展开用户测试。在这段时间,Epex Spot SE上的电力交易价格为402英镑/兆瓦时,是周三晚间交割的两倍多。

    目前,英国正进入冬季,但与此同时,该国电力供应的安全缓冲却是七年来最为紧张的。这促使英国电网向公用事业公司支付数亿英镑,以延长今年将永久关闭的燃煤电厂的运营。

    在当地时间周二(11月22日)晚间7点30分的高峰时段之前的8个小时内,仅有大约500兆瓦的剩余容量可供使用,因此运营商可能需要向更多的电厂支付费用。根据行业咨询公司Enapsys的数据,通常情况下,在严冬期间的一天,剩余容量大约为2千兆瓦。

    Enapsys主管Phil Hewitt表示:“这是冬季的第一个电力供应紧张的日子,但还不是最紧张的时候。这是一道小小的开胃菜,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紧张。”

    根据天气预报公司Maxar Technologies LLC的一份报告称,本周一股寒流袭击了英国,气温低于正常水平。周二伦敦的最低气温将低至3摄氏度,这将推高天然气和电力需求,下周气温将再次上升。

    数千户拥有智能电表的家庭已报名参加减少需求计划。根据一份系统通知,人们在傍晚降低消费量将减少约140兆瓦的需求。

    另外,周二(11月22日)中午,英国风力发电量低至3958兆瓦,而此前一天的风力发电量则超过了1万兆瓦。

  • 原文来源: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418093.shtml
相关报告
  • 《韩国首次在冬季减少燃煤发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7
    • 韩国今年冬天将尽可能减少燃煤电厂的运营。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大臣Sung Yoon-mo周四宣布,将采取措施将燃煤电厂的发电量减少多达20%。 Sung Yoon-mo表示,为了确保冬季电力正常供应,能源部将进行充分的准备确保在减少燃煤电厂运营的同时增加低碳电力的供应,从而改善空气环境。 据悉,这是韩国首次在冬季减少燃煤发电。 在此之前,韩国一直在努力减少粉尘的排放,粉尘的排放部分是由汽车和燃煤电厂造成的。 韩国能源部已经在今年春季削减了当地的燃煤电厂的运行,因为韩国通常在这个季节经历的粉尘水平最高。 根据该部的数据,2018年当地燃煤电厂排放的细尘量约为23,000吨,较2016年的30,700吨下降了25%。 为减少此类污染物的排放,环保部还一直在促进当地电厂使用低硫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本月初,韩国宣布了一系列限制粉尘污染的措施,其中包括从12月开始的四个月内,在大城市中每隔一天禁止非必要的公共车辆进入道路。
  • 《天然气发电主要面临三个挑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6
    •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可与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能源供应清洁化的最现实选择。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推动节能减排、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天然气发电产业也因其清洁性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当前我国天然气发电尚未达到规划目标 中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天然气发电设定了发展目标,未来我国天然气发电产业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记者了解,中国天然气主要使用在四个方面:城市燃气、化工、工业和发电领域。 “发电用气作为我国天然气重要利用领域之一,总的来看,受天然气资源稀缺影响和价格机制的制约,当前我国天然气发电尚未达到规划目标,与国外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90.7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82.8亿立方米,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天然气进口量年均增长达107.9亿立方米。2018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能源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依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天然气产量127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4%;天然气进口量97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22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达到3300亿立方米,2025年增至4500亿立方米,2030年增至5500亿立方米。 从发电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主要发电能源有煤炭、水能、风能、天然气、核能与太阳能。其中,煤电占全部发电量的70%,其次是水电、风电、气电。 美国主要的发电能源有天然气、煤炭、核能和水能等。长期以来,天然气都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发电能源。2015年4月,美国天然气发电量首次超越煤炭。此后,天然气发电量经历小幅下降后重回高位,2017年为美国提供了14680亿千瓦时的电力,占全年发电总量的35%。 刘满平表示,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其中,燃气装机894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4.6%,距“十三五”规划要求的1.1亿千瓦仍存在2000万千瓦的缺口,也远远低于美国(35%)与欧盟(18.9%)水平。从天然气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发电用气量仅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发电用气份额低于美国(35%)和欧盟(23.9%)水平。 天然气发电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电联在今年4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气电装机为8450万千瓦,较2015年仅增长1850万千瓦,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仍有超过2550万千瓦的巨大差距。“十三五”已经进入第四年,且气电目前仍未现“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气电规划目标“落空”几乎已成定局。 气电规划目标之所以“落空”,与高气价直接导致气电竞争力羸弱有很大的关系。中电联理事长刘振亚在中电联2019年第一次理事长会议上表示,气电成本远高于煤电,仅燃料成本就接近0.5元/千瓦时。这一水平已远高于各地煤电标杆电价。 据了解,《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气电装机“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同样制定类似“开放式”目标的还有能源领域的两颗“新星”——风电和光伏发电,二者的规划装机目标分别为,到2020年底“达到2.1亿千瓦以上”和“达到1.05亿千瓦以上”。虽然被寄予厚望,但相比于光伏发电提前3年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风电正在快速接近“十三五”发展目标,气电“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刘满平看来,之所以存在上述情况,主要是当前天然气发电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前些年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以及对外依存度升高等因素,使得社会上产生了对发展气电的担心。 第二,对发展天然气发电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 第三,缺少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现行上网电价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充分体现天然气发电的调峰效益和环境效益价值。而很多地方财政补贴支持政策难以落实,导致部分气电项目经营难以长期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