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发电主要面临三个挑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1-26
  •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可与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能源供应清洁化的最现实选择。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推动节能减排、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天然气发电产业也因其清洁性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当前我国天然气发电尚未达到规划目标

    中国《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天然气发电设定了发展目标,未来我国天然气发电产业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记者了解,中国天然气主要使用在四个方面:城市燃气、化工、工业和发电领域。

    “发电用气作为我国天然气重要利用领域之一,总的来看,受天然气资源稀缺影响和价格机制的制约,当前我国天然气发电尚未达到规划目标,与国外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较大规模。”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90.7亿立方米,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82.8亿立方米,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天然气进口量年均增长达107.9亿立方米。2018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能源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依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天然气产量127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4%;天然气进口量974.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9%;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22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达到3300亿立方米,2025年增至4500亿立方米,2030年增至5500亿立方米。

    从发电能源结构来看,我国主要发电能源有煤炭、水能、风能、天然气、核能与太阳能。其中,煤电占全部发电量的70%,其次是水电、风电、气电。

    美国主要的发电能源有天然气、煤炭、核能和水能等。长期以来,天然气都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发电能源。2015年4月,美国天然气发电量首次超越煤炭。此后,天然气发电量经历小幅下降后重回高位,2017年为美国提供了14680亿千瓦时的电力,占全年发电总量的35%。

    刘满平表示,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9.5亿千瓦,其中,燃气装机8948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4.6%,距“十三五”规划要求的1.1亿千瓦仍存在2000万千瓦的缺口,也远远低于美国(35%)与欧盟(18.9%)水平。从天然气消费结构来看,我国发电用气量仅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发电用气份额低于美国(35%)和欧盟(23.9%)水平。

    天然气发电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电联在今年4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气电装机为8450万千瓦,较2015年仅增长1850万千瓦,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仍有超过2550万千瓦的巨大差距。“十三五”已经进入第四年,且气电目前仍未现“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气电规划目标“落空”几乎已成定局。

    气电规划目标之所以“落空”,与高气价直接导致气电竞争力羸弱有很大的关系。中电联理事长刘振亚在中电联2019年第一次理事长会议上表示,气电成本远高于煤电,仅燃料成本就接近0.5元/千瓦时。这一水平已远高于各地煤电标杆电价。

    据了解,《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气电装机“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同样制定类似“开放式”目标的还有能源领域的两颗“新星”——风电和光伏发电,二者的规划装机目标分别为,到2020年底“达到2.1亿千瓦以上”和“达到1.05亿千瓦以上”。虽然被寄予厚望,但相比于光伏发电提前3年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风电正在快速接近“十三五”发展目标,气电“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刘满平看来,之所以存在上述情况,主要是当前天然气发电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前些年出现的天然气供应紧张以及对外依存度升高等因素,使得社会上产生了对发展气电的担心。

    第二,对发展天然气发电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

    第三,缺少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现行上网电价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充分体现天然气发电的调峰效益和环境效益价值。而很多地方财政补贴支持政策难以落实,导致部分气电项目经营难以长期维持。

相关报告
  • 《欧洲摆脱能源危机还将面临三大挑战》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04
    • 早在2021年秋季,能源短缺就已经在欧洲开始蔓延,能源危机为国际能源低碳转型的合理化推进敲响了警钟。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在日本广岛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表示,2022年欧洲在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以及缓解俄乌战争造成的能源危机方面做得很好,“欧洲能够适时改变其能源市场,将其俄罗斯天然气的份额降至4%以下,经济没有经历衰退,但还没有走出困境”。比罗尔认为,欧洲地区的能源市场今年仍有三个主要障碍需要克服。 中国需求上升 2022年,世界能源供应充足,当时中国仍处于疫情防疫状态,经济活动放缓,购买的石油和天然气减少。然而,今年情况并非如此,欧洲今年可能面临更具挑战性的冬天。中国的液化天然气需求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回升,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是天然气市场需求的关键决定因素。国际能源署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每天增加200多万桶,中国将占需求增长的近60%。 美国债务违约 全球能源市场参与者也在密切关注白宫和共和党人就美国债务上限进行的激烈谈判。如果没有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在6月初面临违约。美国债务违约将导致石油需求和价格下降,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上周五,油价从前一天超过1%的跌幅反弹,因为随着债务上限谈判的继续,投资者对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正在缓解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对俄罗斯的依赖仍然存在 欧洲能源市场面临的另一个关键挑战是,它们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尚未完全消除,供应前景也不确定。2022年,由于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严重减少,该地区许多国家被迫陷入能源危机。俄罗斯国家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月表示,2022年,该公司对瑞士和欧盟的天然气出口下降了55%。如果俄罗斯进一步减少天然气出口,欧洲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再次面临挑战。
  • 《IEA:石油需求复苏面临挑战 》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7-16
    • 据 7月10日Rigzone报道,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对全球石油需求前景表示乐观,但警告称,疫情的再次爆发可能会阻碍全球石油需求的复苏。 该机构称,二季度燃料消耗量的下降幅度略低于此前的预估,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未来三个月需求将大幅反弹。 IEA预计,随着欧佩克及其盟友坚持大幅减产,巨大的库存将会减少。 国际能源署表示 :“病例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国家还在不断增长,这提醒我们,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对我们市场前景带来了几乎可以肯定的下行风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较 4月底触及的低点上涨了一倍多,上周五在伦敦市场交易价格接近每桶42美元,原因是燃料消费量增加,原油供应受到控制。 然而,人们仍能感受到危机的冲击仍在持续。全球石油需求今年将减少 790万桶/天,降幅约为8%。尽管这仍是创纪录的需求削减,但并不像上个月预期的那样糟糕,当时该机构预计日消耗量将下降830万桶。 IEA将其对危机最严重的第二季度的需求评估上调了150万桶/天,不过这仍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7%。 据该机构指出,进入第三季度,随着经济活动的复苏,全球石油消费量将较前三个季度增加约 14%,达到日均9430万桶。 需求反弹,再加上欧佩克及其盟友的严格减产,加上其他国家的减产,应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今年上半年积压的大量库存。 6月份,全球石油供应跌至8690万桶的九年来最低水平,因欧佩克兑现了所有承诺,同时投资削减和钻井减少打击了美国和加拿大的产量。 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首的 23个国家组成的欧佩克+联盟已经做出了史无前例的减产承诺,减产量几乎占全球供应量的10%,以重新平衡市场和支撑油价。国际能源署表示,由于沙特为加快复苏进程而进一步减产,减产幅度甚至超过了6月份承诺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