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汽车行业最大客户》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6
  • 欧盟统计局(Eurostat)4日表示,2022年,中国市场吸收了欧洲汽车工业出口附加值的21%,超过美国(20%)和英国(13%)。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从12%增至21%。

    报道称,2022年欧洲汽车工业为非欧盟消费者带来的总附加值为789亿欧元,比2010年增长54%,但比2015年下降7%。

    相反,2022年非欧盟汽车行业对欧盟市场的附加值达到346亿欧元,比2015年增长47%,比2010年增长124%。中国生产商贡献了这一附加值的大部分(16%),领先于日本(15%)和韩国(10%)。中国的份额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9%增加到2022年的16%。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zh-cn/shortnews/MOWn1JpG.html
相关报告
  • 《美国关税和欧盟法规使汽车行业面临风险》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Hazel
    • 发布时间:2025-05-09
    • 4月15日,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STLAM.MI)董事长John Elkann在该集团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在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背景下,当前痛苦的关税政策和过于严格的法规正将欧美汽车产业置于险境”。他强调汽车制造业是“就业、创新和社会凝聚力的基石”,行业衰退将是“悲剧性的”。 自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去年年底离职以来,埃尔坎一直在掌舵这家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的销量。Elkann将当前的汽车行业状况描述为“极端”,并呼吁美国和欧洲采取紧急行动,确保“有序过渡”——中欧市场总量即将首次被中国超越。 Elkann说,在美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着超过25%的汽车进口税率之外的“层层叠加的额外复合关税,包括铝、钢和零部件的关税”。不过他对特朗普总统周一考虑放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的表态表示谨慎乐观。 至于欧盟,Elkann表示,欧盟的二氧化碳法规强加了一条“不切实际的电气化道路,与市场现实脱节”。他指出:“欧洲各国政府突然取消购车补贴,充电基础设施仍严重不足”严重迟滞电动车转型进程。
  • 《中国成全球最大汽车保有国 新能源汽车占全球4成以上》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4
    • “中国今年年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保有国,没什么悬念了。” 在12月13日于上海举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生态高峰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上海校友会第二届换届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提出,截至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达2.75亿辆,总体水平与美国相当,“把最近三个月的销量乘以四,一年的销量就超过了3000万辆”。 在付炳锋看来,接下来汽车千人保有量上升到300甚至350辆,总销量达到3000万到3500万辆完全可能。 在如此庞大的体量和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下称《规划》)将成为发展的新动力。付炳锋表示,新能源汽车在“2035规划”的推动下必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0%,按照国内汽车总量3000万辆的假设,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新能源(4.380, 0.00, 0.00%)汽车在全球的占比达44%。 作为我国造车新势力的四大品牌之一,沈晖把2020年视为新能源汽车起飞的元年。 疫情之下,汽车市场正在超预期恢复,新能源汽车则成为主要贡献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1~11月,汽车销量2247万辆,同比下降2.9%。同期,新能源汽车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3.9%。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数据称,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8.1万辆,同比增长8%,实现了连续5个月8%左右的近两年最高增速。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增长24.8%;零售销量16.9万辆,同比增速136.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渗透率8%,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 付炳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预计将在2~3年后完全退出。在油电价差下,新能源运营车辆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已经全面超越燃油车。随着补贴退出,电池降本速度低于预期,短期内消费者购车成本高于同等燃油车,长期来看,将会实现无补贴首购平价。 付炳锋表示,总体来看,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对冲了疫情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在新能源购置税补贴和免征车购税政策延长两年等政策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也因为市场的认知在持续上升。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品类的出现,消费者也有了更多元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该爆发了。”沈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的背后是市场实际存在这样的需求,体验过了产品后,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口碑,再加上《规划》的出台,让原本还担心充电和公共设施的消费者有了更大的信心。补贴也不再是购车的主要动力,企业的运转也已进入良性循环。 充电桩建设和5G基建铺设等“新基建”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占比的不断提升,将持续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 沈晖提出,智能化将是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下半场。2020年智能车新车的普及率为51.6%,预计2029年智能汽车新车普及率将达100%。 沈晖表示,从全球的供应链来看,从电池到电控,再到电机,乃至整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都已经是全球最强的,能交付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以及品牌都比欧美更多。虽然国内四家新势力造车品牌都还在发育期,“严格来说,特斯拉也是个青年。但现在这些企业的生存不会有问题了,关键是到底能做成多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