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掌握全球化市场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8-05-31
  • 2017年11月28日,瑞典食品管理局“Livsmedelsverket”总干事AnnicaSohlström博士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主席Dr. Andreas Hensel博士就在未来的食品安全领域密切合作达成了一致协议。该合作协议在Livsmedelsverket乌普萨拉的总部签署。合作的主要重点在于食品分析方法的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用于检测污染物的筛选和标准方法。“例如,在鱼和海鲜贸易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易于使用的常规方法来检测海洋生物毒素,”Hensel教授在签署合作协议时说。BfR和Livsmedelsverket也将合作制定减少牲畜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策略,并通过图像信息工具支持风险沟通。

相关报告
  • 《 过敏原:食品工业面临的挑战 》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3-25
    • 食品服务业的工作人员有保障顾客安全的责任,确保他们免受伤害。食物过敏原对于某些顾客来说有潜在的危及生命的风险,虽然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完全无害。当遇到需要处理现实世界的情况时,可能会有灰色区域和不确定的立法和指导文件。本次研讨会将汇集食品过敏与食品服务行业专家,以解决太明确的领域的困难。 会议主题将包括: 食物过敏原剂量与风险评估、过敏原标签和菜单要求、良好的实践指导、 案例研究-法院案例 、案例研究-良好的做法和无麸质- NPD 。出席的主要好处: 从现实世界中吸取好的(坏的)过敏原管理的例子、跟上最新的过敏原阈值剂量 、与专家审查食品过敏原管理策略以及听和问食物过敏原的关键人物的问题。想要了解更多的会议内容,可访问该网址:https://www.campdenbri.co.uk/allergens-industry-challenges.php
  •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建议》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盛怡瑾
    • 发布时间:2017-11-27
    • 2016年4月21日,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客座研究员林福(音)发文称,中国修订《食品安全法》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还不足以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监管执法仍然是一个挑战 。文中说道,根据皮尤全球态度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的一项调查,2015年有71%的中国民众认为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问题。 一、提升食品安全的意义 1. 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消费者健康状况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对国际消费者也至关重要,因为来自中国的食品和食材在全球超市货架上都随处可见; 2. 能够改善和化解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提升消费者信心,这是中国需要向消费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在中国GDP增长从最高速开始回落的背景下,更是重中之重,也关系着全球的经济稳定; 3. 能够增强民众对政府和食品企业的信任,促进社会诚信和稳定。 二、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 经修订的中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颁布实施,旨在强化对中国食品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全食品供应链的监督。然而,食品安全问题挑战不在立法而在执法。食品行业很难监管,这是因为: 1. 食品安全部门监管范围较宽,如土壤污染物的富集吸收、生产加工违规使用添加剂、销售假冒或过期食品等违背商业道德的行为等,难以面面俱到、实时监管; 2. 中国食品安全部门必须面对一个因支离破碎而混乱不堪的国内食品行业。因此,规范为超市和食品加工企业供货的农场以及约35000家中国食品加工企业就成为了中国政府的一大难题。 三、建议及解决办法 1. 只有监管和处罚更严格,才能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及安全的信任; 2. 监管部门间的协调统一仍有待提高。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及计划生育委员会也参与监管。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食品安全法规,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好地协调合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才能正常运转; 3. 减少食品安全违规行为,增加食品供应链透明度和产品可追溯性,最终恢复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心和对食品企业及政府的信任; 4. 更多的监管规定和产业链监督措施将提高商业成本,加速行业整合,从监管角度看,应该能推动中国食品行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部分附加成本必然由消费者承担,最终消费决策将证明消费者愿意为可信赖的安全食品溢价。国内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社区农业、城市周边的白领农业已经说明,有消费者愿意多花钱来保证食品供应的品质。 (编译 盛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