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最新Nature论文:新冠死亡人数被严重低估,实际人数或是报告的3倍》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2-12-21
  • 新冠大流行已经3年时间,累计导致超过6亿人感染,并导致超过660万人死亡。但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新冠的实际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要远超这些统计值。

     

    新冠大流行导致的相关死亡人数,可以用超额死亡率来衡量。这是一种方便的工具,可以克服各地识别和记录新冠大流行导致的死亡方式的差异。通过比较一个地区或国家报告的各种原因造成的总死亡人数与近年来趋势预期的死亡人数,来估计超额死亡人数。

     

    超额死亡率是衡量新冠相关死亡人数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这种估计方法不仅包括新冠感染导致的直接死亡,还包括了哪些没有感染新冠但因新冠导致的医疗系统崩溃而死亡的人。

     

    此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评估结果认为2020年和2021年全球新冠相关死亡人数在1260万-2100万之间。而美国西雅图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认为这一数字在1710万-1960万之间。

     

    2022年12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The WHO estimates of excess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全面评估了2020年和2021年全球新冠相关超额死亡人数。

     

    WHO 认为,全球新冠相关死亡人数被严重低估了,2020年和2021年全球因新冠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死亡人数估计为1483万人,这是世界各国同期报告的新冠相关死亡人数(540万)的近3倍。

    新冠大流行让全世界措手不及,其造成的损失不可想象。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共报告了2.87亿新冠确诊病例,其中相关死亡人数为540万。

    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在2019年底首次出现,2020年3月,WHO宣布全球新冠大流行。一清指出,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开发诊断工具,许多国家迅速调整和扩大了检测技术,实现了对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检测,但仍有许多国家缺少检测能力。此外,各国对新冠相关死亡的认定标准之间存在差异。这些都导致了在国家层面和在全球范围内对新冠大流行的传播及其影响的评估不完整。因此,对新冠大流行相关的超额死亡率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衡量其总体影响。

    但实际上,许多国家没有全因死亡率(ACM)数据,无法直接估计其超额死亡率。WHO基于已有数据的国家的全因死亡率(ACM)和其他相关因素建立了一个模型框架,对2020年和2021年各个国家、地区和全球超额死亡人数进行了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全球2020年和2021年超额死亡人数达1483万人,这是同期官方报告的新冠相关死亡人数540万的近3倍。约80%的超额死亡发生在中等收入国家,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拉丁美洲国家。低收入国家超额死亡人数较少,主要是因为他们只占全球总人口的9%,而且人口也更年轻。

    根据WHO评估的超额死亡人数,印度、俄罗斯、印尼、美国、巴西、墨西哥、秘鲁、土耳其、埃及、南非、伊朗、巴基斯坦、乌克兰、尼日利亚、菲律宾、哥伦比亚、意大利、波兰、英国、孟加拉国、德国、刚果(布)、罗马尼亚、西班牙、埃塞俄比亚这25个国家在2020和2021年超额死亡人数最多。具体来说,印度为474万、俄罗斯为107万、印尼为103万,美国为93万。

    在这些国家中,美国、俄罗斯、巴西、埃及、西班牙等国家有完整的统计数据,因此数据不确定性范围较窄。而印尼、印度、土耳其等国家数据不确定性范围较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数据不确定性范围最大。

    而超额死亡人数实际上跟一个国家的总数人口密切相关,从超额死亡人数的绝对数字来看,印度排第一,美国第四,但考虑到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后,这两个国家的受影响程度排名在20名开外。而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墨西哥等国家实际受影响程度最大。秘鲁在2020年和2021年超额死亡人数比正常情况下多了97%,厄瓜多尔增加了51%,玻利维亚增加了49%。

    2020和2021年全球超额死亡人数(1483万人)与报告的新冠相死亡人数(540万人)之间的比值是2.74,但这一比值在各个国家之间差异很大,例如,在非洲的许多国家这一比值超过了5甚至10,而在西欧国家这一比值接近1。

    总的来说,WHO的这项研究表明,新冠大流行导致了全球死亡率的显著增加,在2020年和2021年,超额死亡人数为1483万人(1323万-1658万之间),其中2020年为447万人(在391万-507万之间),2021年为1036万人(在906万-1197万之间),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死亡率都有明显上升。这项研究还显示,2021年全球报告的新冠相关死亡人数和超额死亡人数都比2020年更多。总体上,2020年和2021年超额死亡人数远超报告的新冠相关死亡人数,尤其是在一些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

    这项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超额死亡率为0.13%,这意味着新冠超过心脏病成为2021年的全球主要死亡原因,这一数字也超过了1957年、1968年和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但没有超过1918流感大流行,1918流感大流行的全球超额死亡率高达1%。

    超额死亡率量化了所有原因造成的死亡率增加,包括新冠直接死亡、新冠间接死亡(例如医疗卫生系统过载)和严格意义上的非新冠相关死亡(例如暴力冲突或灾害等其他冲击造成的死亡)。

    最后,WHO表示,评估新冠大流行对全球死亡率影响的复杂性突出表明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集中式系统以实时监测全球死亡率、这种监测系统的建设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但是,一旦建成,它们将成为未来大流行和健康危机的基础早期预警。

    WHO还创建了一个交互式Web应用程序【2】,公布了超额死亡率评估的所有结果,这一工具可以透明地探讨国家、地区到全球的评估数据。所有的数据和代码都已经放在了GitHub上【3】,其分析和结果是完全可重复的。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063e5236040.html
相关报告
  • 《柳叶刀:全球新冠实际死亡人数或达1820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3-13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告诉我们,全球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突破了600万人。 然而,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全世界因新冠大流行死亡的人数可能是官方记录的三倍以上。 虽然官方记录的死亡人数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为590万,但新研究估计在同一时期发生了1820万例额外的死亡病例(超额死亡)。这表明,新冠大流行的全部影响可能要大得多。 超额死亡指的是已记录的因各种原因死亡人数与根据过去趋势预计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它是衡量大流行真正死亡人数的一个关键指标。虽然此前已经有一些尝试来估计超额死亡率,但大多数都因为数据的可用性而在地理范围上受到限制。 这项新研究提供了第一个经同行评议的关于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全球191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州和省等252个国家以下地区)因新冠大流行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的估计值。 分析表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冠大流行导致全球超额死亡人数可能达到1820万,比官方报告的数字高三倍以上。 估计超额死亡率最高的是安第斯拉丁美洲(每10万人口512人死亡)、东欧(每10万人口345人死亡)、中欧(每10万人口316人死亡)、撒哈拉以南非洲(每10万人口309人死亡)和中拉丁美洲(每10万人口274人死亡)。这些地区以外的几个地方估计也有类似的高比率,包括黎巴嫩、亚美尼亚、突尼斯、利比亚、意大利的几个地区,以及美国南部的几个州。 估计超额死亡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南亚,有530万例超额死亡,其次是北非和中东(170万)和东欧(140万)。 在国家层面,估计超额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印度(410万)、美国(110万)、俄罗斯(110万)、墨西哥(79.8万)、巴西(79.2万)、印度尼西亚(73.6万)和巴基斯坦(66.4万)。这七个国家可能占了全球超额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由于人口众多,仅印度就占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22%。 研究人员表示,区分由新冠肺炎直接导致的死亡和那些作为大流行病间接发生的死亡是至关重要的。来自初步研究的证据表明,相当一部分超额死亡是新冠肺炎直接导致的结果。 研究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的Haidong Wang博士说:"了解大流行的真实死亡人数对有效的公共卫生决策至关重要。包括瑞典和荷兰在内的几个国家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是大多数超额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我们目前对大多数地方没有足够的证据。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有多少死亡病例是由新冠肺炎直接造成的,以及有多少是作为大流行的间接结果发生的。"
  • 《欧洲评估新冠感染传播率及严重程度》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1-04
    • 英国《自然》杂志3日发表了一项新的模型研究,英国及法国科学家使用了45个国家的数据,构建了可用于评估各国感染水平和应对效果的模型,同时,这一成果还展示了如何将血清学调查结果和死亡数据结合起来,用于评估新冠病毒感染的传播率和严重程度。   监测新冠病毒的传播水平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是指导应对这一流行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现有数据不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具有很大挑战性。血清学调查是对人口中产生新冠病毒抗体人群百分比进行的估算;根据检测能力的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数据。死亡数据被认为是新冠病毒传播率和感染严重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不过这些数据也可能不一致,具体取决于疫情暴发的地点。例如,与一般人口相比,护理院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异常地高。   为深入研究感染模式,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45个国家的新冠肺炎死亡数据和22个国家级血清学调查结果,创建了一个模型。他们估算了感染死亡率——感染病毒的人中可能因此而死亡的比例——可用于比较报告和预期的死亡人数。65岁以下人群按年龄划分的相对死亡风险在各国是一致的;5—9岁儿童的感染相关死亡风险最低,年龄每增加5岁,感染死亡率增加0.59%。   团队估计了65岁以上人口在没有护理院传染情况下的预期死亡人数。然后,他们将这些估计数值与这一年龄组的报告死亡人数进行了比较,发现各国之间的数字存在差异。例如,南美洲报告的65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低于预期,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中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报告不足。同时,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报告的65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高于预期,原因是护理院中暴发了多起疫情。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基于模型的感染率估算或许有助于确定脆弱人口可能发生超额死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