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油田首次应用物联网定位融合5G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06
  • 近日,秦皇岛32-6作业公司协同兄弟单位推进“基于物联网海陆物资及人员动态跟踪管理系统”的试点开发,已完成海上油田21个生产单元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开启了海上油田智能互联新阶段。

    该系统包括建设一条5G专网、一个物资及人员动态分析管理平台等,旨在进行物料载具在料场、码头、船舶、海上平台等流转节点的实时位置追踪以及人员的动态跟踪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实现油田重要物资位置全流程管理,为油田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该系统成功实施后,具有人员状况动态监测提醒、实时共享物料数据、辅助进行各类数据分析等功能,可以对海上滞留预警提醒,提高物料载具周转率;检验证书过期预警提醒,降低运输安全风险;各平台及料场数据实时共享,实现日常作业过程中的资源共享以及应急情况下的灵活调度。通过系统、邮箱、海油移动云等多种方式,进行自定义有效提醒,未来还可通过“数字员工”对系统进行语音控制操作,查询出海人员或物料载具,能够准确定位并语音播报其所在平台位置、在实施项目、已出海天数等相关信息,通过大屏进行可视化展示,一目了然。

    “目前,料场、码头、船舶各节点的系统配套硬件设备正在逐步建设中,人员动态跟踪管理模块正在秦皇岛33-1油田测试,同步开展的5G专网建设也为此试点项目提供了有效的通信支撑,这也是物联网定位融合5G技术在海油的首次应用。”秦皇岛32-6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此项目的成功试点,将为海上油田物料载具的周转效率和人员应急管理水平带来新突破,系统通过各类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将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一线生产效率。未来,秦皇岛32-6作业公司将在海油物资跟踪管理领域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携手物联网与5G技术,共同提升渤海油田智能化管理水平,为推动油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出贡献。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3581.html
相关报告
  • 《深圳5G应用遍地开花 5G行业应用惠及民生》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7-20
    • 2020年是我国5G大规模建设元年。步入7月,一年已过半,深圳5G建设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5G行业应用惠及民生 5月17日,深圳机场正式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21日,深圳全市口岸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底,全国首条“5G智慧交通示范路”在深圳上线。抢抓新基建“风口”,5G应用场景正在深圳加速落地。 从年初的全民防疫抗疫,到企业及员工复工复产,再到如今火爆的直播带货,5G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处了解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电信将5G与AI、物联网等技术充分融合,面向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引导机器人、智慧消毒机器人以及医疗物资配送机器人等服务类应用。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系统服务全国31个省(区、市)的5271家医疗机构,提供了5G远程会诊、医疗服务机器人、疫情防控系统、云医院等34项服务。中国联通充分利用5G网络的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5G+医疗云平台、5G+热成像人体测温方案、5G巡检机器人、5G直播背包等在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企在5G各领域发力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截至2019年,深圳市实现5G基站建设数量和多功能智能杆建设数量两个“全省第一”;建成5G基站超过1.55万个,占全省40%。 在5G产业链条上,深圳企业早已抢占先机。近日,德国相关机构发布了关于5G标准专利声明的实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专利共有21571个5G标准专利项声明,华为排行第一。 除了华为,深圳5G相关企业分布在各个领域。在芯片行业,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等居于领先地位;在核心器件领域,日海、大富科技、国人通信是龙头企业;在器件组件方面,有摩比天线、国人通信等;在应用领域,国民技术、大疆创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在第三方检测方面,有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等。5G产业高速发展同时,必将带动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蓬勃发展。
  • 《洞见 | 2021年最重要的技术将是AI、机器学习、5G和物联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18
    • 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一项最新研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5G 和物联网将是 2021 年最重要的技术。 这家技术机构近日公布了对美国、英国、中国、印度和巴西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的调查结果。这项调查针对的是 2021 年最重要的技术、新冠肺炎疫情对其技术采用速度的影响以及预计受技术影响最大的行业。 根据 IEEE 的一份声明,在最重要的技术方面,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32%)认为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其次是 5G(20%)和物联网(14%)。接受调查的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表示,大多数人认为,制造业(19%)、医疗保健(18%)、金融服务(15%)和教育(13%)是将受到科技影响的行业。 与此同时,有 52%的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认为,他们最大的挑战是处理与业务运营相关的疫情复苏问题。这些挑战包括永久性混合远程和办公室工作结构(22%)、办公室和设施重新开放和回归(17%),以及管理永久性远程工作(13%)。 不过,11%的受访者表示,随着这种不可预测的环境继续存在,如何灵活地停止和启动 IT 项目,将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另有 11%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安全威胁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受调查的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已经加快了采用一些技术的速度。超过半数(55%)的受访者有加速采用云计算,有 52%的受访者加速了 5G 的采用,51%的受访者加速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受疫情影响,物联网(42%)、增强和虚拟现实(35%)以及视频会议(35%)技术的采用也加快了。 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今年突发的疫情,使得这一趋势加速演进。 信息来源:IEEE       推荐阅读 战略 | 发改委等四部门: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等领域实现突破 突破 | 黑硅光电探测器创纪录:外部量子效率高达132% 新品 | 小米量产全球首款透明电视 突破 | 中芯国际14nm芯片已量产,良率正在稳步爬升 探索 | 新西兰将试验世界上第一个长距离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重磅 | 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出炉!(光电相关部分) 前瞻 | 传华为要自研光刻机? 突破 | 我国科学家成功开发新型5nm高精度激光光刻加工方法,实现1/55衍射极限突破 洞见 | 清华大学魏少军:摩尔定律驱动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全球半导体时隔7年首次出现衰退 重磅 | 大族激光:研发光刻机 新品 | 1.2万亿晶体管40万颗核心:巨无霸芯片成功卖出 前沿 | 首个纯国产dToF SPAD激光雷达传感器芯片 突破 | 华为发布突破性5G天线技术 突破 | 国产ArF光刻胶取得重大突破:可用于7nm工艺 探索 | 我学者制成金属钠薄膜,将助推等离激元器件研发 突发 | 33家中企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国产替代刻不容缓! 战略 | 2家中国半导体初创企业获英特尔投资 突破 | 安芯半导体再出货一台近千万光刻机,国产化之路为时不远 前沿 | 基于量子中继的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新品 | 一种新型的无焦平面镜头相机 干货 | 国内光电领域相关学会协会基础信息整理 新品 | 欧洲研究组开发了一种1kW点矩阵超快激光器 新品 | 激光物理学:光波的脉冲 探索 | NIST提出了光功率的新定义 前沿 | 全球首款100寸8K GOA显示面板在成都点亮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国科学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国科学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 关注我们从扫码开始 ○ 光电咨询合作:027-87199007 商业报告服务:027-87199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