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5G应用遍地开花 5G行业应用惠及民生》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20-07-20
  • 2020年是我国5G大规模建设元年。步入7月,一年已过半,深圳5G建设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5G行业应用惠及民生

    5月17日,深圳机场正式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21日,深圳全市口岸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底,全国首条“5G智慧交通示范路”在深圳上线。抢抓新基建“风口”,5G应用场景正在深圳加速落地。

    从年初的全民防疫抗疫,到企业及员工复工复产,再到如今火爆的直播带货,5G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处了解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电信将5G与AI、物联网等技术充分融合,面向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引导机器人、智慧消毒机器人以及医疗物资配送机器人等服务类应用。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系统服务全国31个省(区、市)的5271家医疗机构,提供了5G远程会诊、医疗服务机器人、疫情防控系统、云医院等34项服务。中国联通充分利用5G网络的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5G+医疗云平台、5G+热成像人体测温方案、5G巡检机器人、5G直播背包等在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企在5G各领域发力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截至2019年,深圳市实现5G基站建设数量和多功能智能杆建设数量两个“全省第一”;建成5G基站超过1.55万个,占全省40%。

    在5G产业链条上,深圳企业早已抢占先机。近日,德国相关机构发布了关于5G标准专利声明的实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专利共有21571个5G标准专利项声明,华为排行第一。

    除了华为,深圳5G相关企业分布在各个领域。在芯片行业,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等居于领先地位;在核心器件领域,日海、大富科技、国人通信是龙头企业;在器件组件方面,有摩比天线、国人通信等;在应用领域,国民技术、大疆创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在第三方检测方面,有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等。5G产业高速发展同时,必将带动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蓬勃发展。

相关报告
  • 《8月底前建成4.5万个5G基站 深圳数字技术日益成熟》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6-24
    • 深圳是国家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5G独立规模组网城市,今年,5G建设进入全力冲刺期。深圳市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建成5G基站2.8万个,8月底前将新铺设约1.7万个5G基站,总量将达4.5万个。 以5G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战略基石。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对深圳来说,大力推进新基建建设,既是使命,也是担当。 8月底前建成4.5万个5G基站 深圳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集聚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领军企业,在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走在全球最前列,深圳实施5G战略有基础、有支撑。 5G的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的能力,可以全方位地改变各个行业的生产和运营。近几年,深圳调动一切资源促进5G发展。2019年以来出台了《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及相关工作方案。此外,深圳市工信局共印发两批次的公共场所资源开放目录,协调开放公共场所资源8847个,推动我市免费开放政府机关物业、市政公园等公共设施,为5G建设提供场所和便利。 近年来,深圳在5G+AR/VR、5G+智慧医疗、5G+智慧码头、5G+智慧酒店等多类应用场景不断有新项目推进,不少5G应用都是全国“首个”。去年开始,在深圳的酒店、乐园、学校、地铁等公共场所,市民已可以提前体验到5G带来的各种便利。 蛇口“妈湾智慧港”正在打造的自动化码头,提供港机远控、无人驾驶集卡、智能理货等5G智慧港口全业务场景支持,建设5G一张网。作为搭载5G基站的重要载体,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工作今年全面启动,4月下旬首个多功能智能杆存量改造项目已在光明落地,已建成多功能智能杆2450根,计划全年建设4500根多功能杆。 目前,深圳5G基站建设进入全力冲刺期,重点转向室内分布和小微基站的深度覆盖;今年8月底前,深圳将新铺设约1.7万个5G基站,总量将达4.5万个,届时可在全国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高质量全覆盖和独立组网。目前,深圳手机5G用户数已经突破290万,增长非常迅猛。 “熄灯工厂”关灯也能运转 今年,工业互联网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为更加全面的“发展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可以将传统工厂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汇总到一个平台,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工厂进行管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兴东表示,这是一种完全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产业形态,也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前景,新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正从工业互联网中诞生。 深圳在工业互联网上提前布局。2018年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市工信局进一步优化调整资金扶持方向和重点,出台了《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对相关行业给予支持。生态培育方面,深圳建立“深圳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撑;推动华为、腾讯、富士康等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联盟。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了深圳工业互联网建设令人瞩目的成绩。富士康的“熄灯工厂”,自动化程度高,关灯状态下也能正常运转;华星光电的智能车间,将AI引入生产,大大提升了产品质检效率;华龙讯达依托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传统制造业操作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割裂的难题;赢领智尚的首个女装智能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消费者线上量体,生产者线下裁衣;华为和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了2019年国家十大跨领域、跨行业平台,为成千上万家企业提供服务。 向全国输送“ABC”能力 未来信息科技发展,“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成为主题。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ABC”将深度结合并改造传统行业,创造全新机遇。凭借多年在相关领域积累,深圳正向全国输送“ABC”能力。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电能”。从深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应用先导区建设启动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深圳)广东省实验室获批,仅在过去一年,深圳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提速增效。 2019年,《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出炉,从核心技术、智能应用、支撑平台等方面提出重点工作任务。2019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26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630家。从企业数量、人才数量、国际级载体等方面来看,深圳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三位,形成了“高端资源集聚、技术深度融合、应用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 大数据方面,2019年深圳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800亿元。2018年发布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从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深圳排名第一。深圳汇聚了华为、中兴通讯、平安科技、腾讯等超过300家大数据企业。在众多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 云计算方面,2019年深圳市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700家,腾讯、华为跻身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强。大中型企业是中坚力量,初创云计算企业是活跃因素,它们在产业最前沿,紧贴用户需求,不断创新,研发云计算产品。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日益成熟、应用场景日渐增多,传统基础设施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未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将深度融合,共同服务于深圳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持续提升深圳人的生活水平。
  • 《5G频谱》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wangxiaoli
    • 发布时间:2017-11-08
    • 5G频谱 全球范围内的频谱调节器都强调中段频谱的重要性。爱立信公司参与了对美国中段频谱的研究进程。 许多世界领先的公司正在迅速推进开放的中段频谱,以对其实现灵活应用,这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对于司法管辖权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可以吸引投资,增强创新。 •欧洲已经将3.4-3.8 GHz频段作为5G的主要频谱,并且决策者正在努力使数百兆赫兹的中段频谱得到应用。 •中国召开了讨论会来讨论实行另外的500 MHz的中段频谱。 •日本正在研究应用另外一种1.1 GHz的中段频谱。 •韩国计划在2018年或2019年实行3.4-3.7 GHz频段。 •新加坡召开讨论会讨论了有关移动业务附加频谱的问题。 •印度最近召开了关于实行3.3-3.6 GHz频段的讨论会。 还有跟随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的国际行动,开放5 GHz无牌频谱,以此来应对消费者,企业和运营商需求的上升: •最近,英国发生了些许改变,他们为宽带固定无线接口(BFWA)开放了5.725-5.85 GHz频段。 •印度正在研究为了RLAN操作开放5.47-5.725 GHz频段,并首次允许5 GHz频段在室外进行操作。 •加拿大统一了5.15-5.25 GHz频段的技术规则,同美国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设备的规定相一致。 美国和国际上正在思考研究的中段频谱政策具有重要的协调性意义。 3.7-4.2 GHz频段包括,或者说接近多数全球标准化的5G指定频段。 2017年10月2日,爱立信公司回应了美国FCC询问中心,重点是3.7-4.2 GHz,5.925-7.125 GHz和7.125-8.5 GHz的中段频谱问题。 Mark Racek带领爱立信团队对FCC进行回应。 爱立信要求FCC: 1)利用基于市场的机制,在3.7-4.2 GHz频段内灵活运用可利用的机会,以清除频谱; 2)研究在6.425-7.125 GHz频段内引入新的许可机会; 3)在5.925-6.425 GHz频段寻找无牌机会,重点是频段的技术选择规则要中立; 4)确保5.925-6.425 GHz和6.425-7.125 GHz频段内的现有固定业务点对点服务处于保护状态,免受有害信息干扰; 5)检查是否将7.125-8.5 GHz频段从联邦转属频段转为共享频段; 6)对现有的长途回程规则进行更改,以更好地对下一代高吞吐量进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