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5G应用遍地开花 5G行业应用惠及民生》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20-07-20
  • 2020年是我国5G大规模建设元年。步入7月,一年已过半,深圳5G建设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5G行业应用惠及民生

    5月17日,深圳机场正式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21日,深圳全市口岸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底,全国首条“5G智慧交通示范路”在深圳上线。抢抓新基建“风口”,5G应用场景正在深圳加速落地。

    从年初的全民防疫抗疫,到企业及员工复工复产,再到如今火爆的直播带货,5G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处了解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电信将5G与AI、物联网等技术充分融合,面向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引导机器人、智慧消毒机器人以及医疗物资配送机器人等服务类应用。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系统服务全国31个省(区、市)的5271家医疗机构,提供了5G远程会诊、医疗服务机器人、疫情防控系统、云医院等34项服务。中国联通充分利用5G网络的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5G+医疗云平台、5G+热成像人体测温方案、5G巡检机器人、5G直播背包等在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企在5G各领域发力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截至2019年,深圳市实现5G基站建设数量和多功能智能杆建设数量两个“全省第一”;建成5G基站超过1.55万个,占全省40%。

    在5G产业链条上,深圳企业早已抢占先机。近日,德国相关机构发布了关于5G标准专利声明的实情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专利共有21571个5G标准专利项声明,华为排行第一。

    除了华为,深圳5G相关企业分布在各个领域。在芯片行业,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等居于领先地位;在核心器件领域,日海、大富科技、国人通信是龙头企业;在器件组件方面,有摩比天线、国人通信等;在应用领域,国民技术、大疆创新、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等;在第三方检测方面,有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无线电检测技术研究院等。5G产业高速发展同时,必将带动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蓬勃发展。

相关报告
  • 《8月底前建成4.5万个5G基站 深圳数字技术日益成熟》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6-24
    • 深圳是国家首批5G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5G独立规模组网城市,今年,5G建设进入全力冲刺期。深圳市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建成5G基站2.8万个,8月底前将新铺设约1.7万个5G基站,总量将达4.5万个。 以5G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战略基石。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对深圳来说,大力推进新基建建设,既是使命,也是担当。 8月底前建成4.5万个5G基站 深圳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集聚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领军企业,在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方面走在全球最前列,深圳实施5G战略有基础、有支撑。 5G的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的能力,可以全方位地改变各个行业的生产和运营。近几年,深圳调动一切资源促进5G发展。2019年以来出台了《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及相关工作方案。此外,深圳市工信局共印发两批次的公共场所资源开放目录,协调开放公共场所资源8847个,推动我市免费开放政府机关物业、市政公园等公共设施,为5G建设提供场所和便利。 近年来,深圳在5G+AR/VR、5G+智慧医疗、5G+智慧码头、5G+智慧酒店等多类应用场景不断有新项目推进,不少5G应用都是全国“首个”。去年开始,在深圳的酒店、乐园、学校、地铁等公共场所,市民已可以提前体验到5G带来的各种便利。 蛇口“妈湾智慧港”正在打造的自动化码头,提供港机远控、无人驾驶集卡、智能理货等5G智慧港口全业务场景支持,建设5G一张网。作为搭载5G基站的重要载体,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工作今年全面启动,4月下旬首个多功能智能杆存量改造项目已在光明落地,已建成多功能智能杆2450根,计划全年建设4500根多功能杆。 目前,深圳5G基站建设进入全力冲刺期,重点转向室内分布和小微基站的深度覆盖;今年8月底前,深圳将新铺设约1.7万个5G基站,总量将达4.5万个,届时可在全国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高质量全覆盖和独立组网。目前,深圳手机5G用户数已经突破290万,增长非常迅猛。 “熄灯工厂”关灯也能运转 今年,工业互联网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为更加全面的“发展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可以将传统工厂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汇总到一个平台,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工厂进行管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兴东表示,这是一种完全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产业形态,也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前景,新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正从工业互联网中诞生。 深圳在工业互联网上提前布局。2018年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市工信局进一步优化调整资金扶持方向和重点,出台了《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对相关行业给予支持。生态培育方面,深圳建立“深圳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撑;推动华为、腾讯、富士康等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联盟。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了深圳工业互联网建设令人瞩目的成绩。富士康的“熄灯工厂”,自动化程度高,关灯状态下也能正常运转;华星光电的智能车间,将AI引入生产,大大提升了产品质检效率;华龙讯达依托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传统制造业操作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割裂的难题;赢领智尚的首个女装智能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消费者线上量体,生产者线下裁衣;华为和富士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了2019年国家十大跨领域、跨行业平台,为成千上万家企业提供服务。 向全国输送“ABC”能力 未来信息科技发展,“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成为主题。以云计算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ABC”将深度结合并改造传统行业,创造全新机遇。凭借多年在相关领域积累,深圳正向全国输送“ABC”能力。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电能”。从深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应用先导区建设启动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深圳)广东省实验室获批,仅在过去一年,深圳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提速增效。 2019年,《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出炉,从核心技术、智能应用、支撑平台等方面提出重点工作任务。2019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26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630家。从企业数量、人才数量、国际级载体等方面来看,深圳人工智能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三位,形成了“高端资源集聚、技术深度融合、应用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 大数据方面,2019年深圳大数据产业规模接近800亿元。2018年发布的《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2》从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深圳排名第一。深圳汇聚了华为、中兴通讯、平安科技、腾讯等超过300家大数据企业。在众多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 云计算方面,2019年深圳市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企业总量超过700家,腾讯、华为跻身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强。大中型企业是中坚力量,初创云计算企业是活跃因素,它们在产业最前沿,紧贴用户需求,不断创新,研发云计算产品。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日益成熟、应用场景日渐增多,传统基础设施越来越智能化和自动化,与数字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未来,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将深度融合,共同服务于深圳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持续提升深圳人的生活水平。
  • 《深圳今年将建3万个5G基站》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3-23
    • 5G基站建设是深圳发力新基建的一个缩影。据深圳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显示,487个重大项目投资额巨大,一批新基建项目吸引眼球。借助建设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为契机,深圳正全力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工程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新动能。   今年将建3万个5G基站   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目前深圳大部分区域5G连片规模组网,平均覆盖密度全国最高,5G建设和创新应用领跑全国。去年,我市全面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1.55万个。   目前,深圳拥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产业基础深厚。5G概念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以26家上市公司一马当先。深圳正积极抢占5G市场,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城市。按照规划,今年将新建3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5万个,力争在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与此同时,深圳积极推动深港澳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协同加快5G网络协议和标准应用研发,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打造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湾区互联网络。   打造工业互联网强市   工业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圳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对推动深圳工业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工业互联,智造未来。华为、富士康等深圳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工业富联基于工业云平台Fii Cloud打造的“熄灯工厂”,已在深圳、成都、郑州、太原等试点。   工业富联有关负责人说,“熄灯工厂”并不是无人工厂,而是在前端进行决策,工厂内生产线全程由AI机器人完成,将工人从流水线上解放出来。   目前,深圳正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根据规划,深圳增加对工业互联网核心供给能力的扶持,促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探索,对示范应用项目按不超过总投资的3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预计到2020年,深圳将培育2至3个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一批解决方案商,1至3家本地信息安全企业,以及5家年收入10亿元以上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企业,创建1个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先地区。   发力新基建多点开花   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华润新一代数据中心里,20个机房模块,超过5万台服务器为企业提供云计算、IDC托管等服务;互联网巨头腾讯也早已挺进大数据领域,在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方面领跑。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数据中心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有望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方面,深圳已涌现出大疆、优必选、科比特等一批优质企业。预计到2023年,深圳将建成20家以上创新载体,培育20家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新能源充电桩方面,在加大常用新能源充电桩投资的同时,深圳提出推进新能源工程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力争攻克大功率充电桩及整车电池热管理控制技术、电池管理安全技术,到2021年,建设一批大功率直流充电场站,优先覆盖在建工程及港口领域。   同时,高速城际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不仅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更是深圳2020年重点推进建设重点项目。今年,深圳将开建深汕高铁、深大城际先行段、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等几个高铁城轨项目,拉动千亿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