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纳米材料基体的任意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阻塞增强皮克林乳剂》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1-01-05
  • 自然于2021年1月04日发布关于纳米复合材料的内容,文章指出三维(3D)纳米复合材料(NC)打印已成为将纳米材料物理特性转化为三维几何的主要方法。然而,使用聚合物基质的传统NCs的3D打印缺乏对纳米材料连接的控制,从而使纳米材料优势最大化。因此,以纳米材料为基体的可打印NC需要开发,然而,由于粘度和界面稳定性之间的权衡,在制备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在此,我们通过在界面和连续相中阻塞纳米材料来开发粘弹性皮克林乳剂作为NC油墨。由多相组成的乳剂允许大量的组成选项和优越的印刷能力。例如,通过氧化石墨烯/相变材料乳剂的3D打印,优异的属性使NC具有对几何和功能的空间控制。这种通用的方法提供了用纳米材料连续相构建NCs的方法,其性能不限制可用纳米材料的大量阵列,并允许任意杂化和模式。

相关报告
  • 《碳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介质储能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2-12
    • 基于导电纳米填料的纳米结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在储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导电纳米填料,如石墨烯纳米微粒,具有体积小、表面积比体积比高、横向比高、电阻率极低的特点。本文综述了高纵横比碳纳米填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介电行为及其储能性能。在电渗点处,导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有突然而显著的增强。挑战在于保持介电常数的增加,同时防止介电损耗的增加。为了克服这一挑战,人们采用了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包括表面化学修饰、纳米填料的物理排列和混合混合物的利用。据报道,有希望的结果,以尽量减少由于导电网络形成的能量损失。成功制备了介电常数为103、介电损耗仅为0.08的纳米复合材料。然而,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进一步提高介电常数和减少能量损失,并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储存能力。 ——文章发布于2018年12月7日
  • 《第2卷:功能材料的纳米线和纳米材料》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9-17
    • 纳米线,纳米电极,纳米带,纳米棒…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类新型准一维材料。这些非碳基材料已被证明具有优越的电气、光学、机械和热性能,可作为纳米科学技术的基本构件,从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场效应晶体管到逻辑电路。利用半导体纳米线构建的纳米电路在2001年被《科学》杂志宣布为“科学上的突破”。《自然》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声称“纳米线、纳米棒、纳米晶须,不论你怎么称呼它们,它们都是纳米技术中最热门的特性”(《自然》,419(2002)553)。毫无疑问,基于纳米线的准一维材料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研究的新焦点。这两卷参考,纳米线和纳米材料:材料,性能和设备,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介绍领域和回顾研究的现状。 功能材料的第二卷,纳米线和纳米材料涵盖了广泛的材料系统,从功能氧化物(如氧化锌,SnO2和In2O3),结构陶瓷(如MgO, SiO2和Al2O3),复合材料(如Si-Ge, SiC- SiO2),到聚合物。本卷的重点是基于功能材料的纳米线和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首先将介绍由功能性氧化物纳米线和纳米obelts制成的新型器件和应用,展示其独特的性能和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功能氧化物的纳米线和纳米氧化物的合成和性质。最后将介绍硫化物纳米线、复合纳米线和聚合物纳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