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基地项目通辽市100万千瓦风电外送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12-15
  • 重大项目如同“超级引擎”,不仅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更是加速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近年来,内蒙古公司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寻找“双碳”战略和经营发展的契合点,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打好公司2023年生产经营任务收官之战凝心聚力,即日起,微信公众号将推出“重大项目投产进行时”专栏,与读者一同见证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瞬间。

    12月14日,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投资建设的通辽100万千瓦风电外送项目实现首台风机并网发电。标志着该项目已具备发电和输电的基本条件,所发电量通过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通道输送至山东电网消纳,实现绿电入鲁,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2021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有关省(区)、电网公司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旨在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建设。通辽市青格洱新能源有限公司100万千瓦风电外送项目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腹地,区域中心距通辽市约为80千米,项目规划建设科左中旗珠日河风电场和扎鲁特旗道老杜风电场两个场区,装机规模100.12万千瓦,占地面积518.4km?,共安装216台风力发电机组,单台风机最大容量5.0MW,配套建设2座220kV升压变电站,经2回220kV外送线路接入新建500kV珠日河变电站,所发电量通过扎鲁特—青州特高压输电通道外送山东电网消纳。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团队克服了项目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从项目前期规划、风机选点、升压站选址及道路选线到后期施工图设计,经过了充分细致地踏勘和调研,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对项目进行了优化创新设计,取得了显著的设计成果。

    据悉,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将为山东省提供约29.91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电力供应,每年发出的清洁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2.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75.7吨,二氧化碳排放256.7万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39972.shtml
相关报告
  •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2-31
    • 2024年12月30日,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项目之一,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将创新采用光热技术用于场站供暖,为我国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实践范本。 中广核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冷湖镇西北约120公里处,共安装36台5.55兆瓦和46台6.5兆瓦的风电机组。“项目配备我国西北地区新能源场站首台10兆乏分布式空冷调相机,旨在解决新能源高占比带来的暂态过电压问题。”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生产运维部经理李峥峰介绍,该设备具有优异的暂态稳态特性和无功调节能力,同时可提高系统的短路容量和短路比,从而支撑新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外送,能够进一步保障风电场以及青海冷湖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青海冷湖地区常年寒冷多风,冬季时间从每年10月份到次年5月份,长达8个月,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34摄氏度。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冷湖广竣50万千瓦风电场场长魏平表示,中广核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创新引入“线性菲涅尔”光热供暖技术,这在国内海拔3000米以上高寒地区新能源场站尚属首次应用,将有效提升风电场供暖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据了解,“线性菲涅尔”是最前沿的光热技术路线之一,通过一组平行的长条形反射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位于反射镜上方的集热管上,进而对管内的导热介质加热,产生的热能将直接用于场站的供热。根据规划,该项目配置的太阳能集热场有效镜面面积达1800平方米,可供热面积约1600平方米,能够给场站办公区域提供每平方米40瓦的热量。 中广核新能源青海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高勇表示,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5.4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46.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4.6万吨,中广核新能源将持续推进绿电与智慧运维示范项目,打造高效可靠的电站运营能力,助力青海省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格尔木100兆瓦光热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3
    • 5月9日,山东电建公司承建的格尔木100兆瓦光热项目在带负荷连续稳定运行6小时后,成功实现并网发电,为海西光伏光热基地构建“光伏+光热”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项目作为国家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基地建设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基地,装机容量100兆瓦,采用塔式熔盐技术路线,镜场总采光面积约74.755万平方米,吸热塔高约210米,配置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项目投运后,年利用小时数约为2271小时,年均发电量22713.8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准煤6.9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895万吨、烟尘7.267吨、二氧化硫36.34吨、氮氧化物40.65吨。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3000米高海拔、零下35℃极寒天气、风沙频繁、生活医疗匮乏的艰苦条件,面对设备运输困难、施工周期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攻坚克难、协同奋战,实现化学制水、DCS受电、汽轮机扣盖、蒸汽吹管、整套启动、并网发电等八大关键节点均一次成功,完成了项目优质高效履约任务。 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后,不仅能加快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储能等新兴业态发展,也能大幅提升区域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水平,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