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发展农业气象风险管理技术》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 吴蕾
  • 发布时间:2017-11-27
  • 在农业领域,天气状况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干旱、暴雨、低温冰雪等极端天气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对农业气象风险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国际性的问题。日本是一个气候多变的国家,农业也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因此,发展气象风险管理,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很早就已经成为日本政府及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2016年8月5日,日本国家粮农研究组织(NARO)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与日本气象厅(JMA)合作开展的一项致力于提升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该研究的时间跨度为5年,即从2011财年到2015财年,主要关注如何利用天气预报信息来准确预测天气对农业的实际影响 。

    通过综合利用由JMA提供的未来两周到一个月左右的天气预报信息,就可以向日本东北地区发送作物预警信息,这有利于降低因寒冷或高温而引发水稻歉收的机率。同样,在日本西部地区,通过准确的小麦花期预测信息,有助于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来应对小麦赤霉病。

    在这些联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NARO正努力开发一个全国性的早期预警和种植管理系统,并且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将其推广并应用。JMA也将这项联合研究成果作为天气预报信息的成功应用案例,对其进行了宣传。未来JMA和NARO将会继续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天气信息技术进行合作。

    (编译 吴蕾)

相关报告
  • 《智慧农业“脚步”加快,人工智能构建农业发展新引擎》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高楠
    • 发布时间:2023-08-23
    •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时期,智慧农业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紧密相连,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慧农业将成为大势所趋。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及应用早已普及,这其中包括在生产环节的耕作、播种和采摘等智能机器人,也有植保方面的智能探测土壤、探测病虫害、气候灾难预警等智能识别系统,更有利用导航系统全自动耕种等机械化作业等。以下是一些生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      农作物优化和预测: 生成式模型可以分析大量的农业数据,包括土壤、气候、作物生长情况等,从而预测最佳的种植时间、施肥量和灌溉方案。这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浪费,并节约资源。 病虫害识别和管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训练出对不同病虫害的识别模型,通过监测作物图像,及时发现并预测潜在的病害风险。这有助于农民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病虫害远程诊断: 提供图片共享、文件共享等功能,农民可以把田间病虫害样本实物图样通过系统传给专家,专家根据实际病症予以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无人化设施栽培: 主要应用于果菜、花卉育苗管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加工包装等环节。      气候适应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农民预测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而调整作物种植选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      农产品质量检测: 生成式模型可以分析图像、声音和其他传感器数据,用于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和成熟度。这有助于确保农产品符合标准,提高市场竞争力。 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开发智能农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动执行种植、收获、除草等任务,从而减轻人工劳动压力,提高生产效率。      市场预测和供应链管理: 生成式模型可以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产销匹配,减少食物浪费。      作物育种和基因进步: 通过加速基因进步,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彻底改变作物育种。通用人工智能(AI)算法可以通过研究植物遗传学和特征的大型数据库来复制虚拟育种试验。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各种育种策略的结果,帮助育种者快速找到获胜配对。      “耕种管收”环节全覆盖人工智能赋能平台系统,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又有哪些应用案例呢?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的一家桃园,枝头正挂满硕果。橙黑相间,造型酷炫的果园机器人SMART—350正借助无人驾驶技术行驶在预定路线上,巡视果园。“这款果园机器人自动驾驶距离可达5公里。加装拓展,还能满足开沟、托运、除草等需求。”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成法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这款自研产品的应用场景,“不需要控制,植保机自动上下摇摆,喷送雾化农药,为果园驱除虫害。”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庆安镇伙房村的智慧农场示范区内,作物正在蓬勃生长。安装在农场里的虫情测报仪和孢子捕捉仪将实时信息传输到中苏科技云平台,AI识别系统分析出虫病害类别、对作物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并且开出打药“处方图”。未来将至,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将会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会在农业领域中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 《荷兰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现状 及对中国的启示》

    • 来源专题:绿色低碳
    • 编译者:杨娇
    • 发布时间:2023-05-12
    • 荷兰是世界农业大国和畜牧业强国, 其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与中国相似, 农业资源相对贫乏, 农业畜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氮氧化合物污染问题。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荷兰坚持以种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对农业资源环境挑战, 成功实现了从最初依靠控制畜禽养殖的数量到进一步控制种植业化肥施用, 再到农业资源全面管理的农业发展转型。 荷兰农业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体现在将畜禽粪便处理及肥料施用作为监管的着力点, 强调 农业全要素和各环节的绿色发展, 并配套信息技术、 税收、 风险评估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借鉴荷兰农业绿色发展经验, 结合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建议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配套政策体系, 坚持种养结合和营养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强绿色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促进中国农业生产主体行为、 管理和技术的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