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素Fcγ受体IIB激活减弱胰岛素传递至骨骼肌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 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7-08
  • C-反应蛋白(CRP)适度升高与2型糖尿病相关。以往的研究中,小鼠C-反应蛋白升高引起胰岛素抵抗以及小鼠中的CRP受体Fcγ受体IIB(FcγRIIB)的缺乏会使得小鼠免受胰岛素紊乱。 FcγRIIB在许多细胞类型,包括内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达。在这里,我们研究内皮FcγRIIB如何影响糖代谢,利用小鼠CRP升高表达或缺乏内皮FcγRIIB。而增加的CRP引起在表达内皮FcγRIIB小鼠胰岛素抵抗,内皮受体缺陷小鼠得到保护。内皮FcγRIIB激活胰岛素抵抗性是由于引起减毒胰岛素递送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受损,并用在骨骼肌钝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化相关联。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抑制eNOS的,内皮FcγRIIB活化CRP减弱胰岛素传递至骨骼肌引起胰岛素抵抗。因此,在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系列机制,可能有助于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相关报告
  • 《Bimagrumab改善胰岛素抵抗受试者的身体组成和胰岛素敏感性》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7-06-28
    • 骨骼肌是胰岛素抵抗的关键介质。 Bimagrumab是一种针对II型激活素受体(ActRII)的抗体,可以预防负肌肉调节剂如肌肉生长抑制素的结合,并增加动物模型中瘦体重和减少脂肪量。 目的 我们假设胰岛素抵抗个体改善身体组成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方法 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 29.3kg / m2和胰岛素抵抗的16名患者接受单剂量的比莫古班或安慰剂,并在第10周评估胰岛素敏感性,使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HE)钳夹和静脉内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和身体组成,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光谱法(DXA)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 结果 与安慰剂相比,Bimagrumab在第10周将瘦肉质量提高了2.7%(p <0.05),脂肪量降低了7.9%(p = 0.011),对体重产生中性作用。 Bimagrumab在第18周时将HbA1c降低了0.21%(p <0.001),胰岛素敏感度提高了约20%(使用夹钳)至?40%(使用IVGTT)。
  • 《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中,内皮IGF-1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5-12-22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症状会大幅增加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内皮功能障碍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阶段,是一个有潜力的治疗靶点。在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涉及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本文总结最近研究IGF-1的调节是如何影响血管疾病,并且其与胰岛素抵抗有何关系。通过改变的胰岛素和/或IGF-1信号的模型对比数据,我们强调这些系统在健康和疾病的复杂时空相互作用。胰岛素抵抗疾病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胰岛素和IGF-1信号是高度相互关联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它们的进化相关同源受体形成杂合受体。血管的IGF-1信号调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性的不利血管的影响。